賀婧
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與不斷進步,我國各大高校都在不斷展開擴招,高等教育逐漸從精英化走向大眾化。同時,也對高校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人才素質(zhì)的高標準與培養(yǎng)方式的多元化。然而,到現(xiàn)在為止,我國高校學生成長導師制還處于探索與不完善時期,再加上高校主管部門缺乏一定的規(guī)范指導,就使得高校學生成長導師制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急需解決?;诖?,對基于學生成長導師制探索立德樹人新措施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學生成長導師制;高校;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18)03 — 0149 — 03
引言
現(xiàn)階段,各大高校雖然正在推行學生成長導師制,但仍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高校對學生成長導師制的重視程度不夠、高校與學生感情疏遠等等。所以,對學生成長導師制探索立德樹人新措施的研究,首先闡述了相關概述,其次分析了學生成長導師制現(xiàn)狀,再次提出了學生成長導師制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不斷提升高校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教學整體質(zhì)量。
一、理論概述
(一)學生成長導師制概述
導師制是一種教育制度,要求導師既要指導學生的學習,還要指導學生的生活。而學生成長導師制則指的是,高校通過聘請教師,通過開展思想引導、心理疏導以及各方面的工作,來最大發(fā)揮教師自身的主導型,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與效果。同時,學生成長導師制其管理是全方位的管理,不僅包括學生的學習,還包括對學生生活的關懷與指導。
(二)推行學生成長導師制的必要性
第一,是高??蒲兴教岣叩幕盍???蒲兴?,與高校辦學水平與社會影響力息息相關。實行學生成長導師制,能夠讓學生不斷參與到教學科研活動之中。這樣不僅能夠讓教師的教學增添實踐環(huán)節(jié),還能夠不斷調(diào)動教師的科研積極性,從而為高??蒲袔硪欢ǖ幕盍Α?/p>
第二,是高校學生管理體制的革新。學生成長導師制的推行,是對現(xiàn)有學生管理模式的補充,不僅融合了教師的職責與存在的作用,還可以將教書、育人進行結(jié)合,最終推動高校學生的發(fā)展。
二、學生成長導師制現(xiàn)狀
(一)學生成長導師制實施未達預期效果
在高校之中,最然學生對于學生成長導師制表示一定的歡迎,但從整體上分析學生成長導師制實施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一方面,由于我國大部分高校還沒有建立起適合自身學校的學生成長導師制模式,就使得其推動過程中總是摸著石頭過河,不清不楚,最終影響了學生成長導師制的實施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我國高校教育普及化發(fā)展較快,就使得高校優(yōu)秀教師匱乏,從而影響了其實施效果。
(二)學生成長導師制定位不明確
在一所高校之中,不同院系的學生成長導師制其運行情況存在很大的差別。例如,有的院系教師主要以提升學生政治素質(zhì)為主,有的院系教師則主要以負責學生的管理為主。再加上,由于教師間沒有一定的溝通機制,就時常造成高校教師與教師之間的教學矛盾與沖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成長導師制的實施?;诖?,產(chǎn)生以上現(xiàn)狀的問題就是學生成長導師制定位不明確。
(三)高校對學生成長導師制重視不夠
在高校之中,大多數(shù)教師認為學校雖然表面上對學生成長導師制很是重視,但在實際情況下,學校對于學生成長導師制并沒有很大的支持。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教師來說,教師無論是工作積極還是不積極都是一樣的。因此,高校對學生成長導師制的重視不夠,就是影響其學生發(fā)展的因素之一。
(四)學生和導師互動意識淡薄
本質(zhì)上,學生成長導師制屬于一種雙向互動的過程。然而,在目前大多數(shù)高校之中,學生成長導師制的管理模式,還處于相對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在學生成長導師制實施過程中,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意識淡薄。即學生習慣了聽教師講課,教師也非常享受自身授課的過程,最終大大影響了學生成長導師制的實施。同時,如果按照這樣的教學長期進行下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關系,也非常難以有效建立。
三、學校實行學生成長導師制存在的問題
(一)其他任務多,尤其是科研任務重
在當今社會環(huán)境背景下,科研項目的等級與數(shù)量就是衡量一個教師綜合水平的重要指標。所以,高校教師必須盡最大努力去爭取與完成各種科研項目??蒲械膲毫?,其不僅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還需要接受各種評估與考核,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學生成長導師制實施效果不佳。除此之外,高校教師除了要進行科研任務之外,還要進行一定的行政事務處理以及參與各種社會活動。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就使得高校教師沒有太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實施學生成長導師制,從而難以提升學生的進步與成長。
(二)導師工作職責不明確,工作內(nèi)容不清晰
在大多數(shù)高校之中,由于高校在推行學生成長導師制的過程中,并沒有對教師進行系統(tǒng)化、科學化的學生成長導師制培訓,就使得大多數(shù)教師對于自身的工作職責與工作內(nèi)容不明確、不清晰,從而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一定的差錯。再加上,相對空洞的內(nèi)容讓教師無所適從,而相對專業(yè)的工作內(nèi)容又讓教師無從下手?;诖?,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校教師不僅不會有效的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對于自身的成長也會造成一定的阻礙,以至于最終影響學生成長導師制的實施。
(三)學校管理不到位,激勵措施不足
在高校之中,學生成長導師制的考核內(nèi)容難以量化,并且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也并不是非常有效的?;诖?,這就說明了,高校對教師缺乏一定的管理,從而導致學生成長導師制流于形式。例如,教師做與不做是一個樣,教學質(zhì)量好與壞也是一個樣,就使得高校教師很難提起自身的工作積極性。并且,也為那些不認真做事的教師找到了良好的借口。除此之外,在高校之中,教師激勵措施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秀的教師,高校所給予的獎勵也只是精神獎勵,并沒有實質(zhì)性的物質(zhì)獎勵,從而大大打擊了學生成長導師制的設施效果。
(四)師生感情相對疏遠
第一,由于高校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師生比例不平衡,從而使得教學資源難以有效分配,最終導致之前高校相對頻繁的師生交往,以及其溫馨的校園文化難以有效維持住。第二,隨著學分制的改革,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不再固定化。即高校中學生不一樣是本專業(yè)學生,其教師也不見得一定是本高效的自有教師。同時,其課程也不一樣是必要要修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校師生關系具備了一定的偶然性,從而造成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疏遠。第三,高校常常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價值觀念,從而造成高校教師很難將精力放在指導學生身上。第四,大多數(shù)高校新校區(qū)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地理位置上的距離,從而帶來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心理上的距離。
四、基于學生成長導師制探索立德樹人新措施
(一)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在當今社會環(huán)境背景下,科學發(fā)展觀的本質(zhì)就是以人為本。同理,對各大高校來說,以培養(yǎng)人才為主的高校就是以學生為本。如果高校不能將學生作為主體,就難以在學生成長導師制基礎上,探索出立德樹人的新措施。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即要求高校要將培養(yǎng)學校學生的職責,當成一種高度的社會責任與國家使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健康成長環(huán)境。只有讓高校學生認識到自身的重要性,學生才會深刻認識到自身的尊嚴與存在的價值,以為自身今后的發(fā)展做出正確的選擇。最重要的是,對于高校學生成長導師制,學生也會認真聽課,虛心接受教師的引導與指導,從而不斷增強自身的學習能力。
(二)明確導師工作職責與工作內(nèi)容,提高指導實效
通常情況下,高校對于教師進行指導的內(nèi)容要求相對較多,不僅讓教師看起來較為模糊,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師的教學無從下手。再加上,由于高校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對于學生成長導師制并不熟悉,而是仍然使用之前傳統(tǒng)的說教模式進行教學。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校教師就會經(jīng)常將自身所認為的價值觀念強加在學生的身上,從而讓學生不自覺的投入到教師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同時,對于教師的工作內(nèi)容,還存在一定的隨意性,使得學生成長導師制難以有效進行,其教學效果也非常差。所以,在高校之中,高校應明確制定出教師的工作職責與工作內(nèi)容,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的實效性。只有教師明確了自身的工作內(nèi)容與工作職責,教師才能更加合理的安排教學,從而提升學生成長導師制的教學質(zhì)量與效果。
(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
在高校之中,高校應高度重視學生成長導師制,并將學生成長導師制納入提升人才培養(yǎng)的戰(zhàn)略方針之一。并且,高校還應在此基礎上,不斷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與激勵機制,從而不斷提升學生成長導師制的教學質(zhì)量。目前,由于我國大多數(shù)高校學生成長導師制起步較晚,就使得高校在學生成長導師制管理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學生成長導師制的規(guī)章制度方面,以及管理方法方面,都在不斷影響著學生與教師的學習與指導積極性,最終造成了學生成長導師制實施效果很差。所以,高校應成立學生成長導師制小組,并制定學生成長導師制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以及激勵機制,從而指導與激勵學生成長導師制的有效實施。比如,學??梢詫⒔處煹墓ぷ餍省①|(zhì)量與自身的薪酬掛鉤,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帶動教師工作的熱情與積極性。同時,對于表現(xiàn)突出的教師,應給予精神獎勵與物質(zhì)獎勵,最終在帶動教師工作的同時,大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四)改善僵硬師生關系,增強師生感情
從某種意義上進行分析,學生成長導師制就是一種建立在感情與心理上的人才培養(yǎng)制度。通常情況下,較為成功的學生成長導師制,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默契度比較高,從而使得其學生成長導師制開展更加順利。所以,不斷改善之前較為僵硬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成長導師制的實施來說,有著一定的幫助性作用?;诖?,高校可以通過現(xiàn)代化手段來不斷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并以此來提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例如,教師與學生可以通過電話、網(wǎng)絡等方式,互相增加了解。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隨時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也能夠及時向教師進行請教,最終有效提升生成長導師制的實施效果。
結(jié)論
通過對基于學生成長導師制探索立德樹人新措施的研究可以得知,有效的學生成長導師制可以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與進步,并能夠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與能力。所以,對本課題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研究意義。一方面,能夠進一步增添此方面的研究空白,并為后人的探究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另一方面,能夠使得我國高校更好的實行學生成長導師制,從而有重點、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學,實現(xiàn)全方位的育人目標。
〔參 考 文 獻〕
〔1〕Will.G Moore. The Tutorial System and Its Future. Pergamon Press.1968:12-13.
〔2〕David. Palfrey man. The Oxford Tutorial. Oxford Centr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ey Studies.2001:10-11.
〔3〕胡學平,張炎平.“學生成長導師制”的實踐探索〔J〕.教育文匯,2015,(10):16-17.
〔4〕李勇,曹軼蕾.本科生導師制對大學生成長成才影響研究〔J〕.校園英語.2015,(20):18-19.
〔5〕傅忠生.全員成長導師制——立體式育人新探索〔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5,(02):18-20.
〔6〕鄭廣峰.基于成長導師制視域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創(chuàng)新研究〔J〕.文教資料.2017,(09):99-102.
〔責任編輯:侯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