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根
在學校教育中,總是存在著這樣一些心理扭曲的孩子:上課自由“鬧”,亂來;下課找人“吵”,胡鬧;作業(yè)拒絕“交”,不干;規(guī)則自己“定”,散漫。家長管不住,教師話不聽,同學勸不了,學校擺不平。讓家長無力,教師無助,學校無奈。
篤、篤、篤!我辦公室的門有人急促地敲著。
“請進?!蔽乙豢?,是德育處蔡主任。
“吳校長,這孩子怎么辦?又鬧事了。六(7)班的蕭蕭(化名)又和同學打架了,還和班主任頂起來了,現(xiàn)在在我辦公室,我和他交流,問他‘為什么又和同學打架?他回答我‘就是要讓媽媽傷心,怎么會有這種反母親的想法的?您看怎么辦?”
“哦。這個孩子,我來和他單獨聊聊,你把他帶過來?!?/p>
我正好是他的數(shù)學老師,在我面前他不敢“亂來”。蕭蕭如此說,說明他還沒有走出對母親的“誤解”怪圈,還鉆在“責怪”“報復”母親的認知偏誤“牛角尖”中。在蕭蕭的眼里,老師是那樣的不屑一顧,對媽媽的仇視心理更是可見一斑。為了教育和轉變蕭蕭,班主任投入了比一般教師數(shù)倍的心力。用同事的話說:因為無法放棄,所以感到郁悶;因為無法放棄,所以痛苦煎熬;因為無法放棄,所以無奈迷茫;因為無法放棄,所以徹夜無眠;因為無法放棄,所以永不放棄……
先說下背景。蕭蕭因和同學打架,班主任幾次溝通無果,無奈地把他送到了教導處談話,然后再讓他到德育處接受教育。德育處的領導問蕭蕭為什么來德育處,他回答:“是一個女的叫我來的?!保ň谷贿@樣稱呼教導主任)德育處的領導考慮到蕭蕭的家庭情況,提醒蕭蕭,爸爸媽媽離異后,由媽媽一個人照顧他很不容易,問他這樣做是否對得起他的媽媽,于是蕭蕭就說出了那句令人心寒的話來。(蕭蕭的母親是護士,蕭蕭還沒出生的時候,父母就離了婚。五、六歲時,由于他不聽話,本來撫養(yǎng)他的爺爺、奶奶就又一次把他“推出”了家門,所以就母子相依為命。但是,由于生活的重壓,自己命運的坎坷,所以母親心情不好的時候,容易采用簡單、粗暴的手段,時不時就不給他飯吃,動不動就把他關在門外。由于母親工作的特殊性,經常要上“三班倒”,孩子飽一頓,餓一頓,常常在孤獨中度過一個又一個漫長的黑夜,所以這是一個嚴重缺少愛的孩子。蕭蕭漸漸長大,慢慢懂得“家庭的組合成員”,經常問媽媽要爸爸、爺爺、奶奶,但總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心愿。慢慢地懂事后,又使蕭蕭知道了父母離婚的原因,父親又偷偷地與蕭蕭見了面,但只能“偷偷地”,而且機會很少,母親發(fā)現(xiàn)了還要懲罰蕭蕭。隨著年齡的增長,母親期望值的不斷提升,他的逆反心理、叛逆心理更加強烈。漸漸地使蕭蕭形成了一種奇特的、不健康的心理,不愛學習,不思進取,好吃,對誰都有敵意。
是拯救,還是放棄?是壓服,還是理解、寬容、引導和幫助……
問題解決,刻不容緩!該如何“解開”他的心結?
我支走了其他人,和蕭蕭展開了交流。
“蕭蕭,今天怎么又發(fā)生事啦?”
“她要嫁人了?!?/p>
“她是誰呀?”其實我心力有數(shù)。
“就是她呀,我媽媽呀?!?/p>
……
我和蕭蕭心平氣和地交流了半個小時,他沒有和我“對抗”,而是含著眼淚向我傾吐著自己心里真實的想法,最后也平靜地、誠懇地認識了自己的問題(也許是暫時的)。
“我知道這樣不對,是故意鬧事,但我一時控制不住?!?/p>
此時,我不得不同情起他來。此事發(fā)生后,我開始組建“拯救”團隊,并親自參與、介入,全面展開“溫蕭行動”。同學、老師、家長(我說服了他媽媽,讓蕭蕭獲得了和父親、爺爺、奶奶相見的機會),校長、班級、學校共同關注、關愛,用正常人的眼光來看待他,用特殊的要求來鼓勵他。
寬容但不縱容,嚴格但不嚴厲。
40分鐘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我走進學生,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和學習,介紹自己的工作和事業(yè),介紹兒子的學習與奮斗,一個個鮮活的事例,深深地打動了每一個學生。蕭蕭也被感染了,聽得專心致志。事后,同學們寫了許多日記,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感慨。
給校長兒子寫信。班主任精心設計,組織蕭蕭的班級開展了一系列班隊活動,在同學的提議下,班主任組織學生給我兒子吳舟橋寫了信。
班級集體的溫暖,班級團隊的力量,使蕭蕭感受到了“家”的幸福與溫暖,也從另一個角度使蕭蕭感悟到了生活,感悟到了真情,感悟到了奮斗,感悟到了成功和人生的樂趣。
蕭蕭變了,變得開始聽母親話了,變得開始關心母親了,變得開始與同學友好相處了,變得開始尊敬老師了,變得開始愛學習了,變得開始通情達理了……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東山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