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將著重對電影片名的翻譯進行研究,旨在幫助譯者了解文化差異及避免因文化差異造成的翻譯困難。在電影片名翻譯的過程中存在兩種觀點,即所謂“異化”與“歸化”策略。但是在應用策略之時,必須要把握好度,不能過于異化,也不能過于歸化。
關(guān)鍵詞:電影片名;文化差異;異化;歸化
電影是一種綜合藝術(shù),其語言應該雅俗共賞、老少皆宜。為了吸引觀眾,電影片名的翻譯要在準確、通順的基礎(chǔ)上,概括影片的主要內(nèi)容,內(nèi)容簡短、別出心裁,這樣才能更好宣傳影片。在翻譯電影片名時,譯者通常會采取兩種策略,異化與歸化,但這兩種策略有其適用范圍,這就要求譯者在翻譯片名時更應仔細斟酌,盡可能使譯名傳神。
一、文化與翻譯
美國著名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曾在其著作《語言、文化與翻譯》中說過:“語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對文字和成語的影響是如此的普遍,如果不熟悉語言文化背景,沒有人能夠很好地理解其中含義?!?[1]文化意義幾乎不是固化的,不同文化背景和經(jīng)歷的人,對意義的解讀、體驗及重構(gòu)也不同。共同經(jīng)歷和體驗的缺失,使得文化層面的翻譯困難重重。[2]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必須結(jié)合本地讀者的文化背景進行電影片名的翻譯。
二、文化差異下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策略
翻譯與文化密切相關(guān),那么就有一個問題:怎么處理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尤其是源語文化與目的語文化差異較大的文本。最近二十多年來,翻譯研究中出現(xiàn)了兩個明顯的趨向。一是翻譯理論深深地打上了交際理論的烙?。欢菑闹匾曊Z言的轉(zhuǎn)換轉(zhuǎn)向更重視文化的轉(zhuǎn)換。這兩種傾向的結(jié)合,就把翻譯看作是一種跨文化交際的行為。[3] 就兩種文化而言,信息發(fā)送者與信息接受者對于現(xiàn)實世界的認識不一定是對應的。那么就在翻譯電影片名過程中如何處理文化差異,就產(chǎn)生了兩種觀點,即所謂“異化”與“歸化”策略。
(一)歸化策略
歸化的屬性為譯文接受者取向,那么在翻譯過程中就要求譯文盡量向譯文接受者靠攏,要用目標語讀者習以為常的詞匯與語言來替換源語語言。在電影片名翻譯過程中,會遇到一些本名族文化不熟悉的單詞或詞組,這時就應該考慮采用歸化的翻譯策略。試舉例:Forest Gump翻譯為《阿甘正傳》。試想一下,若是將Forest Gump翻譯為《福雷斯特·甘普》,觀眾肯定會感到迷惑,完全失去了觀影樂趣?!栋⒏收齻鳌愤@種譯法,正是利用了《阿Q正傳》的語境,有一種半戲謔的輕巧味道。
1.意譯
意譯的主要特點就是在詞匯意義及修辭的處理上,采用轉(zhuǎn)義的方法,以便再現(xiàn)原文。當然,意譯指的是忠實于片名內(nèi)容,在形式上另有創(chuàng)新的翻譯方法。舉例如下:Flipped原義為空翻、輕拋,若是直接翻譯會讓觀眾不知所云。影片內(nèi)容是關(guān)于一對小孩,一棵樹,特別簡單的愛情故事,但卻蕩氣回腸。因此意譯為《怦然心動》完美概括了影片內(nèi)容。
2.仿譯
仿譯是指譯者不拘泥于原文的意義細節(jié),更不拘泥于其詞匯和句法結(jié)構(gòu),要么刪減濃縮,要么增添擴充,只為傳達原文意蘊。試舉例:Cube講述的是一群人被關(guān)入一堆立方體小格子組成的迷宮中,迷宮中有大量的各種殺人機關(guān)。這些人只有群策群力才能從這個迷宮中脫險。譯名為《心慌方》,帶有一絲懸疑,一點緊張。
3.改譯
改譯與仿譯的區(qū)別就在于,改譯譯文的內(nèi)容或主旨與原文有異。從內(nèi)容與形式上看,改譯之后原文與譯文沒有完全對應。試舉幾例:Allied 翻譯為《同盟鶼鰈》,影片講述兩名間諜在二戰(zhàn)時期合作暗殺德國軍官的同時愛上對方的故事,鶼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鳥名,鰈則為魚名。此鳥僅一目一翼,雌雄須并翼飛行,故稱比翼鳥;此魚一定要兩條緊貼著對方才能行動,故稱比目魚。比喻恩愛的夫妻。譯名完美再現(xiàn)影片的內(nèi)容與主旨。
4.創(chuàng)譯
創(chuàng)譯是指拋棄原文的意義和形式,創(chuàng)造性地對原文進行重新處理的翻譯方法。創(chuàng)譯與改譯的區(qū)別在于,改譯雖與原文有異,但整體上還是有些許關(guān)聯(lián);而創(chuàng)譯則與原文無多少關(guān)聯(lián)。試舉幾例:Frozen意譯為《冰雪奇緣》還帶有一絲浪漫色彩,發(fā)生在冰天雪地的浪漫奇緣,契合原名。Up本來是向上飛的意思,符合影片內(nèi)容,但若是直譯的話,難以引起觀眾的興趣,而《飛屋環(huán)游記》就很貼切,完美再現(xiàn)故事情節(jié),帶有一絲夢幻色彩。
(二)異化策略
異化的屬性為原文接受者取向,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要向原文作者靠攏,將原文含義準確傳達給譯者,那么在翻譯過程中就要保留原文的內(nèi)容和形式,保留異國風味。試舉幾例:Harry Potterand the Sorcerer's Stone翻譯為《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片名本身就帶有玄幻色彩;Schindler's List翻譯為《辛德勒的名單》簡潔明了,概括影片主要內(nèi)容。
1.音譯
音譯指的是根據(jù)英語詞匯的讀音巧妙的譯為合適的漢語對應詞。在翻譯電影片名時,音譯法主要應用于英語片名為人名、地名、或一些具有重大意義的影片。試舉幾例:Anna Karenina音譯為《安娜卡列尼娜》,Troy音譯為《特洛伊》,Casablanca翻譯成《卡薩布蘭卡》。
2.直譯
直譯指的是在翻譯時要最大限度的保留片名的內(nèi)容與形式,也就是說,在不違背電影情節(jié)內(nèi)容及不引起錯誤聯(lián)想的前提下,按照字面進行翻譯。試舉幾例:Black Swan翻譯成《黑天鵝》,Jurassic Park翻譯成《侏羅紀公園》,The Hunger Games翻譯成《饑餓游戲》,影片名的翻譯具有高度概括性,簡潔明了。
三、結(jié)語
英語電影片名雖短,但要翻譯的好還需要下苦功夫。但對于譯者來說,很難找到一種翻譯定律可以完美套用,也沒有既定的翻譯理論可供借鑒。在翻譯的過程中,需要結(jié)合影片內(nèi)容與片名形式,給出契合原名的譯名。在翻譯時,可以考慮采用歸化或異化策略,不同的策略之下有不同的翻譯方法,可以根據(jù)影片原名進行選擇,有時還需要結(jié)合幾種翻譯方法才能找出完美的譯名。電影片名的翻譯不僅要言簡意賅,更應達意傳神,吸引觀眾。
參考文獻
[1] 尤金.奈達.《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1993.
[2] 孫藝風.文化翻譯的困惑與挑戰(zhàn)[J].中國翻譯,2016,卷缺失(3):5-14,128.
[3] 郭建中.翻譯中的文化因素:異化與歸化[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8,卷缺失(2):13-20.
作者簡介
劉詩雯(1995—),女,陜西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7級翻譯碩士,研究方向:筆譯。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