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視角探源“紅船精神”之首創(chuàng)精神

      2018-07-16 09:34:23
      觀察與思考 2018年6期
      關鍵詞:紅船精神文集李大釗

      林 寧

      提 要:“紅船精神”之首創(chuàng)精神的歷史內涵不僅深刻體現(xiàn)在中國共產黨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而且還深刻體現(xiàn)在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為黨的誕生作思想和組織準備的奮斗之中,這也正是首創(chuàng)精神的源頭所在。李大釗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為黨的誕生在思想準備上作出了決定性貢獻。以他在中共“一大”召開前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奮斗歷程為視角,從認知“傳播馬克思主義”內涵、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三個方面探析其進行開創(chuàng)性探索的首創(chuàng)精神,是挖掘“紅船精神”之首創(chuàng)精神的重要源頭。

      2005年6月2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光明日報》發(fā)表文章《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闡釋“紅船精神”,將“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置于“紅船精神”深刻內涵的首位。他指出“中國共產黨沿著紅船的航向,以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始終站在歷史和時代發(fā)展的潮頭”①習近平:《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光明日報》2005年6月21日。。在闡釋首創(chuàng)精神中特別提到:“‘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馬克思列寧主義,‘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這都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作了思想和組織上的準備?!雹诹暯剑骸逗霌P“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光明日報》2005年6月21日。習近平同志告訴我們:“紅船精神”之首創(chuàng)精神的歷史內涵不僅深刻體現(xiàn)在中國共產黨在南湖紅船上宣告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而且還深刻體現(xiàn)在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站在歷史和時代發(fā)展潮頭為黨的誕生作思想和組織準備的奮斗之中,這也正是“紅船精神”之首創(chuàng)精神的源頭所在。

      李大釗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李大釗備受鼓舞和啟發(fā):“我總覺得布爾扎維主義(布爾什維主義——引者注)的流行,實在是世界文化上的一大變動。我們應該研究他、介紹他,把他的實象昭布在人類社會?!雹邸独畲筢撐募罚ㄏ拢本喝嗣癯霭嫔?,1984年版,第36頁。從1918年7月發(fā)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謳歌俄國十月革命傳播馬克思主義開始,至中共“一大”召開前李大釗發(fā)表各類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181篇,平均每6天發(fā)表一篇。李大釗堅定不移奮力傳播馬克思主義,為黨的誕生在思想準備上作出了決定性貢獻。毛澤東說過:“沒有中國共產黨以前就有馬克思主義了,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怎么會有共產黨呢?事實上,那時候李大釗他們就是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那時候的報紙、刊物、書籍都在。”①《李大釗》畫冊編輯委員會編:《李大釗》,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89年版,第8頁。

      縱觀李大釗同志在中共“一大”召開之前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奮斗歷程,其站在歷史和時代發(fā)展潮頭進行開創(chuàng)性探索的首創(chuàng)精神一以貫之。這首創(chuàng)精神,正是“紅船精神”之首創(chuàng)精神至關重要的先發(fā)源頭。

      一、對科學認知“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內涵進行了開創(chuàng)性探索

      一是把喚醒人們思想覺悟作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目的。李大釗認為“世間本來沒有‘天經地義’與‘ 異端邪說’這樣東西。就說是有,也要聽人去自由知識,自由信仰……只要他的知識與信仰,是本于他思想的自由、知念的真實,一則得了自信,二則免了欺人,都是有益于人生的,都比那無知的排斥、自欺的順從遠好得多”②《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19、231、239、208、46頁。。馬克思主義,也本不是人們“天經地義”必須接受的思想,不能硬生生地強迫人們接受它。努力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目的就是去喚醒人們在自由感知覺悟中真正接受它,在覺悟中覺醒,在覺醒中覺勝。

      在傳播馬克思主義過程中,李大釗常用“覺悟”、“覺醒”、“自覺”等詞匯啟發(fā)人們的思想覺悟。1918年12月在《Bolshevism的勝利》一文的最后吶喊道:“Bolshevism這個字,雖為俄國人所創(chuàng)造,但是他的精神,可是二十世紀全世界人類人人心中共同覺悟的精神。所以Bolshevism的勝利,就是二十世紀世界人類人人心中共同覺悟的新精神的勝利!”③《李大釗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03、648頁。1919年7月在《階級競爭與互助》一文的最后呼吁:“我們可以覺悟了?!雹堋独畲筢撐募罚ㄏ拢本喝嗣癯霭嫔?,1984年版,第8、19、231、239、208、46頁。1920年5月1日在《“五一”(May Day)運動史》一文的最后呼吁:“起!起!!起!!!劬勞辛苦的工人!今天是你們覺醒的日子了!”⑤《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19、231、239、208、46頁。1920年8月在《要自由集合的國民大會》一文的開頭就呼吁 “無論何人,應該認識民眾勢力的偉大;在民眾本身,尤應自覺其權威而毅然以張用之”⑥《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19、231、239、208、46頁。。

      二是把知識分子引領民眾作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實施路徑。1920年1月李大釗在《知識階級的勝利》一文中指出:“我們很期望知識階級作民眾的先驅。”⑦《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19、231、239、208、46頁。這個“先驅”包含了知識分子要做接觸、接受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一方面,“‘五四’新文化運動標志著一個主義時代的來臨,在那個時代,知識青年以信仰主義為時髦”⑧王奇生:《論國民黨改組后的社會構成與基層組織》,《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期。,馬克思主義亦在知識分子能去主動接觸的“時髦主義”之列。另一方面,當時中國廣大工農大眾文化低下,知識分子文化程度、學識能力相對較高,更易理解“卷帙浩繁,學理深晦”⑨《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19、231、239、208、46頁。的馬克思學說,更能先于民眾接受馬克思主義。

      李大釗認為馬克思主義這個“現(xiàn)代新文明”在知識分子中傳播后,會形成一批具有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先進分子,而后必須要依靠他們的力量把馬克思主義傳播到廣大民眾中去,引領民眾認識和接受馬克思主義,從根本上突破民眾不會自發(fā)去認識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局限性?!耙氚熏F(xiàn)代的新文明,從根底輸?shù)缴鐣锩妫前阎R階級與勞工階級打成一氣不可。我甚望我們中國的青年,認清這個道理。”⑩《李大釗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03、648頁。對先進分子,李大釗希望他們學習俄國革命知識分子深入底層民眾的傳播精神,“把自己的家庭的幸福全拋棄了,不憚跋涉艱難的辛苦,都跑到鄉(xiāng)下的農村里去,宣傳人道主義、社會主義的道理”①《李大釗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48、667頁。。

      三是把堅定光明必勝信念作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力量?!拔逅摹睍r期,外來新思想、新主義爭奇斗艷。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的思想傳播占據(jù)上風,還時常非難和攻擊馬克思主義思想。更甚者,北洋軍閥政府視馬克思主義和俄國革命理論為反政府的“過激主義”,當成眼中釘,進行殘暴打壓,極力阻止其傳播。1919年6月因發(fā)“過激主義”傳單陳獨秀就被北洋軍閥政府抓捕入獄過,一度傳播馬克思主義被黑暗籠罩,處于極度危險的境地。李大釗就曾忿忿地指出:連當時進步活躍的北京《新青年》和《每周評論》的編輯同仁們都不敢議論俄國的布爾什維主義,“在這種淺薄無知的社會里,發(fā)言論事,簡直的是萬難,東也不是,西也不是”②《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37、35、8、547、480-481頁。。

      面對困難和危險,李大釗堅定地說:我們“惟有”“認定我們的主義”③《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37、35、8、547、480-481頁。,不能停止光明和正義的宣傳?!拔铱梢宰园?,我是喜歡談談布爾扎維主義(布爾什維主義——引者注)的?!雹堋独畲筢撐募罚ㄏ拢本喝嗣癯霭嫔?,1984年版,第37、37、35、8、547、480-481頁。他激勵先進知識青年:“青年呵!只要把你的心放在坦白清明的境界,盡管拿你的光明去照澈大千的黑暗,就是有時困于魔境,或竟作了犧牲,也必有良好的效果,發(fā)生出來。只要你的光明永不滅絕,世間的黑暗,終有滅絕的一天?!雹荨独畲筢撐募罚ㄉ希本喝嗣癯霭嫔?,1984年版,第648、667頁?!爸灰昧斯饷髋c真實,什么東西、什么境界都不危險?!雹蕖独畲筢撐募罚ㄏ拢本喝嗣癯霭嫔?,1984年版,第37、37、35、8、547、480-481頁。馬克思主義就是光明的思想、真實的思想,傳播馬克思主義就是為人類做光明與真實的事,一定能取得最終勝利。正是具有這樣無比堅定的必勝信念和強大的精神力量,1920年3月,李大釗冒著巨大風險、頂著眾多非議在北京大學秘密發(fā)起組織了中國第一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吸納了一批“五四”運動中的進步學生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在他身體力行的影響下,其中許多先進分子成長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成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骨干。

      二、對全面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了開創(chuàng)性探索

      一是注重原著研究。李大釗渴望能讀全馬克思主義原著,他認為攻讀馬克思主義原著是研究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下功夫去攻讀就算不上對馬克思主義有真正的研究?!拔覀円パ芯狂R克思的經濟學說,只僅僅地讀過一遍就不容易。而以我要說我對于馬克思學說有什么研究,當然不能”⑦《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37、35、8、547、480-481頁。。這里的馬克思經濟學說,指的是《資本論》,李大釗很謙虛,說自己對《資本論》還沒讀過一遍,就談不上研究。1919年他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中向馬克思主義學習研究者,推薦了自己讀過的《資本論》《哲學的貧困》《共產黨宣言》《經濟學批評》等經典著作。1921年7月1日他在發(fā)表的《俄羅斯革命的過去及現(xiàn)在》一文中列出了列寧1897年至1918年出版的十九本重要的著作。他很惋惜自己沒有全部讀過,“列寧的著作譯成英文的,我只看見有《無產階級的革命》(是集合列寧與托羅士基最近的演說而成的,紐約共產黨印書社印行)、《蘇維埃政府的要圖》(紐約Rand School印行)和《國家與革命》三種”⑧《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37、35、8、547、480-481頁。。

      當時傳入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外文原著、譯著都太少,為便于研究,李大釗利用擔任北大圖書館主任和領導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機會下大力氣進行搜集,并對外文著作專門組織人員進行翻譯。在發(fā)布《發(fā)起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啟事》時就寫道:籌集了百二十元的購書費,至少要購備《馬克思全集》英、德、法三種文字的各一份;研究的方法之一就是搜集馬克思學說的德、英、法、日、中文各種圖書。據(jù)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首批會員羅章龍回憶,組織會員翻譯馬克思主義著作是研究會主要活動之一,“在翻譯馬克思主義著作方面:研究會成立了一處翻譯室,下設英文,德文與法文三個翻譯組”①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編:《共產主義小組》(上),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313頁。。

      李大釗除了自己認真攻讀原著外,作為北大師長還經常向身邊的進步知識青年推薦提供為數(shù)不多的馬克思主義原著,熱心指導他們進行攻讀研究。稱李大釗為“真正老師”的毛澤東就是其中一個。1936年毛澤東在延安同遠道而來的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談到那個時期攻讀的三本馬克思主義書籍一直銘刻在他心中?!斑@三本書是:《共產黨宣言》,陳望道譯,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書;《階級斗爭》,考茨基著;《社會主義史》,柯卡普著?!雹赱美]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董樂山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79年版,第131頁。

      二是注重比較研究。李大釗非常注重對馬克思主義的橫向比較研究,在比較研究中揭示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和科學性。他重點對圣西門、傅立葉、歐文的空想社會主義與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社會主義作了比較研究,指出兩種社會主義的不同點,就是歷史觀的相異??茖W社會主義的思想“以其被認為歷史的必然的結果,其主張乃有強固的根據(jù)”③《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4、334、334、357、358、429、333頁。,空想社會主義的思想“只以人的理性為依據(jù),力量實極薄弱,正如砂上建筑樓閣一樣”④《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4、334、334、357、358、429、333頁。。比較之后闡明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一定會實現(xiàn),“乃如夜之繼日,地球環(huán)繞太陽的事實一樣確實了”⑤《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4、334、334、357、358、429、333頁。。除把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與空想社會主義唯心史觀比較外,還與十六世末以來的著名歷史學者,諸如鮑丹、康德、培根、笛卡爾、黑格爾、魯雷、孟德斯鳩、韋柯、孔道西、理愷爾等人的歷史觀進行了比較研究,他認為他們的歷史觀“不得不認為有相當?shù)睦碛伞保叭灰灾y馬克思的歷史哲學,則實有商榷的余地”⑥《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4、334、334、357、358、429、333頁。,因此我們應當承認馬克思唯物史觀的正確性,正如他所說:“我們承認歷史學是各個特殊的歷史學的總合,同時亦當承認經濟關系在社會全構造中是其基址,承認經濟在整個的文化生活中是比較重要的部分?!雹摺独畲筢撐募罚ㄏ拢?,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4、334、334、357、358、429、333頁。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傳入中國的各派社會主義學說受到追捧,除了科學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學說,還有多種派別的社會主義學說,人們一時不知所從,要么盲從。這正如瞿秋白所說的:“隔著紗窗看曉霧,社會主義流派,社會主義意義都是紛亂。”⑧《瞿秋白文集》(第一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0年版,第23頁。又是李大釗第一個把科學社會主義思想同社會上流傳的基督教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基爾特社會主義等社會主義派的主要思想集合起來進行比較研究,研究之后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我人看現(xiàn)代世界各國社會主義有統(tǒng)一之傾向,大體的方向群趨于馬克思主義”,“夫此傾向固吾輩所宜知”。⑨《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4、334、334、357、358、429、333頁。

      三是注重背景研究。1918年4月李大釗在《今》一文中就認為“一時代的思潮,不是單純在這個時代所能憑空成立的。不曉得有幾多‘過去’時代的思潮,差不多可以說是由所有‘過去’時代的思潮一湊合而成的”⑩《李大釗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32頁。。因此,他很注重研究馬克思主義學說產生的思想來源或思想背景。他說:“近世的社會主義,以馬克思及恩格爾的社會主義劃一新時代。他們以前的社會主義,為空想的社會主義;他們以后的社會主義,為科學的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可以說是空想的社會主義的產兒。”??《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4、334、334、357、358、429、333頁。? 《列寧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1-442頁。正如列寧所說:馬克思主義“是人類在十九世紀新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成果——德國的哲學、英國的政治經濟學和法國的社會主義(即空想社會主義——引者注)的當然繼承者”??《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4、334、334、357、358、429、333頁。? 《列寧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1-442頁。。

      1912年孫中山給上海中國社會黨作演說時提出一個研究難題:“社會主義之名詞,發(fā)于十九世紀之初,其概說既廣,其定義自難?!雹佟秾O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506頁。李大釗用背景研究法破解了這個難題,“欲求社會主義的正確定義,不可不研究它的經過”②《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2、68、69、68、68、34、376、34、333、49、50頁。。

      李大釗十分注重研究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時代背景或時代環(huán)境。他認為馬克思學說的成立“與其時代環(huán)境,有莫大的關系”③《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2、68、69、68、68、34、376、34、333、49、50頁。,批評或采用馬克思學說“不要忘了他的時代環(huán)境和我們的時代環(huán)境就是了”④《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2、68、69、68、68、34、376、34、333、49、50頁。。早在1918年7月他發(fā)表的《強力與自由政治》一文中就批評過一些文人和政客只顧援引西洋學說作自己言論的護身符,而“不審西洋哲人之時境”⑤《李大釗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47、113頁。。他對馬克思唯物史觀產生的時代背景進行研究后,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中作了闡述。他說:“馬氏的唯物史觀,何以不產生于十八世紀以前,也不產生于今日,而獨產生于馬氏時代呢?因為當時他的環(huán)境,有使他創(chuàng)立這種學說的必要和機會?!雹蕖独畲筢撐募罚ㄏ拢本喝嗣癯霭嫔?,1984年版,第372、68、69、68、68、34、376、34、333、49、50頁。他分析了當時英國產業(yè)革命的環(huán)境之后指出:“有了這種環(huán)境,才造成了馬氏的唯物史觀。有了這種經濟現(xiàn)象,才反映以成馬氏的學說主義。”⑦《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2、68、69、68、68、34、376、34、333、49、50頁。

      對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李大釗進行背景研究后,于1921年3月21日、7月1日先后發(fā)表了《俄羅斯革命之過去、現(xiàn)在及將來》、《俄羅斯革命的過去及現(xiàn)在》兩篇文章,詳細地闡述了俄國十月革命的遠因、近因和將來的發(fā)展趨勢。

      四是注重適用研究。早在1914年11月李大釗就注意到適用這個問題,對外國的思想不能照抄照搬到中國,因為國情不一樣。在其發(fā)表的《國情》一文中就指出:“歐美人之言,豈盡可恃哉!求國情于外人,竊恐此憾終難彌耳?!雹唷独畲筢撐募罚ㄉ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47、113頁。后來,李大釗加深了適用研究的理解,鮮明地提出了在中國實行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必須要作適用研究。他指出“一個社會主義者,為使他的主義在世界上發(fā)生一些影響,必須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盡量應用于環(huán)繞著他的實境”⑨《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2、68、69、68、68、34、376、34、333、49、50頁。。社會主義在“中國將來發(fā)生之時,必與英、德、俄……有異”⑩《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2、68、69、68、68、34、376、34、333、49、50頁。。在1919年8月《再論問題與主義》一文中,他還特地舉了一個社會主義適用研究的例子:“在別的資本主義盛行的國家,他們可以用社會主義作工具去打倒資本階級。在我們這不事生產的官僚強盜橫行的國家,我們也可以用他作工具,去驅除這一班不勞而生的官僚強盜?!?《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2、68、69、68、68、34、376、34、333、49、50頁。

      李大釗1920年1月發(fā)表的《由經濟上解釋中國近代思想變動的原因》、1921年3月發(fā)表的《社會主義下之實業(yè)》等文章可以說是對馬克思主義進行深度適用研究的成果。在他領導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中,還設有一個專題適用研究小組來研究“世界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各弱小民族掠奪之實況——特別注意于中國”。

      五是注重系統(tǒng)研究。李大釗是我國最早認識到馬克思學說是科學的理論與系統(tǒng)的早期馬克思主義者,他在多篇文章中指出 “社會主義的思想,由馬克思及恩格爾依科學的法則組成系統(tǒng)”?《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2、68、69、68、68、34、376、34、333、49、50頁。、“馬氏以前也很有些有名的社會主義者,不過他們的主張,不是偏于感情,就是涉于空想,未能造成一個科學的理論與系統(tǒng)”?《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2、68、69、68、68、34、376、34、333、49、50頁。、“他的學說是完全自成一個有機的有系統(tǒng)的組織,都有不能分離不容割裂的關系”?《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2、68、69、68、68、34、376、34、333、49、50頁。。

      他十分注重對馬克思學說進行系統(tǒng)研究,是早期馬克思主義者中較為全面系統(tǒng)地正確闡釋馬克思學說的第一人。他的一項重大系統(tǒng)研究成果就是1919年分兩期發(fā)表的兩萬多字長文《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把馬克思學說分成過去的理論——社會組織進化論、現(xiàn)在的理論——資本主義經濟論和將來的理論——社會主義運動論三大有機聯(lián)系的部分進行系統(tǒng)闡述,在當時的思想界產生了重要影響。李大釗化繁為簡創(chuàng)造性提出的“三論”在那個時代已遠遠地走在國內其他研究者的前面。

      三、對有效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進行了開創(chuàng)性探索

      一是深入知識分子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第一種方式是在北京高等學校首開馬克思主義理論課。1920年10月起,李大釗在北大開設《唯物史觀研究》、《社會主義史》、《社會主義與社會運動》等課程,在北京的女子高等師范學校、高等師范學校、朝陽大學、中國大學等校開講《女權運動史》、《社會學》、《史學思想史》等課程,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和俄國十月革命,大聲喚醒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覺悟。羅章龍回憶:“當時北大開唯心論的課,聽的人也不少,同學中研究印度佛經和老聃、莊子思想的人也很多,那些留日、留英、留美的先生們,把西洋資產組織反動思想販運到中國來,可說是五花八門,樣樣貨色都有。”①《回憶李大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5、29、92-93頁?!叭雽W以后,我選聽了守常先生的《唯物史觀》課程。而李先生講授這門課程,在當年是件新鮮事……李先生講課有系統(tǒng),兼有條理,而且聯(lián)系中外數(shù)千年的歷史發(fā)展加以印證,具有高度說服力?!雹凇痘貞浝畲筢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5、29、92-93頁。朝陽大學學生張爾巖后來回憶,李大釗對同學們提出了殷殷希望:“倘若你們能在讀書之余去研究馬克思的學說,使中國將來能夠產生幾位真正能夠了解馬克思學說的,真正能夠在中國放點光彩的,這實在是我最大的希望。”③李燕博主編:《李大釗北京十年(教學篇)》,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年版,第308頁。

      第二種方式是深入到知識分子組建的進步社團中開展宣講。覺悟社是五四時期影響較大的天津學生進步社團,成立于1919年9月16日,周恩來為主要領導人。1919年9月21日李大釗應周恩來邀請到天津給大學生講演,一面解讀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國際形勢,一面宣講馬克思主義。據(jù)社員諶小岑回憶:“李大釗先生在天津的講演里,勉勵大家要注意研究世界革命新思潮。我們在他的啟發(fā)下,開始閱讀他發(fā)表在《新青年》的文章《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戰(zhàn)后之婦人問題》等,后來又讀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重要文章?!薄白x了李大釗的文章后,才知道俄國十月革命是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組織工人、農民武裝斗爭取得的勝利”,“我們有幾個人,常常談到我們在學生運動以后,要從事工人運動。這顯然也是因為受到了李大釗的影響”。④《回憶李大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5、29、92-93頁。

      第三種方式是利用知識分子進行馬克思主義主題辯論時開展宣傳。1920年末,北大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在本校組織了一場主題為“社會主義是否適宜于中國?”為期兩天的大辯論會,李大釗應邀作最終評判員。參加這次辯論會的人都是北京各大學及專門學校的學生和教員。正反兩方辯論終結時,李大釗用唯物史觀的觀點娓娓解答這個主題。據(jù)參會者朱務善回憶:“有一位反對社會主義的北大學生最后對我說:李先生以唯物史觀的觀點論社會主義之必然到來,真是一針見血之論,使我們再也沒話可說了。李大釗的發(fā)言引起了大多數(shù)聽眾研究馬克思主義的興趣,此后不久,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成員竟增加到數(shù)十人之多,同時其他各專校也成立了這樣的研究會?!雹葜泄仓醒朦h史資料征集委員會編:《共產主義小組》(上),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329頁。

      二是指導先進分子深入勞工群眾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其一,領導舉辦勞動補習學校,以提高勞工群眾文化水平為先,再把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結合進去。1919年2月李大釗在發(fā)表的《勞動教育問題》一文中指出 “現(xiàn)代的教育,不許專立幾個專門學校,拿印板的程序去造一班知識階級就算了事,必須多設補助教育機關,使一般勞作的人,有了休息的工夫,也能就近得個適當?shù)臋C會,去滿足他們知識的要求”①《李大釗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33、633、437、648頁。。1920年10月李大釗領導成立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并于1921年元旦率先在京漢鐵路北段工人比較集中的長辛店地區(qū)領導建立了勞動補習學校。“夜班是工人上課,設國文、法文、社會常識、科學常識、工場和鐵路知識;日班是工人子弟上課,課程與普通高等小學的課程略同?!雹谥泄仓醒朦h史資料征集委員會編:《共產主義小組》(上),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222、222、222頁。在李大釗的指導下,“教員們講課,先教識字,再講革命道理,注意把提高文化水平和傳播革命思想結合起來”③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編:《共產主義小組》(上),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222、222、222頁。。李大釗也曾去講授馬克思主義課。

      其二,指導先進分子對勞工群眾進行通俗化宣傳,讓勞工更易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李大釗意識到對勞工群眾宣傳必須要通俗化才能有效果,文字宣傳“必須用通俗的文學法,使一般苦工社會也可以了解許多的道理”④《李大釗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33、633、437、648頁。,講演宣傳要“以空玄之理想,枯燥之事實,活用于人生之實質,而充滿其內容”,才能使“俾聞之者增無限之趣味,得之者獲較豐之效用”⑤《李大釗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33、633、437、648頁。。他領導的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面向勞工群眾出版的《勞動音》刊物,就十分注重馬克思主義思想宣傳通俗化,多的是與工人們切身相關的具體事實、典型事件的直觀感性宣傳,少的是抽象的理論宣傳?!秳趧右簟烦霭婧螅ㄋ谆男麄鞣绞缴钍芄と藲g迎,很快就在長辛店等處工人中間流傳開來,到了1920年12月,每期能銷售2000份。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的教員們在李大釗和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領導下也十分注意從內容通俗化和語言表達通俗化兩方面創(chuàng)新來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也深受工人們歡迎。例如,在闡明工人階級的偉大作用時,從工人的日常生產活動,如織布、筑路、蓋房講起,具體地闡明“工人的勞動創(chuàng)造了世界一切”這一真理。再例如,強調工人團結,不是空講一般道理,而是進行形象的教育,如“五人團結一只虎,十人團結一條龍,百人團結像泰山,誰也搬不動”。

      其三,倡導先進分子開展下訪交心式宣傳,成為我黨上門做群眾思想工作的最早雛形。李大釗倡導先進分子學習俄國布爾什維主義革命青年到群眾中下訪交心式宣傳的方法,“乘著他們休息的時間和他們談話”,“和他們燈前話語,說出他們的苦痛,增進他們的知識”。⑥《李大釗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33、633、437、648頁。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的教員在課余“還經常對工人進行家訪,同工人交朋友,促膝談心,了解工人的思想和生活狀況”⑦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編:《共產主義小組》(上),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222、222、222頁。,把李大釗的倡導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行動。

      2009年10月28日,紀念李大釗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同志在會上指出“今天,我們更加感受到李大釗同志歷史眼光的深邃和思想價值的珍貴”⑧習近平:《在紀念李大釗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09年10月29日。。今天,我們從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視角探源“紅船精神”之首創(chuàng)精神,更加感受到這種“深邃”、這份“珍貴”。這首創(chuàng)精神,伴隨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化為與生俱來的紅色基因深深鑄入中國共產黨人的“紅船精神”和革命精神之中,代代傳承弘揚,依然熠熠生輝。

      猜你喜歡
      紅船精神文集李大釗
      《熊鐵基文集》出版
      李大釗《青春》
      金橋(2022年9期)2022-09-20 05:51:36
      與李大釗一起就義的路友于烈士
      文史春秋(2022年3期)2022-06-15 01:48:48
      李大釗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中共早期領導人李大釗英勇就義前后
      文史春秋(2019年11期)2020-01-15 00:44:30
      《郭漢城文集》簡介
      藝術評論(2019年11期)2019-01-26 02:50:42
      西夏文《三代相照文集》述略
      紅色尋寶 感悟“紅船精神”
      紅船精神如何推進文化校園建設
      人民論壇(2016年5期)2016-03-24 22:34:46
      成武县| 昭通市| 锡林郭勒盟| 高安市| 靖西县| 乌海市| 迁西县| 宜宾市| 阿图什市| 平泉县| 和田市| 武功县| 万全县| 临洮县| 轮台县| 西吉县| 蓝田县| 遂宁市| 抚顺市| 武川县| 无棣县| 彭阳县| 淮北市| 乾安县| 军事| 普格县| 长乐市| 紫云| 崇州市| 专栏| 新民市| 阿拉善盟| 三台县| 贺兰县| 布尔津县| 荆门市| 多伦县| 阳山县| 高密市| 靖州| 浦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