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洋
股票期權屬于期權的一種,是當前國際市場上應用最為廣泛的股權激勵模式。它作為上市公司實行的一種激勵員工行為,由上市公司授予激勵對象(一般為高級管理人員、關鍵崗位員工、技術骨干)在今后某一定期限內可以事先確定的價格從公司購買一定數(shù)量股份的選擇權(行權),具有這種選擇權的激勵對象,可以選擇行使購買股票的權利,也可以放棄這項權利,但激勵對象是不能夠轉讓這項權利的。股票期權在行權時間和數(shù)量上有限制,且需要激勵對象自行為行權支付資金,當股票交易價格大于行權價格的時候,激勵對象如果通過在二級市場出售所持股票,就會獲得一定的差價收益,因此激勵對象就會提高自身工作效益,更好的為公司創(chuàng)造價值,促進公司戰(zhàn)略目標的達成。股票期權中的股份支付可以分為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現(xiàn)金結算的股份支付。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業(yè)為獲取服務以股份或其他權益工具作為對價進行結算的交易;以現(xiàn)金結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業(yè)為獲取服務承擔以股份或其他權益工具為基礎確定的交付現(xiàn)金或其他資產義務的交易。上市公司主要選擇的是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方式下的股票期權,本文主要研究了這種方式下的會計準則及實務處理。
我國《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1號-股份支付》規(guī)范了股份支付的確認、計量和核算原則。該會計準則明確了股份支付是指企業(yè)為獲取職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務而授予權益工具或承擔以權益工具為基礎確定的負債的交易。該會計準則規(guī)定了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現(xiàn)金結算的股份支付不同的會計處理原則。對于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換取職工提供服務的,應當以授予職工的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計量。授予后立即可行權的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應在授予日按照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計入相關成本或費用,并增加資本公積。存在等待期的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的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應當以對可行權權益工具數(shù)量的最佳估計為基礎,按照權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價值,將當期取得的服務計入相關成本或費用和資本公積。在可行權日后,企業(yè)不再對已確認的相關成本或費用和所有者權益總額進行調整。
案例:A公司,股本5000萬普通股,2015年對高級管理人員實施股票激勵,在行權期間不考慮其他影響股份因素,也不考慮相關稅費。
1.2015年3月2日,A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股權激勵協(xié)議,激勵對象為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和骨干員工,共計40人。協(xié)議約定:A公司授予每名激勵對象90000份股票期權,每份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為5元/股,自簽訂協(xié)議之日起3年內分三期平均行權(2015-2017年)。
行權條件:2015年末A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較上一年增長10%(含10%)以上,每人可行權30000份;2016年末A公司連續(xù)兩年實現(xiàn)凈利潤較上一年增長10%(含8%)以上,每人可行權30000份;2017年末A公司連續(xù)三年實現(xiàn)凈利潤較上一年增長10%(含10%)以上,每人可行權30000份;授予日A公司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為5元/份。
2.2015年,A公司經營業(yè)績良好,全年的凈利潤為200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5%,A公司預計在股權激勵期限內,公司的凈利潤仍能保持較好的速度繼續(xù)增長。2015年預計激勵對象沒有離職,后續(xù)也不會離職。
3.2016年5月30日,40名激勵對象將2015年末到期的股票期權全部行權。
4.2016年,A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24000萬元,較2015年增長20%;2016年A公司預測不存在激勵對象離職的情況。
相關成本費用計算及會計實務處理如下:
(1)授予日(2015年3月2日)
授予日不立即行權不做賬務處理。
(2)等待期(2015年12月31日)
A公司對激勵對象離職情況及可行權的股票期權數(shù)量進行了預測,按照股票期權授予日的公允價值,計算A公司在2015年應計入的相關成本費用和資本公積。
(40*30000*5*1/1+40*30000*5*1/2+40*30000*5*1/3)/10000=1100萬。
借:管理費用 1100萬元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100萬元
(3)等待期(2016年12月31日)
(40*30000*5*1/1+40*30000*5*2/2+40*30000*5*2/3)/10000-1100=500萬元
借:管理費用 500萬元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500萬元
(4)行權日(2016年5月30日)
第一期全部行權,行權價8元/股,該部分形成的股本溢價(40*30000*5+40*30000*8)/10000-120=1440萬。
借:銀行存款 960萬元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600萬元
貸:股本 120萬元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440萬元
(一)發(fā)展價值主導、完善的資本市場。上市公司實施股票期權激勵是與資本市場密不可分的,股票期權中的行權價格直接與上市公司市場股票價格相關,市場價格是否能真實客觀的反映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都直接影響到上市公司激勵措施的實施。
(二)權益工具公允價值的確認。目前,在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1號-股份支付中,該準則規(guī)定了股票期權會計處理的相關原則,對于以權益結算的股票期權,權益工具應以公允價值進行計量,上市公司一般采用期權定價模型進行估計,但在會計準則中對于各項參數(shù)的選擇沒有具體的規(guī)定,因此這種價值估計有一定可能會出現(xiàn)較大的差異,這也使上市公司存在調節(jié)利潤的可能。
(三)等待期費用分攤確定。會計準則中規(guī)定了上市公司股票激勵存在等待期的,也就是從股票期權授予日到可行權日,每年末在資產負債表日,上市公司需要根據期權設定的行使條件對權益工具數(shù)量進行最佳程度的預測估計,以此為基礎確定相應的成本費用,這就造成上市公司有可能對可行權權益工具數(shù)量估計差異造成了等待期間的費用出現(xiàn)巨大不同,對當年的財務報表造成重大影響。因此,會計準則及監(jiān)管規(guī)定應進一步對股票期權等待期間的股份支付估計及成本費用細化完善規(guī)定及相應會計處理。
(四)股票激勵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實施股票期權激勵方案,根據市場監(jiān)管要求,應進行詳細的信息披露,在股票期權方案中對權益工具所采用的期權定價模型、可行權條件、行權價格、激勵對象等等都要進行詳細的披露。監(jiān)管機構及相關部門,要繼續(xù)加強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進一步細化披露規(guī)則,使上市公司更加重視股票期權方面的信息披露要求,完善披露內容,使信息披露更加準確和透明,從而使資本市場的相關利益方對于上市公司股票期權方案能更加了解。
國內資本市場快速發(fā)展,經濟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對上市公司股票期權會計核算及會計信息的質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企業(yè)會計準則通過不斷的完善和修訂,使相應的會計核算能及時、可靠的反應股票期權事項,為上市公司利益相關方提供真實透明的會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