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郡陽
教學內(nèi)容: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數(shù)學教科書 一年級下冊 51到52頁 《采松果》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在具體情境中,經(jīng)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感受加減法計算與生活的聯(lián)系。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jīng)歷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的概括過程,體驗由具體到抽象的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培養(yǎng)與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和掌握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不進位、不退位)的算理,如何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老師:我們先來做口算練習。
老師:今天的口算練習,大家算的又快又準,趕緊為自己點個贊吧!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老師:看來前兩天學習的知識,同學們都掌握的很牢固。今天老師把松鼠媽媽和小松鼠請來進行一場采松果比賽,你們想知道戰(zhàn)況如何么?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老師:仔細觀察情境圖,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那些數(shù)學信息?
學生:松鼠媽媽采了25個松果,小松鼠采了4個松果。
2.提出問題
老師:誰能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
生1:松鼠媽媽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
生2: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個松果?
生3:小松鼠比松鼠媽媽少采了多少個松果?
小結:同學們真厲害!提出了這么多數(shù)學問題。
3.探究加法的計算方法
老師:咱們先來解決松鼠媽媽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如何解答?
學生:要求松鼠媽媽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就是求25和4合起來是多少,用加法計算。 列式為:25+4
老師:那我們應該怎樣計算25+4呢?同位同學利用手中的學具先互相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開始。
老師:誰想當小老師到前面來說說你的計算過程?
生1:我是用擺小棒的方法,來計算25+4的。先擺2捆小棒,表示2個十,再擺5根小棒,表示5個一,加4就是加上4個一,所以擺在5根小棒的旁邊,先算5+4=9,再算20+9=29。所以25+4=29
老師:剛才我們是用擺小棒的方法來演示25+4的計算過程,誰還有不同的方法?
生1:我是用撥計數(shù)器的方法,來計算25+4的。先在十位上撥2顆珠子表示2個十。個位上撥5顆珠子表示5個一,加4就是加上4個一,在個位上撥4顆珠子。先算個位5+4=9,再算20+9=29。所以25+4=29。
總結:聲音哄亮,說的也很清楚。老師發(fā)現(xiàn)無論是擺小棒還是撥計數(shù)器。都是先算個位上的5+4=9,再算20+9=29所以25+4=29。誰能像老師這樣再來說一說計算過程。
老師:仔細觀察,這道題我們答完整了嗎?還差什么?
學生:答話,單位名稱
老師:對,誰來口答:一共采了29個松果。
老師:那加法的計算方法你們掌握了么?老師這還有幾道題,你們愿意來挑戰(zhàn)一下么?要求:讀算式,說過程。
4.類推探究減法的計算方法
老師:剛才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用擺小棒,撥計數(shù)器的方法幫笑笑解決了她的問題,后面還有2個問題:請同位2個同學選擇一個問題,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解決,開始。
老師:誰選的第一個問題,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
學生:要求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個松果,就是求25比4多多少,用減法計算 。列式為:25-4
老師:第二個問題誰來?
學生:要求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個松果,就是求25比4多多少,用減法計算 。列式為:25-4
老師:為什么你們的問題不一樣,解決的方法卻是一樣的呢?
小結:說的都非常好。其實無論是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還是少幾,都是求相差的個數(shù),要用減法計算。
老師:誰愿意到前面來說說你是用哪種方法計算的?
學生匯報:
生1:我是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25-4的。先擺2捆小棒,表示2個十,再擺5根小棒,表示5個一,減4就是減去4個一,從5根小棒中拿走4根小棒,先算5-4=1,再算20+1=21。所以25-4=21
老師:誰還有不同的方法?
生2:我是用撥計數(shù)器的方法,計算25-4的。先在十位上撥2個珠子,表示2個十。再在個位上撥5個珠子表示5個一,減4就是減去4個一,從個位上去掉4個珠子,還剩1個珠子,先算5-4=1,再算20+1=21。所以25-4=21
老師:說得非常好,那這道題做完了么?還差什么?
學生:答話,單位名稱
老師:對了,最后別忘記答話。
答: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采了21個松果。
總結:平時我們在沒有小棒和計數(shù)器的情況下,都是先算個位5-4=1,再算20+1=21,所以25-4=21。誰能像老師這樣說一說。
老師:同學們可真棒!下面老師就要出題考考大家了,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掌握了減法的計算方法。同樣讀算式,說過程。
老師:看來大家都掌握了減法的計算方法。今天我們學的是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貼: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
總結:我們用擺小棒、撥計數(shù)器和數(shù)的組成的方法計算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其中數(shù)的組成是我們必須掌握的一種方法。先算個位上的數(shù),再把所得結果與整十數(shù)相加 ?,F(xiàn)在,就帶著我們的學習收獲進入今天的闖關練習吧!看誰的表現(xiàn)更出色!
第一關:教材第52頁,“用計數(shù)器撥一撥,算一算”
教材第52頁,練習4
讀算式說答案,比一比誰算的又快又準。
(開火車的形式一人一題)
小結:同學們算的又快又準,真厲害。恭喜你們通過第一關,進入第二關。
第二關:教材第52頁,練習3說圖意并列式計算(注意單位)
【先說已知條件,再說問題】
小結:這關的兩道題,給出了已知條件,又給出了問題。老師要提高難度了,若不給問題,你能根據(jù)已知條件,提出問題并解決嗎?進入第三關。
第三關:教材第52頁,“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
先找數(shù)學信息,點明提問,另一人回答(注意單位和答話)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學會了什么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里,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