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朋
【摘 要】本文闡述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微課在玉林一中高中生物課中的應用現狀,從而指出當前高中生物微課開發(fā)及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 微課開發(fā) 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3B-0086-02
在互聯網重塑大教育的背景下,現代教育技術不斷涌現,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對當今高中課堂教學模式產生很大影響。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相比,微課具有短小精悍、靈活性和針對性強,更容易使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得到滿足的特點。利用微課輔助教學,在提高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能力的同時,也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督逃畔⒒臧l(fā)展規(guī)劃(2011—2020 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要以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為先導,優(yōu)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建設為基礎,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為核心。但是當前高中的一線教師面臨著強大的高考壓力和繁重的基本教學任務,還有其他一些行政任務、各種概念學習、校外培訓、比賽,導致有的教師感覺心有余而力不足。由此可見雖然教育改革聲勢極大,改革似乎進行得如火如荼,但實施者即教師卻處于冷狀態(tài),無法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形成如此尷尬的局面原因何在,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
(一)促進學生自主提前預習,間接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
教師將學習的重難點以微課的方式提前給學生做好課前學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生上課學習時的盲目性。課前預習和課堂授課都應具有針對性,教師應該用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互動,而不僅僅是回答問題,讓學生能夠掌握該節(jié)課的知識點。如學生學習“免疫調節(jié)”這一知識點時,可以通過微課讓學生提前了解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過程。老師在微課教學中對基本知識點做講解,學生則可以初步掌握細胞和體液免疫的概念、區(qū)別及聯系。同時,微課也減輕了老師的教學壓力,會更客觀、更認真地為學生傳播生物知識,使學生學習生物更有信心。
(二)轉變課堂氣氛
微課的優(yōu)點在于它內容短小精悍,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有效促進師生間的互動,活躍課堂的氣氛,增強師生感情,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能動教學模式。
(三)促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
微課的課前和課后教學,能夠讓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而因材施教。從中教師可以針對自己教學中的不足進行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以適應當前微課教學的專業(yè)和技術上的要求。另外,也可以間接促進教師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四)滿足學生的求知欲
微課有短小、直觀的特點,形式豐富,使用此教學手段更易激發(fā)高中生的學習能動性。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新設計的教學資源可以長期有效地讓學生不斷反復學習使用。當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自己有不解之處時,可以從中反復研習、討論、思考,由此在一定程度上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
(五)讓微觀世界更加生動直觀
在高中生物教學課程上使用微課教學可以讓生物教學更加直觀。如在分子與細胞、遺傳章節(jié)中,利用微課將細胞的分裂及胎兒的形成過程等通過視頻來展示,使學生更直接明了地理解細胞分裂的過程、胎兒的形成過程。
經過對本校生物組教師的問卷調研和部分訪談,初步了解到我校的微課應用現狀。抽樣數據僅作為高中生物課應用微課現狀的參考數據,當然無法代表全玉林市各高中生物課中微課的使用情況。經過統(tǒng)計分析,我校的高中生物課使用微課教學情況如下:12 個在編的教師都聽說過微課,科組教師均參加過學校組織的微課培訓,還未有教師參加過微課大賽或者自己在課堂中使用微課。僅有 2 個教師基于興趣制作過微課,教師愿意繼續(xù)使用微課進行教學的比例也不高。因為高中的課程壓力較為繁重,教師的授課課時較多,再增加技術學習費時費力,讓他們感覺抽不出時間,所以在重點中學的生物課上使用微課教學的比例不高,部分教師積極性不足,他們認為自制微課給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增添了負擔。
調查結果分析。雖然我校對教師進行了微課教學培訓,但是推廣應用程度還不足,激發(fā)教師使用微課教學積極性的機制未形成,教師在教學觀念上轉變不夠,他們應該抽時間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教學水平,適應當前教學改革的步伐。積極性不高的具體原因除了客觀上的教學管理和激勵機制未出臺外,教師的課業(yè)負擔重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畢竟制作微課之前需要進行備課,學習微課制作技術。每個知識點都要做微課,需要較多的時間。教師又面臨高考升學的壓力,所以兩者取其重,則在微課使用上會忽略其作用。當然教師對微課的生命力是非??隙ǖ?,它不像 PPT 一樣在教師之間達到廣泛使用。因為出現上述的主觀及客觀原因,所以要想在高中生物課中使用微課教學,需要解決教師有微課制作系統(tǒng)知識、微課教學激勵機制等問題。
以玉林市一中的調研結果為例,分析發(fā)現當前高中生物微課開發(fā)和應用中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一)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有限、時間不充足
教師對制作微課的相關軟件了解不多,使用不多,即使經過短期培訓,也很容易忘記微課制作設計方法和制作技術。另外,教師認為制作微課太費時費力,在選題內容和確定知識點方面也有一定難度,同時還存在其他各種制作細節(jié)上的困難。
(二)教師缺乏開發(fā)應用微課的積極主動性
學校在編的教師數量有限,教師的課業(yè)任務較重,又有高考壓力,另外,學校關于使用微課授課的管理規(guī)定未出臺,對教師參加微課培訓及比賽的績效獎勵等激勵機制未形成,這些都是影響教師在高中生物課中使用微課教學積極性的關鍵因素。
(三)教師缺乏開發(fā)微課的系統(tǒng)性知識
雖然學校對所有的教師進行過微課培訓,但是通常是一次性完成任務的行政行為,未形成對教師的系統(tǒng)培養(yǎng)。因此很多教師持一種應付的心態(tài)參加培訓,過后也不會再自主制作微課,久而久之忘記了有關的知識和制作技術。系統(tǒng)性的知識未能形成,則無法制作出所教課程的微課。
(四)教師無法結合微課的特點應用微課
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堂,而且還應該包括課前和課后。在對微課進行設計時,要考慮學生預習時能否理解和掌握微課中的知識點,能否引起他們的注意力和積極性。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把握好微課的播放和講授的進度,以及對整個課堂的把握。但很多教師在課堂中無法很好地結合微課的特點進行授課。課后學生的總結和復習也對微課的制作要求很高,微課需對該章節(jié)的重難點、框架等知識進行直觀呈現,內容要明確充分,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很難將微課的特點跟教學過程有機結合。
(一)有效選課,提高微課應用的效率
微課的載體是教學視頻,但并非全部的高中生物知識都適合采用微課進行講授。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進行微課教學的時候,要根據課程內容選擇適當的知識點來制作微課,才能有效發(fā)揮微課的效率。如關于 DNA 復制這一章節(jié)可以利用微課,播放有關 DNA 復制過程的視頻,這樣就可以更加生動和直觀地將這一知識向學生呈現,加深學生印象。
(二)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適當運用微課
由于微課資源普遍地適用于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因此在進行生物教學時,預習、課中、課后都可以運用微課教學。在課前,教師可以將制作好的微課發(fā)給學生,布置好預習的要點。在教學課堂中,利用微課巧妙導入新課程。將微課作為一種導入手段,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教師在講解新知識時,可以利用微課創(chuàng)設情境,以視頻為載體,巧妙講解新課。例如,在細胞與分裂這一章節(jié)中,教師先播放細胞分裂的動畫視頻,讓學生通過微課感受細胞分裂的過程,觀察細胞分裂各個階段的特點,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加深學習印象和理解。課后總結復習時,利用微課幫助學生再現知識框架,讓學生可以從自己的學習情況出發(fā),自主選擇所需要的復習課件資源,在恰當的時間和地點再三觀看,一直到真正掌握為止。特別是在總復習時,這種學習的方式效果更明顯。即使有的知識點已經忘記,或者對整個課程的框架比較混亂,自己無法理清,但是通過微課的反復觀看,借助教師融入微課中的章節(jié)知識框架、重難點內容總結、概念流程圖等,就可以獨立將框架理清,把忘記的知識點重新記憶和掌握。
(三)明確微課的輔助作用,不可盲目依賴
首先,微課不能完全取代傳統(tǒng)課堂,傳統(tǒng)課堂教學能持續(xù)到現在,必然有它的優(yōu)勢之處,微課一般來說只可以用來輔助教學。教師可以生物科組為單位,團隊合作制作微課,不必要每個教師都制作一個自己的微課,那樣在目前的教學任務繁重的情況下也無法實現。12 個科組教師合作,分配好任務,每個教師負責一個知識點。制作微課的技術大家互相學習,做出后再統(tǒng)一檢驗、論證、完善。微課群組內容可以持久使用,在教學中只需要根據更新的教材內容去更新微課即可。其次,由于一些中學的生源主要來自農村,家長和教師的教學觀念一時也無法改變,加之微課依賴網絡度較高,而學校配置的網絡及計算機資源由于經費原因,非常有限,這樣要想做到學生課前和課后都能利用微課預習、復習,還需要硬件支持,這需要加大對教育資源的投入以及新的教學理念的普及。最后,高中的微課需要學生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如何保障其在沒有老師監(jiān)督的情況下自主地進行學習也需要進一步思考,尋找出合適的對策。
當前,微課已經日益成為高中階段生物課堂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高中生物教師來說,應當在悉心把握教材內容的前提下,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從互聯網中提取有價值的資源,制作出精煉的微課素材,并且指導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微課來進行自主學習,保證生物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1]諸葛瑩.淺談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研究,2015(35)
[2]孫令娟.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1(11)
【作者簡介】梁 朋(1978— ),女,廣西興業(yè)人,大學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玉林市第一中學高中生物教師。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