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霏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進步,英語在國際交流中的使用日益頻繁,但是傳統的英語教學也逐漸突顯出一系列問題,在四六級考試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對應用型民辦院校教學進行及時的變革和改進也迫在眉睫,筆者認為,在日后的英語教學中,作為英語教師的我們應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運用科學合理的英語教學評價方法,以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從容應對各方面的需求。
關鍵詞:四六級考試改革;民辦高校英語教學;興趣;英語文化意識;科學評價
近年來,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對四、六級考試的內容和題型作了幾次調整,以順應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和發(fā)展的新形勢。為使廣大師生和用人單位了解調整后的四、六級考試的試卷結構、考試形式和考試內容,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于2016年對大綱作了修訂。新大綱涵蓋了四、六級考試的筆試和口試。大綱對考核技能、考試形式、試卷構成、主觀題閱卷等作了詳述。大綱還附有考試樣卷及詞表。新大綱回應了社會上一些相關的疑問,而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四六級改革下的英語如何教?外語教育的未來之路如何走?在此筆者將結合現行教學中突顯的一些問題對改革背景下的英語教學做出一點小小的探索。
我國傳統高校英語教學的現狀
總體上看,我國的英語教育方式是科學、可行的,它也促進了英語教育的發(fā)展,但是學校英語教育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首先,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至關重要。有了濃厚的興趣,英語學習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現在,不少的學生認為以后不從事英語方面的工作或是以后用不到英文,對英語沒什么興趣,認為英語實際用處很小,學生在面臨各類學科以及專業(yè)課學習的壓力下不得不學習英語,逐漸對英語產生了厭煩情緒。
其次,在四六級考試制度的導向下,我國的高校英語教學一向遵循著“大綱考什么教什么”的“指導方針”,雖然英語教學改革的呼聲從來沒有停止過,但是仍然步履維艱。英語教學中學生最關注的是對詞組、語法的學習,課本中有一些經典著作,有的著作也已經有影像資料,但是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根本不允許教師利用這些資源來讓學生們更深入的了解英語中所蘊含的文化。
最后,目前我國英語教學的評價指標、主體、功能、方法均比較單一,評價方式單一歸根結底,就是重終結性評價,輕形成性評價,抑制了有效的語言習得,降低了積極的學習情感,遏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因此不能科學體現和全面反映英語教育的效果,制約了英語教育的發(fā)展,影響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直接造成了社會對英語教育的負面評價。
四六級考試改革背景下應用型院校英語教學新思路
通過前文的探討,我們已大致了解我國英語教學的現狀和不足,隨著四六級考試制度的改革,針對現行英語教學中突顯的問題,我們英語教師也應當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化意識,改進和完善英語教學評估方式。我想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具體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
在四六級考試改革的背景下,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愛學、想學、善學、學好,樂在其中并且樂此不疲。教師要精神飽滿,有激情,語言標準優(yōu)美,善以自己的真實之情引導學生,導課時便能讓學生思維興奮起來,迅速進入學習軌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教學思路清晰,教法得當,做到教學環(huán)節(jié)層層推進,層次突出,以精湛的專業(yè)知識激發(fā)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實現從“要我學”為“我要學”,并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這種興趣,真正實現教學的目標。
二、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
在四六級考試改革的背景下,英語教學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由于缺乏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而僅有的交流也多在課堂上,可以鍛煉的機會就顯得少之又少,因此學校和老師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為學生提供可以實踐的語言環(huán)境,筆者認為可以嘗試以下方法在傳統英語教學的四方面(聽力、語法、閱讀、寫作)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一是聽力。四六級考試改革之后,四級考試聽力部分取消短對話、取消短文聽寫、新增短篇新聞(3段),六級考試聽力部分取消短對話、取消短文聽寫、聽力篇章調整為2篇(原3篇)、新增講座/講話(3篇)。這樣我們在平時教學中除了聽標準試題外,讓學生養(yǎng)成課下聽英語歌曲,看英文電影,收看中文國際頻道的新聞,收聽英文電臺廣播的習慣。二是語法。新的大綱沒有專門強調語法,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考試及英語學習的需要,把詞法句法語法同語境結合起來,是學生通過語境更好地理解掌握并熟練運用。三是閱讀。把閱讀放大到一個大的范圍之內,比如說讀一些原汁原味的西方名著和一些經典美文,而不是僅限一些試題訓練,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篇章理解的能力及運用能力的提升!四是寫作。四六級考試改革,重視學生學習英語應用語言能力,所以作為老師的我們,要通過寫作來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而寫作教學又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積累和運用語言的習慣,還要讓學生理解寫作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寫作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傊?,四六級考試改革下,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在日常教學實踐中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語言不單是學習詞組和語法,還要學習語言的相關文化背景,從“教語言點”變?yōu)椤敖陶Z言”,讓語言本身實現內化,這樣既能讓學生積累經驗,也能在實踐中鞏固提高外語水平,盡快適應新時代跨文化交際的需求!
三、對應用型民辦院校英語教學的評估標準和評估方式進行改進和完善
在四六級考試改革的背景下,對英語教學的評估標準和評估方式進行改進和完善也很有必要。一方面,應改變課后作業(yè)形式。對于課后作業(yè)的布置應該生活化,作業(yè)內容應該精彩有趣,確保在一定程度上延伸、補課堂教學知識。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的獨立思考、創(chuàng)新思考的能力得到提升,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時候獲得更多的樂趣,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還要改變現狀“測評方式要做到合理多樣,可以包括自我評價、同伴評價、社會評價、教師評價等各種方式,實現形成性與終結性評價的有效相結合;倡導教、學、評三位一體,鼓勵學生的評價中的主體地位以及合作行為,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以質的評價模式取代量的評價模式,即關注學生語言技能及運用等綜合提高而并非以往單純的唯分數論。
總之,在四六級考試改革的背景下,有效的英語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不能把英語教學簡單孤立地認為是單純的語言知識點教授,教師應把英語教學融入英語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以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為宗旨,以學生的運用和交際為目的,此外教師還應科學使用多種英語教學評估方式,對學生的英語學生進行合理有效的評價,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劉香萍.高等職業(yè)院校公共英語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 碩士論文,廣州大學,2011.
[2]秦曉晴,文秋芳. 外語教學問卷調查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86-94.
[2]朱紅梅.《社會變革與語言教育-民國時期學校英語教育》[Z]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200-201.
[4]趙忠德.中國英語教學的思考[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