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紅梅
摘 要 活動導向教學模式是以學生自身活動為主體,引導學生在教師設置的相應活動情境中,獲得知識與技能,完成理實一體化的教學目標,達到有效教學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成人教育學員的思維能力較未成年人有一定優(yōu)勢,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成人教育中探索活動導向教學模式,有利于激發(fā)成人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成人的實踐動手能力和應用能力。
關鍵詞 活動導向;教學模式;成人教育;運用流程
中圖分類號 G7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8)05-0052-03
一、活動導向教學模式的定義和內涵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指導下,圍繞著教學活動中的某一主題,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系統化和理論化的教學范型[1]?;顒訉蚪虒W模式是以建構主義、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為理論基礎,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自身活動為主體,以情境模擬教學法為主要手段,引導學生在教師設置的相應活動情境中,以組織面臨的具體任務為載體,通過自身的努力以及和他人的合作,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完成任務、獲得知識與技能,完成理實一體化的教學目標,達到有效教學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活動導向教學模式的中心是活動,以實踐活動教學為主線,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把理論與實踐統一在活動導向教學中,重視對學生理論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成人教育與活動導向的聯系
成人教育的教育對象決定了實施教育的手段與方式應與普通教育有質的區(qū)別。成人是成熟的、有經驗的人,成人的認知能力及學習能力均達到了一定的成熟階段。活動導向正符合成人教育的這種特點。首先,整個教學組織實施都是以活動預設為導向,把握成人學習的固有特點,即成人在理論方面基本達到了一定認知程度,能獨立完成一定的自主學習活動,這樣活動制定起來可操作性較強,有別于兒童學生。其次,活動在實施過程中有一定的漸進性,圍繞“發(fā)現—詮釋—提升—反思”這一邏輯認識過程,符合成人的思維走勢。最后,活動導向最終就是解決理論對于實踐的應用內容,更能激發(fā)成人學習的積極性。
三、活動導向教學模式的特點
(一)授課類型創(chuàng)新
活動導向教學模式把課型創(chuàng)新為理實課,改變過去只講理論或只講實踐,理論和實踐相脫離的現象。創(chuàng)新授課類型不是否定摒棄原有的授課類型,而是更好地整合授課類型,通過活動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以活動為紐帶導向,充分調動和激發(fā)成人對知識實踐的渴望,強化成人動手能力。
(二)教師角色轉變
教師的意義更多在于講,而活動導向教學模式不是弱化講,而是更注重怎樣講。這就要求教師角色要實現決定意義的轉變,由內容資源復制者轉變?yōu)閮热葙Y源的整合與開發(fā)的研究者,由知識講授者轉變?yōu)閱栴}發(fā)現者,由學習知識的講解員轉變?yōu)閷W習活動的編劇與導演,由課堂教學的管理者轉變?yōu)閷W生有效學習的服務者。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既要精心地設計活動,又要注意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真正地“活”“動”起來[2],教師角色的轉變對于活動導向教學模式的運用至關重要。
(三)學生角色轉變
學生主動參與活動是檢驗活動導向教學模式成功的重要指標。課前,力爭使學生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逐步使學生學會依據文本內容,通過自主活動學習發(fā)現問題、生成問題。課中,使學生等待式學習變?yōu)榛顒芋w驗式學習,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通過活動合作提高學習效率。課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遵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定期進行反復應用活動,鞏固學習效果。
四、活動導向教學模式在成人教育中的運用流程
(一)課前活動導向
預習活動,發(fā)現問題。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為布置預習任務,收集學生預習所發(fā)現的問題,對問題進行分類匯總,針對共性問題制定科學有效的活動《教案》;學生活動主要是完成預習活動(包括教師布置的和自己思考的內容),發(fā)現問題,對自己理解的部分進行自主學習并完成《學案》,不理解的部分做到及時反饋以便教師收集。本環(huán)節(jié)可應用的主要教法為讀書指導法、問題預設法等,學法為文本閱讀法、網絡自主學習法等?;顒訉蚪虒W模式課前活動流程,見圖1。
(二)課中活動導向
展示活動,準備知識。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活動展示學生的預習情況,對知識的了解掌握程度,同時為懸而未決的問題做知識準備。學生主要通過展示《學案》和回答預設問題,完成對新課若干知識的理解,這種通過理解消化知識并用自己語言交流的做法,能使學生充分獲得主動學習的自信心和進取心。教師可適當根據學生回答的問題給予點評,做到伺機解決問題,也可趁熱打鐵,引出要講問題。這一環(huán)節(jié)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保證學生知識儲備的完整,才能順利進行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創(chuàng)設活動,引入問題。教師通過構建相應的情境,在情境中提出問題。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創(chuàng)設活動準備要充分,可根據不同學科創(chuàng)設不同情境活動。比如,案例場景、模擬場景、角色分配、實訓仿真等情境。本環(huán)節(jié)教法主要體現為引導法,學法為參與法、觀察法、實踐法、角色扮演法等。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扮演導演的角色,充分調動每一位成人學生參與其中,讓大家圍繞問題展開活動,實現活動導向問題。
交流活動,詮釋問題。通過交流活動之前提出的問題,使學生的學習成果得到直觀的呈現。教師在學生呈現成果時注意傾聽并及時予以引導、點撥、評價,以便掌握總結的重點,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做充分的準備。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采取分組討論、質疑反詰、代表交流、合作切磋的學習方法,達到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教學目的。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以學生自主完成知識的詮釋,教師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
總結活動,提升問題。經過前三個學習活動之后,學習目標已非常清晰,總結活動主要目的是組織引導學生回歸學習目標、梳理知識、強調重難點、總結方法規(guī)律,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教學效果。學生活動主要表現為自我歸納、形成知識網絡;教師活動主要是補充提煉,起到畫龍點睛、提綱挈領的作用。教法主要采用啟發(fā)談話法,學法為歸納、推理等,活動導向教學模式中的課中活動流程,見圖2。
(三)課后活動導向
檢測活動,反思問題。目的是圍繞教學目標進行達標測評,達到檢測學習效果,加深理解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組織學生獨立完善課前的《學案》,自我檢測運用知識的能力,進一步達到活動導向目標的學習任務。教師同時根據《教案》分層次布置任務,有必做和選做任務,以此豐富學生的《學案》內容。此環(huán)節(jié)教師主要采用練習法、歸納法等教法,學生運用知識遷移法、提問法達到對知識的活學活用?;顒訉蚪虒W模式中的課后活動流程,見圖3。
五、活動導向教學模式在運用中的注意事項
首先,要注意靈活運用教學模式。既要掌握模式的基本特點,又不要拘于模式,要因成人學員的情況而異,因教材而異,因目的而異,因教學內容而異,切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
其次,處理好講授與活動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要正確把握講授與活動的聯系,成人有一定的經驗,自主思考能力強,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講授為活動的基礎,講是精講,為了少講達到水到渠成的目的?;顒硬皇欠湃?,是導向目的的必經過程。
最后,要在活動中注重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社會發(fā)展越來越需要集體合作精神,但成人的獨立性很強,有自我實現欲望,因此安排活動要充分有個體和集體的側重,正確把握兩者的關系,強化團體協作,為將來的互助學習、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 考 文 獻
[1]乜勇.網絡課程有效教學實踐模型的探索[J].現代教育技術,2014(7):92-97.
[2]彭小明,劉碧燕.論活動教學模式的構建[J].社會科學戰(zhàn)線:學術叢論,2012(1):270-272.
Analysis on Application of Activity-oriented Teaching Mode in Adult Education
Yu Hongmei, Hou Bing
Abstract The activity oriented teaching mode through studentsactivities, guides the students to get knowledge and skills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activities context set by teachers and complete the theory-practice integrated teaching goal, so as to achieve a kind of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dult education students have a certain advantage in thinking ability, and have strong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the adult education, we explore the activity oriented teaching mode, which is conducive to stimulating the enthusiasm of adult learning and improving the practical ability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of adults.
Key words activity orientation; teaching mode; adult education; utilization process
Author Yu Hongmei, associate professor of Jilin Engineering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