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愛杰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快樂的,雖然這種快樂中充滿了瑣碎、繁雜的日常工作,并且工作中需付出極大的耐心和細心,但看到學生成長,感受到學生的信任,班主任的幸福感也是別人體會不到的。全面了解學生,利用角色轉換、建立正確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潛力;正確培養(yǎng)學生干部,形成班級領導核心;注重學習、強化自身,這些是班主任做好班級工作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尊重;溝通;職責
班主任工作是把來自不同地方的學生,用最短、最有效的方法凝聚到一起,組建一個大家庭,讓他們在這個大家庭中學習知識,培養(yǎng)能力,學會做人。魏書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談》中也談到:“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同學們如兄弟姐妹,互相關心著,幫助著,鼓舞著,長大了,成熟了,便離開了這個家庭真正走向社會?!?/p>
一、培養(yǎng)優(yōu)秀的班級干部
班級建設,班主任是關鍵,班干部是主角。班主任要建設一個積極向上、朝氣蓬勃、團結如鋼的班集體,就必須培養(yǎng)一支素質良好、認真負責、積極肯干、能高效開展工作的班干部隊伍。班主任應宏觀調控,信任學生,適當放手讓學生自己管理,這樣,不但可以解放班主任,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培養(yǎng)班干部的管理能力。
班干部隊伍建設是一項艱巨而細致的工作,需要班主任用極大耐心和細心去培養(yǎng),觀察并發(fā)現(xiàn)具有不同方面潛力的學生去擔任班干部。通過召開班干部會議,明確他們各自的具體職責,并要求他們團結一致,協(xié)同作戰(zhàn),共同管理班級事務。明確他們本著為同學服務的思想去工作,在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最初的工作中,班主任與班干部協(xié)商安排工作,在工作中先聽取班干部的想法和意見,并加以指導,培養(yǎng)班干部遇事主動想辦法、考慮全面、細致的工作能力,以此在學生心目中樹立班干部的威信。
二、建立良好的班級管理制度
魏書生說:“凡是學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長不要干;凡是班長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边@句話體現(xiàn)了他科學的管理思想,調動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我校正在實施的分組管理德育模式體現(xiàn)了這一點:把班級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有組長、記分員、衛(wèi)生負責人、各科負責人。組長全面負責本小組工作,記分員負責記分,對組員實行量化管理,采用加分、扣分制度,如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加2分,作業(yè)不完成扣2分,主動撿垃圾加2分等。衛(wèi)生負責人負責本組衛(wèi)生,各科負責人負責本組成員各科學習的內容。實行組員評比,組間評比,一日一評,一周一評,一月一評,適當獎勵,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挑戰(zhàn)精神,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p>
樹立班級每一名同學都本著為同學服務的思想,班主任為全體同學服務,班長為全體同學服務,組長為組員服務,組員為組內其他同學服務。每一個同學樹立為自己所做的工作負責的意識,通過完成本職工作,培養(yǎng)了學生的責任心,班主任工作井井有條。
三、尊重學生,與學生有效溝通
魏書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談》中提到:“尊人者,人尊之?!币鹬貙W生,學生會從班主任的尊重中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能促使他們樂觀向上,奮發(fā)進取,培養(yǎng)出自尊、自信的性格和不怕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班主任在工作中,應給予學生更多真心實意,耐心地幫助學生,不嫌棄,不放棄,不拋棄。
教會學生自尊,同時尊重他人。自尊心是一種可貴的品質,它能激發(fā)學生發(fā)奮圖強,不斷進取,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擁有這種品質。教會學生只有尊重老師,尊重同學,尊重他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我的班級在語文課前要進行幾分鐘朗誦,我會教發(fā)言的同學面向同學用眼神交流,而且朗讀要流利、有感情,表示對臺下同學的尊重。在座位上的同學要坐正,面向臺上發(fā)言的同學,認真聽并給予鼓勵的掌聲,表示對發(fā)言者的尊重。
班主任要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李鎮(zhèn)西老師說:“心靈的交流,心靈的共鳴,心靈的的和諧,甚至心靈的碰撞,都會產(chǎn)生一種精神的美?!卑嘀魅纹綍r要多關心、愛護學生,與學生多聊天,學生才愿意講心里話。與不同程度的學生談話時要用不同的方法,態(tài)度要誠懇、耐心,用感情來引發(fā)學生的共鳴,學生會親其師,信其道。我與學生溝通之前,先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以及學生在家中的學習、生活狀態(tài),與父母的溝通方式,甚至是小學時的學習習慣。觀察一段時間后,抓住合適時機與學生交流,一語中的,直接說到學生心中所想之處,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是真心的,教育是誠懇的,從而學生很快接受班主任的建議。對于一些問題多的學生,一次不能指出所有問題,一次只抓住關鍵的一點,與學生講明道理,時時觀察學生改正的狀態(tài),而且要有足夠的耐心,這些學生身上的問題可謂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馬上根除是不可能的,還可能反復。如班級有一個男同學,不愛寫作業(yè),組長多次反映他不寫作業(yè)或找借口推脫責任。我與他溝通,講道理,他答應得很好,同意第二天完成作業(yè),但第二天仍沒有完成。在這種溝通不起作用的情況下,我進行了一次家訪。在我與他的家長溝通時家長向我述說,這個孩子不愛寫作業(yè)的習慣是在小學一、二年級時就開始了,到現(xiàn)在大概有四、五年的時間了,家長也很無奈。了解到這種情況后,我與他交談時耐下心來,傾聽他心中的想法。一次交談他說一句,再一次交談他說兩句,在不斷的溝通中,我了解到,這個學生也想完成作業(yè),但自控力不好。我們達成協(xié)議,先把簡單的作業(yè)完成就是進步。此后,我不斷觀察他的作業(yè)完成情況和完成質量,我會格外注意并加上鼓勵性的批語,適時表楊,放學后不忘叮囑幾句有關作業(yè)的話語。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一年的努力,這個學生的作業(yè)能夠獨立完成了。這對我來說也是很大的鼓舞,更加說明了耐心的重要性。
良好的交往是有形式和規(guī)則的,這些形式和規(guī)則讓人與人的交往變得舒適和潤滑,這就是禮儀。因為打動人心的是細節(jié),而細節(jié)就體現(xiàn)在你的舉手投足中。良好的禮儀教養(yǎng),不僅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讓自己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教師可利用早會、午會或班團會,對學生進行適時的禮儀教育和熏陶,學生學會了在走廊右側通行,學會了在教室內不打鬧,學會了為老師端水,學會了為同學掃地,學會了遵守交通規(guī)則,學會了遵守任何一個公共場所的秩序,班級越來越和諧。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傾聽,讓學生暢所欲言,用耐心去啟發(fā),用真情去引導學生學會做事。有一些學生做事情毛糙,不求甚解,不講方法,做什么都匆匆而過,有些學生遇到事情會拖、等、逃避,上課不會記筆記,課本丟了不會找等。針對這種情況,班主任與學生溝通時應教給學生去積極主動地解決遇到的事情,哪怕一句話,一個動作,用心去教學生做,不斷鼓勵,學生會發(fā)現(xiàn)用這個方式去做事,效果非常好,也樂于接受。
四、明確教師職責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是育人。既要教會學生學習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做人,要教會他們做一個關愛他人的人,“愛”是一種本能的體現(xiàn),善待他人,等于善待自己。在善待他人的過程中懂得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同學,感恩所有教導他們的老師,感恩所有幫助過他們的人。通過給學生講真實的故事引發(fā)他們的共鳴,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教會學生做一個敢于擔當?shù)娜?。擔當是從平凡走向卓越的第一步,擔當是一個機會,一種修煉,一種勇氣,敢于擔當,就是把握機會,班主任必須教會學生敢于擔當。對于一個班級,班長必須敢于擔當,善于組織管理,有凝聚力,有向心力,有敢于擔當?shù)乃枷搿0嘀魅芜€要教會學生做一個不怕挫折的人。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必須讓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個叫“困難”的字眼,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不怕失敗的人,是給予孩子,讓孩子能夠適者生存于這個社會的最高禮物?,F(xiàn)在的學生大多生活優(yōu)越,怕吃苦,遇到一點挫折和困難就會出現(xiàn)行為反常,走極端。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班主任要抓住各種機會,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讓他們正確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
班主任工作是細致的、復雜的工作,是充滿成就感的工作,需要教師用心去體會,真正感受到教育教學生活的充實并樂在其中。
參考文獻: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2]李鎮(zhèn)西.走進心靈[M].成都: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