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玲
摘 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促進學生的成長有重要幫助。教師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在閱讀中有所感悟,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融閱讀、看圖、說話于一體,用質(zhì)疑引導學生深層次閱讀,幫助學生養(yǎng)成課外閱讀習慣。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能力;感悟;樂趣;深層次閱讀
中圖分類號:G421;G623.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4-0041-01
小學時期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重要時期,閱讀教學是語文課程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通過閱讀,學生可以認知世界、了解知識、拓展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促進學生的成長有重要幫助,但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題之一。因此,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必須采取相應的手段和措施,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一旦具備較強的閱讀能力,就會對閱讀產(chǎn)生更濃厚的興趣,就會在閱讀活動中不斷進步。現(xiàn)結合閱讀教學實踐,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措施進行研究。
一、讓學生在閱讀中有所感悟
多數(shù)情況下,學生反復閱讀文章可以大致了解文章的意義和內(nèi)容。此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點撥和指導,幫助學生更加準確地理解文章,在閱讀中有所感悟。例如,在《自己去吧》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鴨媽媽跟鴨寶寶講了什么,鴨寶寶對鴨媽媽講了什么,兔媽媽對小兔子講了什么,小兔子對兔媽媽講了什么,鴨媽媽跟鴨寶寶講“自己去游吧”,后來發(fā)生了什么,兔媽媽對小兔子講“自己去飛吧”,后來又發(fā)生了什么,如果鴨媽媽領著鴨寶寶去河邊游泳,小鴨子能學會游泳嗎,如果兔媽媽帶著小兔子飛翔,小兔子能學會飛翔嗎,這些說明了什么,對于這件事情你有什么樣的思考,等等。在學生對這一系列問題進行一一回答后,教師應該進一步給予指導,促使學生深入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及主題思想,讓學生通過閱讀真正有所感悟。
二、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要學會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讓學生享受到閱讀帶來的樂趣。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年齡特征等因素結合起來,設計有趣、有吸引力的課堂場景,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例如,教學《美麗的公雞》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提前制作公雞的模型并將其帶到課堂上,同時,還可以使用多媒體放映公雞的動畫圖像,并描繪道:“同學們請看一看,這只大公雞多么美麗呀,它穿著金色的華麗的外套,戴著紅色的冠子,涂著紅色的口紅,還穿了高高的皮靴,看起來好帥氣呀!”聽到這么有趣的描述,學生們都會產(chǎn)生閱讀文章的欲望,從而快樂地進行閱讀。
三、融閱讀、看圖、說話于一體
學生喜歡閱讀帶有插圖的書籍,事實證明插圖可以增加閱讀的樂趣,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閱讀和圖畫結合起來。比如,教學《春天》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多準備一些關于春天的圖片,然后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在圖片中看到了什么景物,這些景物是否預示著春天來了……學生們通過觀察這些圖片,并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說出哪些景物出現(xiàn)在春天。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比如,在《小熊住山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次讓學生朗讀這篇文章,并給予學生適當?shù)墓膭睿骸澳憷首x得繪聲繪色,將來你可能是一名優(yōu)秀的播音員!”“你朗讀得很認真,你朗讀的時候老師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一只可愛的小熊?!薄靶∶骼首x得這么棒,我們給他鼓鼓掌吧!”
四、用質(zhì)疑引導學生深層次閱讀
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產(chǎn)生很多疑問,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質(zhì)疑給予積極的引導,讓學生逐漸學會深層次閱讀。教師也可以在課前準備一些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這些問題。比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的過程中,學生往往較難掌握文章的主旨,一部分學生閱讀完文章后,會比較同情賣火柴的小女孩的遭遇。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對于這樣悲慘的遭遇,小女孩最后為什么會微笑呢?為什么她會覺得幸福呢?學生就會帶著這些問題仔細閱讀文章,從文章中尋找答案。同時,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剖析文中“微笑”“幸?!钡纳顚哟魏x,讓學生明白,文章雖然有“幸?!焙汀拔⑿Α钡淖盅?,但實際上飽含對小女孩的同情以及對黑暗社會的控訴。當學生理解文章的寓意后,再讓學生帶著感情閱讀文章,會有效提升其閱讀能力。
五、幫助學生養(yǎng)成課外閱讀習慣
小學生的閱讀思維空間一般較為狹窄,這便需要他們通過閱讀更多的書籍來拓寬知識面,拓展閱讀思維。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組織學生積極參加課外閱讀活動。教師可以從圖書館借一些書籍供學生閱讀,然后舉辦交流活動,讓學生分享閱讀感受。這樣,可以檢驗學生的閱讀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六、結束語
總之,閱讀教學是語文課程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教師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興趣,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教師要讓學生在閱讀中有所感悟,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融閱讀、看圖、說話于一體,用質(zhì)疑引導學生深層次閱讀,幫助學生養(yǎng)成課外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伍岳.新課程下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D].江西師范大學,2006.
[2]陳明貴.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內(nèi)蒙古教育,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