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忠
【摘 要】 構建結構合理的合作小組,選擇適當?shù)暮献鲗W習時機,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規(guī),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科學的方法引導,多樣化的評價和獎勵方式是學生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的關鍵。
【關鍵詞】 初中數(shù)學;小組合作;方法引導
一、構建結構合理的合作小組
教師在構建合作小組時,應注意結構的合理性。一是小組人數(shù)要合理,一般以6-8人為宜。人數(shù)太多不利于學生間的交流和個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數(shù)太少也不利于學生間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組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教師應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yōu)化組合,使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這樣分組不但有利于學生間的優(yōu)勢互補,相互促進,而且為全班各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三是小組成員應是動態(tài)的??梢允墙M間男女生的互換或流動,也可以是組間某些角色的互換或輪換,還可以按活動主題的需要讓學生進行自由組合。
這不僅使學生有新鮮感,提高合作學習的興趣,而且還可以改變學生在小組中長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學生始終處于控制地位,有的學生始終處于從屬地位,給每個學生提供發(fā)展的機會。
二、選擇適當?shù)暮献鲗W習時機
一般來說,較簡單的學習內容,只需要個人獨立學習或開展全班教學,而較復雜、綜合的學習內容,則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為學生提供適當?shù)?、帶有一定挑?zhàn)性的學習對象或任務。合作學習的“問題”,可以是教師在教學的重點、難點處設計的探究性、發(fā)散性、矛盾性的問題,也可以是學生在質疑問難中主動提出的問題,但一節(jié)課中不宜安排過多的小組合作學習次數(shù)和時間,防止隨意性與形式化。
三、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規(guī)
(1)合理分工,明確職責。小組內應設小組長、記錄員、檢查員、匯報員各一名。小組長的主要職責是對本組成員進行分工,組織全組人員有序地開展討論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活動。記錄員的職責是將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內容記錄下來。檢查員檢查合作小組各成員在活動中是否能夠各盡其責。匯報員的職責是將本組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后在全班進行交流匯報。教師應根據(jù)不同活動的需要設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組成員既要積極承擔個人責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發(fā)揮團隊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組學習任務。
(2)培養(yǎng)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一是獨立思考的習慣,以避免小組交流盲目從眾的現(xiàn)象;二是積極參與、踴躍發(fā)言的習慣;三是認真傾聽的習慣;四是遵守課堂紀律和合作規(guī)則,避免不必要的爭論和爭吵。
四、營造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
(1)教師要為小組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參與熱情,采用多種形式鼓勵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積極地參與活動。同時,教師也應平等地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并對各小組的學習情況及時地進行鼓勵、引導和幫助,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
(2)提供充裕的合作學習時間。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討論、交流的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和相互補充、更正、辯論的時間,使不同層次學生的智慧都得到發(fā)揮。在合作學習前,還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時間,因為只有當學生在解決某問題百思不得其解時進行合作學習才有成效。
五、科學的引導方法
1、教學組織中的引導。在組織合作學習時教師必須重視引導,努力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①在合作學習時,讓學生有秩序地分別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避免個別學生獨占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②由于班中分成了若干個學習小組,教師無法一一顧及,這就需要學習小組中有一個核心人物來組織學習小組的學習行為;③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學習伙伴之間不可避免會存有意見沖突,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充分發(fā)表自己意見的基礎上學會分析,學會判斷,學會歸納整理;④在合作學習時,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傾聽其他學生的發(fā)言,避免交流時過多的內容雷同,從而提高學習的實效。
2. 學習程序上的引導。應該說,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循環(huán)反復的過程。學生在教師提出問題,或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后,通過自讀自悟的方法先嘗試自我解決,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交流學習情況,展示學習思路,并進行群體的判斷、綜合,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最后反思與深化發(fā)現(xiàn)深一層次的或是新的問題,從而推動小組學習進一步深入。
3. 學習方法上的引導。教師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善用方法加強對學生學習的指導,激發(fā)其學習的積極性。①合作學習前創(chuàng)設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教師要運用直觀、形象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手段來再現(xiàn)教材提供的情境。②在合作學習中學生遇到學習障礙時,教師要適當點撥。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參與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并運用各種點撥方式使學生能進一步地深入學習。
六、采用多樣化的評價和獎勵方式
教師的評價對激勵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鼓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視個人評價與小組集體評價相結合。通過評價促進小組成員之間互學、互幫、互補、互促;二是重視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教師除對小組學習結果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外,更要注重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態(tài)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的評價,要更多地去關注學生的傾聽、交流、協(xié)作情況,對表現(xiàn)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生動有趣的獎勵。
【參考文獻】
[1] 綦春霞. 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設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丁錦輝,張栩,高鐵. 有效備課 初中數(shù)學[M]. 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