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摘 要】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這種錯誤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知識理解和運用偏差方面,教師應當正確看待這些錯誤,并且積極采取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 小學數(shù)學;課堂錯誤;應對措施
長期以來,很多教師對小學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學生錯誤會采取嚴厲的批評措施,要求學生改正,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往往并沒有起到錯誤糾正和經(jīng)驗總結的相關效果。根本原因在于這種學生學習錯誤應對方法是簡單粗暴的,學生很難真正認知和反思。
一、小學數(shù)學課堂錯誤表現(xiàn)
1. 對于不理解的知識得過且過。很多學生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學習中,對于不了解的知識,會得過且過,并不是及時尋求老師的解答和幫助,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數(shù)學知識學習的脫節(jié)。例如《圖形的面積》教學中,一些學生可能對于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和運用知識并沒有理解和掌握,如在圖形轉化的分割方法方面,錯誤的分割方法會大大增加圖形面積計算難度。而對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講授的一些簡便分割方法,如分割為多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方法,并沒有形象的理解這種分割方法,認為只要分割成了多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方法,并沒有形象的理解這種分割方法,只要分割成已知的圖形,就可以計算,忽略了圖形面積計算的簡便性。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學生在所學知識的運用方面出現(xiàn)不足,甚至還會造成學習節(jié)奏的脫節(jié)。當教師講授的某部分知識,學生不理解后,會影響下一階段的數(shù)學知識學習困難,這也是造成學生學習有效性不高的一個重要因素。
2. 對于教師的思維理解出現(xiàn)偏差。從當前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情況來看,學生對于教師的教學思維理解出現(xiàn)偏差,也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錯誤。例如一些學生在理解教師的解題思路方面,可能學生理解的內(nèi)容和教師所教授的目的之間出現(xiàn)了差異。但是學生往往沒有理解到這一點。反映到實際學習中,當課堂教學內(nèi)容進入到下一階段的時候,由于學生錯誤的理解了教師的教學思維,還影響到后續(xù)學習內(nèi)容的學習。整體而言,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一問題,根本原因還在于教師課堂教學中一些方法和技巧沒有很好的把握,缺乏對于學生的正確引導。
3. 知識運用和解題方法過于僵化。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很多學生存在著知識運用和解題方法僵化的問題,或者說對于一些數(shù)學題目的解題方面缺乏靈活的掌握和運用。例如在《認識方程》一章的教學內(nèi)容中,一些學生在應用題的方程列出方面,存在著僵化的問題。教師如果在某一應用題中設置某一未知數(shù)為x,然后列出方程,學生受到這種影響,其他的應用題計算中,也會偏好于選擇同類型的未知數(shù)為x。而事實上,如何設置未知數(shù),應遵循的是簡便性的原則,而不是未知數(shù)自身的屬性。這就反映出學生知識運用和解題方法僵化的錯誤問題。事實上,這一錯誤也是該章節(jié)教學中一種較為常見的錯誤。往往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使學生較好地掌握方程解題的技巧。同樣的,從這一問題也可以看出,很多學生對于數(shù)學運算知識的掌握中,往往偏好于重復教師講授過的方法,而對于一些新的計算方法和思路,并不能夠較好的運用。
二、針對小學數(shù)學課堂錯誤的應對策略
對于教師而言,應當正確看待課堂教學中學生的錯誤問題,應當善待錯誤,利用學生所犯的錯誤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使得學生從錯誤中獲得經(jīng)驗總結,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1. 豐富強化,幫助學生總結知識要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幫助學生總結知識要點,特別是一些易于犯錯的知識點。教師也應當針對不同的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例如一些學生可能對于某些知識點掌握不足,但是在另一些知識點方面則掌握較好。那么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中進行一些側重,加大對于學生掌握效果不佳的知識方面的教學,彌補學生在這方面的不足,促進學生全面學習能力的提升。
2. 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教師的教學思維。針對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一些學生沒有正確理解教師教學思維的問題,教師應當注意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同時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方面進行一定的創(chuàng)新。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對于一些重點教學內(nèi)容通過多媒體設備來開展教學,播放相關的圖片和視頻,使得新論述能夠形象理解教學內(nèi)容。
3. 指引學生總結錯誤,靈活運用解題方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應當指導學生進行一些錯誤的總結,犯錯誤并不可怕,關鍵的是如何在錯誤中獲得經(jīng)驗,從而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例如在一些解題方面,由于部分學生對于解題知識的運用較為僵化,缺乏靈活的運用,導致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解題錯誤。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總結這些錯誤的原因和共同點。通過反復的強化訓練以及知識教學,促使學生能夠從錯誤認識到自己在知識運用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要使學生靈活運用解題方法,僅僅通過習題訓練也是不夠的,教師也應當注意引導學生的思維,發(fā)散思維,鼓勵學生從其他角度進行嘗試。這一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錯誤,但是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對比不同解題方法的優(yōu)缺點,然后自行進行經(jīng)驗總結,對于提升教學質量,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隨著新課改的深化,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正確看待學生學習中的一些錯誤,利用這些錯誤進行經(jīng)驗總結,提升教學質量,也是眾多教師所應當關注的。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對于學生學習中遇到的一些錯誤進行分析,了解這些錯誤的具體表現(xiàn)和形成原因,有的放矢地采取相應的措施。通過反復強化的方法,幫助學生總結知識要點,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教師的教學思維,并且指導學生主動進行經(jīng)驗總結,避免再次發(fā)生同類錯誤。
【參考文獻】
[1] 苗禮學.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有效應用[J]. 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3(8).
[2] 閔憲鳳. 錯并非是錯—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錯誤資源”的利用[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