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
摘 要:激發(fā)農(nóng)村學生學習初中語文的興趣,有助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成效,其主要方法有:上好開學第一課,展示語文魅力;語文與社會生活緊密聯(lián)系開展,讓課堂活起來;建立學習小組,營造和諧競爭的氛圍;開展拓展閱讀,豐富表達積累,讓第二課堂充實起來。
關鍵詞:激發(fā)興趣;展示魅力;提高成效
著名教育學家顧泠沅說:“在課堂教學范圍里對教師最有意義的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fā),也就是要讓學生對學習的內(nèi)容感興趣,對有了興趣的事學生就會認真地把它學好?!睙釔凼亲詈玫睦蠋煟d趣產(chǎn)生巨大的動力,初中學生一旦對語文有了濃厚的興趣,才會由衷地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也才能主動地進行語文學習,充分地發(fā)揮自主學習的潛能,高效達成語文學習目標。對此,我在農(nóng)村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了積極的實踐探索,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上好開學第一課,展示魅力語文
當今不少多農(nóng)村學生對語文不夠重視,其學習的現(xiàn)狀十分令人堪憂。因此,提高學習語文重要性的認識,以多種方法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就成了必須首先解決的重要問題。對此,我在七年級開學之前便精心尋找最能體現(xiàn)漢語魅力的典型事例,在開學第一課上不是讓學生研讀文章,而是引入展示漢語魅力的典型例子與學生一起進行交流探討,促使學生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和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從而自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自覺地變“要我學語文”為“我要學語文”。比如,為了加深學生對“語文”含義的理解,我引導學生深切感受北京奧運會上“和”字的魅力,剖析漢字形體的演變,介紹中國書法的特點、魅力與價值,這樣既在擴展學生語文知識面地同時,又提高了對語文的認識,還激發(fā)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強了學生對母語的熱愛,提升了學生學習本民族語言的自豪感,從而在內(nèi)心深處產(chǎn)生學習語文的內(nèi)動力。
二、把語文和社會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讓課堂活起來
語文是一個學習周期較長的學科,成績的提升需要經(jīng)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學生要提高語文綜合素質必需付出長期的艱苦努力。現(xiàn)實中,不少農(nóng)村初中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重視程度較之于數(shù)學和英語學習,明顯存在一些反差。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教師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尤其要在構建具有生命活力的語文課堂上下足功夫。教師必須力求精心上好每一節(jié)語文課,切實把語文課堂變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讓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主動參與,積極地動起來,充分地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從而以趣激學,并通過師生共同努力,著力提高課堂教與學效率,有效達成提升語文教學效果的目標。
我教學《真正的英雄》一課時,正值我國宇航員遨游太空歸來。我因勢利導,抓住這一契機,播放了相關圖片,讓學生觀看宇航員前無古人的航天壯舉。學生立即興奮起來,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自豪的情感之中,充分感受到了太空的無窮魅力和我國宇航員探索太空的深遠意義。為了讓學生充分體會航天英雄形象的偉大,增強同學們發(fā)自肺腑的光榮與自豪,我飽含深情地對同學們說:“此刻,宇航員正在太空遨游,如果你就是他的孩子,除了大家都會產(chǎn)生的共同的情感外,還有沒有其他感受?會不會擔心出現(xiàn)挑戰(zhàn)者號似的意外?”讓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從而理解到了探索太空的代價和宇航員非凡的付出,使學生更加深層次地理解太空的魅力和探索者的無與倫比的勇氣,這樣自然增強了學生勇敢探索大自然奧秘的科學精神。
教學《親愛的爸爸媽媽》一文時,恰逢曼德拉離世,我將大幅的圖片和報紙張貼在教室墻壁上,之后,我告訴學生,這位老人曾一次坐了十八年牢,支撐他度過這段艱難歲月的竟然是毛澤東的著作,古今中外的現(xiàn)實與歷史在這一刻有機交匯了。這樣學生對于《親愛的爸爸媽媽》這篇課文的這種現(xiàn)實與歷史交匯的寫作手法和人類對自由與和平的向往這一主題自然有了更加深刻而確切的理解。
三、建立學習小組,營造和諧學習、有序競爭的氛圍
建立合作學習小組的目的之一在于加強師生互動,通過共同努力完成教學任務。語文教學的過程,是師生和諧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教師專心地教,更需要學生能主動地學,只有在教師引導下,依托學生主動參與,能主動地學,才能促使教學目標高效完成。為此,新課標強調(diào)指出,教師必須加強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促使學生合作能力盡快提升,建立班級合作學習互助小組不失為一種極為有效的方法。
實踐證明,構建合作學習小組開展合作學習,有助于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這一措施為學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臺和機會,從而精心營造了一種平等、和諧、有愛的氣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充分發(fā)揮自我學習的潛能。特別是讓后進生能夠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切身感受自己在班級上的主人翁地位,存在感也隨之得到了強化,這樣不僅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而且不斷增強學習的上進心。
建立小組的目的之二在于開展公平的學習“競爭”,強化學生的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進行學生知識掌握、應用及檢測教學效果完成度的基礎訓練,是教學全程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但長期以來,由于訓練內(nèi)容的繁重和訓練形式的機械單一,激勵機制的缺失,往往令學生深感頭痛。為了使學生真正地從基礎訓練中感受交流成功的快樂,并不斷提高參與訓練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講求訓練形式的高效多樣,尤其是引入必要的競爭機制十分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普遍的現(xiàn)象,即當今的網(wǎng)絡游戲受到廣大青少年的青睞。為什么網(wǎng)絡游戲具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這是因為參與這種游戲一旦取得勝利或遭遇失敗,立即會有積分獎勵或受到降分處罰,因此很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促使他們精力更加集中,以求獲得游戲的勝利,即使失敗出局,也會加倍努力,重頭再來。由此看來,參與競爭,就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遵循學生這一特點,我把競爭機制巧妙地引入到教學中來。
對于基礎訓練中過關的學生,進行分次分層的分點獎勵。有學生如果在任何一次訓練中全對過關,還要都會受到格外的獎勵,獎勵可在朝會,課前,課后,分量、分次進行。每次個人的得分不僅計入個人得分,同時還計入小組得分,根據(jù)積分的多少,每周評選出優(yōu)秀個人和小組,同時進行獎勵。這樣做,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參與競爭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于競爭分層之外,對一些學困生和也具有很大的激勵作用,促使他們很快進入跳一下就可以摘到“蘋果”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從而堅定了他們的自信心,激發(fā)了他們對成功的渴望。即使偶爾遭遇失敗,也會因為之前取得的成功,使他們不肯輕易言敗,從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來,很快進入成功自信與自信成功的良性循環(huán)之中。實踐證明,緊扣教材要求,扎實做好基礎工作,就能大幅度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從而收到提高語文教學效益的預期成效。
四、拓展閱讀,表達真我,讓“第二課堂”活起來
通過課本閱讀進行語文知識的積累是學習語文的主要渠道,但對于語文學習而言,學習文本,學好文本也僅僅是一個小小的組成部分,是“一杯水”而已。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還在于通過文本學習,將能掌握的閱讀技能主動地運用于課外浩如煙海的時文名著的閱讀之中,進行有效的拓展閱讀,不斷充實和完善語文知識結構。為此,老師應高度重視“創(chuàng)設語文學習的環(huán)境,溝通課本內(nèi)外、課堂內(nèi)外、學校內(nèi)外的聯(lián)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也就是說,教師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基礎上,著力指導學生運用課堂上已掌握的語文學習方法,進行高效的課本外的閱讀。不斷拓展閱讀的視野和閱讀的面,進行語文知識的廣泛涉獵,以求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讓“第二課堂”真正活起來。
優(yōu)化“第二課堂”應分段要求,分步進行。在七年級時,首先培養(yǎng)學生愛讀、會讀的閱讀習慣。對于初中生而言,進入七年級是一個新的開端,在此階段,我著力培養(yǎng)學生使用字典、詞典及其他工具書的習慣,依托這種習慣與技能,促使學生逐步學會獨立看書、讀報,同時向他們傳授“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理念,逐步養(yǎng)成凡看書必做筆記、遇語文知識隨時積累的習慣,同時引導學生加強名篇名句的背默,不斷增加他們知識儲備和積淀,提高閱讀能力。
在八年級時,利用班級小書架,盡力培養(yǎng)學生進行多層次閱讀的習慣。拓展學生視野,開展與學生閱讀能力能及的與古今中外名著的閱讀,促使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擴大。同時,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定向性,安排學生開展定時、定書閱讀,從淺近的《讀者》《意林》《時文選粹》到《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古今中外名著閱讀篇目,從網(wǎng)絡熱文到龍應臺《人生三書》,畢淑敏《愿你與這世界溫暖相擁》,劉同《誰的青春不迷?!返?。豐富而新奇的閱讀內(nèi)容深深吸引了學生,有效地拓展了學生的閱讀視野,讓他們間接地多層面感受生活,學習從較高的視角表達更加豐富的生活內(nèi)容,逐步樹立大我意識,不再局限在小我之中而無所作為。通過閱讀實踐使學生在全人類所共同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中盡情徜徉、思索并廣泛汲取、內(nèi)化語文知識,以備終生受用。
在九年級時,傾力培養(yǎng)學生悅讀的閱讀習慣。引導學生開展美文點評、即興演講等。實踐證明,這些活動符合該年級學生的語文能力發(fā)展水平,因而讓每位學生參與進來,學生興趣盎然相聚一地,滿懷激情交流各自閱讀中體驗到的愉悅與思考,在活動中充分感受自我的價值,展示可貴的自身讀書的潛能,從而進一步找到真我,進而欣然提筆表達真我。這樣,閱讀就會成為真正的悅讀,語文也就能真正成為學生感悟多彩人生,感受精彩生活進而予以創(chuàng)造表達的重要工具,伴隨他們一生而受用不盡。
綜上所述,進行初中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必須認真上好開學第一課,充分展示語文魅力;把語文和社會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構建學習小組,引入競爭機制;進行拓展閱讀,讓第二課堂活起來。通過四種有效途徑,語文學習必將受到學生的由衷喜愛,增促使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斷增強,實現(xiàn)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鞠軍.提高課堂效益,滿足學生需求[EB/OL].龍源期刊網(wǎng),2015.
[2]鄭相順.引入競爭機制,促進課堂教學[EB/OL].道客巴巴,2017.
[3]房雷雷.淺析如何提高初中生語文學習興趣[J].成功(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