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晶晶 安立娟
摘要:情感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能夠使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和諧,使學生更加熱愛英語,這有利于改善當前英語教學的困境,活躍英語課堂氛圍。因此,教師可以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積極采用情感教學法。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情感教學
引文:高中英語教學中情感教學的應用可以對學生情感進行照顧,并且可以使英語教學質量及效率的提升提供輔助,在體驗式教學工作中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并且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
一、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
在高中英語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出現(xiàn)學習困難的現(xiàn)象。從主觀方面看,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法不夠靈活,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師生之間缺少良性的互動,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意志消沉。部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上課不認真聽講,對于作業(yè)敷衍了事,缺少主動學習的精神。從客觀方面看,是因為母語在語言結構和語法方面與英語存在較多的差異,學生不習慣從母語的語法形式直接轉變?yōu)橛⒄Z的語法形式。同時,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沒有較好的語言練習環(huán)境,難以有效地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因而英語應用能力得不到明顯提高,影響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二、情感教學的原則
2.1以情施教原則
教學活動是一個知情交流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將知識、技能、思想以及觀點,伴隨某些積極或消極的情緒,在不知不覺中傳授給學生。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角色的特殊性,其情感會對學生的情感及所進行的英語學習活動產生一定的影響,甚至對學生今后的某些觀念、態(tài)度及個性發(fā)展產生一定影響。因此,教師在實施這一教學原則時,不僅要考慮到教學內容的認知信息傳遞過程,還要有與之對應的教學原則,充分發(fā)揮自身積極情感因素,以潛移默化的形式去影響學生,從而充分發(fā)揮情感在知情交流的效能。
2.2寓教于樂原則
寓教于樂原則的基本涵義指的是,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使學生在接受學習、樂于學習的狀態(tài)下進行。筆者翻閱相關資料得出,積極的情感會對認知產生積極的推動力,反之,消極的情感則會對學習者的正常認知產生影響。寓教于樂原則與樂學的精神保持一致性,教師在貫徹這一原則時,應積極調整自身情緒,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樂,在快樂中學到知識。綜上來說,教師在情感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對知識接受的能力,還要注重關心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的情感狀況,這是情感教學方式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一個最大的不同。
三、情感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3.1對教材中情感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對教師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進行提升
為了更好的應用情感教學,教師需要對教材中情感資源進行充分挖掘和利用,將情感教育滲透其中,借助課本載體將編寫人員的情感態(tài)度、意志等傳遞給學生,并且發(fā)揮教材的正面影響力,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中蘊含的情感進行體驗,進而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科學習的興趣及積極性,對學生正面的情感態(tài)度進行培養(yǎng)。為了更好的完成此部分工作,教師需要對己身專業(yè)素養(yǎng)進行提升,進而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高中英語教師需要對該時期學生感性思維較強的特點進行掌握,進而充分發(fā)揮自身個人魅力對學生進行教學,與學生進行更好的交流和情感溝通,對情感教學效果進行充分發(fā)揮。
3.2進行豐富的課堂活動,豐富學生學習情感
寓教于樂從來就不是一句空話,發(fā)揮寓教于樂的作用,能夠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強化情感教學的效果。 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jù)學生的情感需求,開展各種豐富的教學或課外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也可以在教學中引入游戲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 在課外,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英文演講、歌唱比賽等活動,幫助學生陶冶情操,豐富學生的英語情感。另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工具、設備等,根據(jù)所學的教學內容, 在課前就制作形象的課件, 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利用網(wǎng)絡下載相關的視頻,構建英語學習的語境,迎合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通過課內課外,幫助學生豐富情感,為提高教學質量,將情感因子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
3.3因人施教
學生的性格不同,那么學生學習英語的效果也不盡相同。 性格比較活潑、開朗的學生一般學習英語的效果較好。 而性格比較內向、消極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卻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針對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性格較活潑的學生, 教師可以為他們設計一些以表現(xiàn)為主的教學方法。如果學生性格比較內向、消極,那么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同時也應注重對于學生的心理的開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因此,教師應做到因材施教,注重每個學生在情感方面的需求。
3.4結合學生興趣進行體驗式教學
高中英語教師的任務不僅是教授學生學習,更是觀察學生的學習細節(jié),要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的優(yōu)點與缺點,可以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同時還能夠作為設計教學活動的主要學習素材。在興趣點與樂趣中進一步加強對英語學生的扎實程度與穩(wěn)固程度。體驗式教學是高中生比較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更貼近生活與實際,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學習熱情,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3.5開展課余活動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課余活動能夠加強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鞏固。在課余時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課余英語活動,這樣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進一步復習,也能夠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例如,英語猜字游戲、英語模仿秀等學生比較喜歡并且感興趣的一些課余活動。另外,學生對于比較著名的作家以及小說都比較感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來加強對于英語閱讀材料的介紹。這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夠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課余活動的開展能夠為英語課堂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結束語:
傳統(tǒng)教學中,重視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而把學生的情感置于次要位置,不重視對學生積極情感的激發(fā)與引導,課堂教學中甚至約束學生的情感,因此,容易導致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產生厭學心理。
將情感教學應用于英語課堂,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學生不再覺得教師與自己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因而愿意接受教師的教導,自覺自愿地進行學習,并且主動探究新知識。
參考文獻:
[1]何玉環(huán).高中英語教學中情感因素的調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11).
[2]蔣青青.情感策略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實證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37).
[3]鄧珊歡.體驗式教學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D].延安大學,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