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杰
摘 要:在湖北汽車工業(yè)學院(以下簡稱“我校”)汽車工程學院車輛工程專業(yè)中,針對大四學生新設置了專業(yè)選修課“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tǒng)”,該課程涉及化學、汽車理論、電力電子等相關知識,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課程。文章分析了該課程的特色和學生的學緣特色,對“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tǒng)”的實踐教學和理論知識結合做出探究,并提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實習來實踐課程所學內容,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tǒng);沃特瑪電池;實踐教學;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7-12-23
一、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tǒng)的課程特點
動力電池管理系統(tǒng)是一門綜合性課程,涉及化學、電力電子技術、汽車理論等多個學科,特別是電化學、電力電子技術對于車輛工程的學生來說很陌生。很多學生對電類知識有心理的排斥,如何讓學生能夠積極地理解知識并在實習實踐中應用是本門課程的教學關鍵。我校在教學前期就如何安排課程進行了長期的思考和研究,根據(jù)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需求,結合我校車輛工程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計劃和教學安排,對接上湖北省教育廳的“我選湖北”計劃,聯(lián)系了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組織學生進行為期一個半月的實習實訓,將理論課堂帶進公司,以工作日上班周末學習理論的方式完成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獲得了學生的一致好評。
二、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tǒng)理論教學方法
在本門課程的理論教學過程中,單純地使用公式或者文字的方式教學,很難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上來,因此該課程的理論知識教學的主要授課方式為“多媒體+2分鐘互動”。在多媒體的課件制作過程中,盡量避免使用過多不必要的文字,而是使用當前最新的、在互聯(lián)網(wǎng)被許可轉載的圖以及動畫,比如特斯拉汽車公司的宣傳片、比亞迪電池的圖文,這樣就能夠保證課程知識的時效性,圖文并茂,確保知識點在課堂上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同時每次課堂中,給學生提出一個有關當前內容的小問題,讓學生在下次課程中,以2分鐘為限制,制作PPT,完成小問題的解答,對于教授得好的學生給予小獎品,帶動大家的積極性;在每次課程的講解中,都以本周在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所面臨的具體東西進行專業(yè)的講解,做到在實踐之后,通曉其原理知識;同時鼓勵學生對在沃特瑪看到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理解,帶動全班同學對知識的思考。這樣一來,學生的知識得到了豐富,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起來,有了興趣,課堂教學就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tǒng)的實踐教學方法
在本次的課程實習實訓環(huán)節(jié)中,采用全時段、全工種參與的方式進行,通過“我選湖北”的教育計劃,讓本班同學以全職職工的身份進入公司,而不是以參觀、認識的形式進行,一方面能夠便于公司的統(tǒng)一管理,另一方面,學生在正式的工作中,才能夠真正地把知識掌握。本次實踐教學按照以下步驟進行:第一,在一個月的實習實訓中,按照沃特瑪公司的制度考核進行,周一至周五,每天安排學校大巴將學生由學校至公司準時接送,不得無故曠工,否則給予相應的處分;第二,積極與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協(xié)調,將學生分為若干組,每組不超過4人,給每組同學安排1位有豐富經(jīng)驗的師傅,以“傳幫帶”的形式進行手把手教學;第三,每周周末對本周的實習進行總結,提出自己所在崗位的技術存在的不足或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并對方案進行論證,同時,對方案論證合理的學生,將其方案提交到沃特瑪電池公司技術部,論證可行性,并在實際生產(chǎn)中加以應用。通過這樣的實踐實訓,讓學生對理論知識有了興致,帶動了他們的參與熱情,能夠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結合車輛工程專業(yè)的專業(yè)特色及專業(yè)的培養(yǎng)方案的要求,在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tǒng)課程教學中,我校采取實踐教學為主、理論教學為輔的授課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實習帶動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鼓勵學生參與到實際的生產(chǎn)中,以其創(chuàng)造力來學習和改善技術,同時在實踐教學中更加牢固地掌握專業(yè)知識,促進了學生專業(yè)知識的融合,使原本乏味枯燥的、分散的知識生動化、趣味化,增強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為學生在新能源領域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麗梅,劉 良,李國春.基于虛擬項目的動力電池技術教學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7(9).
[2]韓 楊.復合型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新能源發(fā)電技術”教學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3(1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