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銘宇
(玉柴聯(lián)合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蕪湖 241080)
汽車零部件設計必須以市場為導向,設計壽命“過大”或“不足”的產品通常是不經濟且缺乏市場競爭力的,所以無論在汽車零部件設計開發(fā)還是試驗階段都應當考慮用戶的使用要求。汽車的耐久性試驗是考核和驗證汽車及零部件耐久性的重要手段,
對汽車排氣系統(tǒng)而言,耐久性試驗可以分為道路試驗和臺架模擬試驗[1][2],兩種試驗方法各有優(yōu)缺點,道路耐久實驗的載荷工況為實際使用工況,實驗結果更準確,通常用于主機廠的產品認可,臺架模擬實驗的實驗載荷由于是用經驗簡化載荷或道路處理載荷,載荷工況與實際載荷存在一定偏差,與道路實驗相比,臺架模擬試驗速度快、成本低,通常用于產品設計驗證及問題解決方面。
某排氣系統(tǒng)在整車路試時,出現(xiàn)焊縫斷裂,本文對該排氣系統(tǒng)焊縫斷裂原因進行分析,對其結構進行優(yōu)化設計,并最終通過整車驗證。我們對優(yōu)化前后樣件進行路譜采集,為了提高焊縫損傷計算精度,本文沒有使用軟件中利用理論公式計算的推薦壽命曲線,而是采用工程壽命曲線試驗方法對優(yōu)化前后結構進行壽命曲線試驗,然后利用工程試驗S-N曲線對焊縫損傷進行分析,在考慮一定安全系數(shù)情況下,評估優(yōu)化設計是否可以滿足整車道路試驗,最后優(yōu)化設計通過臺架損傷分析的評估,認為路試耐久試驗風險較低,送樣主機廠做路試耐久試驗。
在某排氣開發(fā)項目中,排氣系統(tǒng)路試里程約58%時,消聲器吊鉤焊縫根部出現(xiàn)斷裂。開裂起始位置為焊縫根部開始擴展。焊縫開裂原因通常分為三類:焊縫質量問題,焊縫設計問題,吊鉤結構設計問題。本文通過焊縫質量檢查、焊縫壽命曲線試驗、整車路譜采集及損傷分析等手段來判斷產生問題根源,并對排氣系統(tǒng)結構進行優(yōu)化設計。
圖1 路試中吊鉤開裂位置
對斷裂焊縫進行焊縫切片質量檢查,發(fā)現(xiàn)焊縫質量合格,然后對該設計焊縫進行壽命曲線實驗,得到的焊縫壽命在經驗數(shù)據范圍內,說明焊縫本身設計合理,最后對斷裂的焊縫進行路譜采集,采集工況為路試循環(huán)工況,并將焊縫測試的SN曲線做為輸入,利用ncode公司開發(fā)的GlyphWorks軟件對焊縫進行損傷分析,得到焊縫在總路試里程下的損傷為17.3,進一步檢查為焊縫測試結果,發(fā)現(xiàn)吊鉤的應力集中過大,輔助CAE強度分析,得出焊縫出現(xiàn)斷裂的原因為吊鉤設計不合理,導致應力集中過大引起。
采用線性的疲勞積累損傷理論中的Miner法則,材料在各個應力水平下疲勞損傷獨立進行,總損傷可以線性疊加,當積累到某一數(shù)值時材料或構建發(fā)生破壞[3]。Miner法則假設:構建所吸收的能量達到極限值時產生疲勞破壞,如破壞前可吸收能量極限為W,構件破壞前縱循環(huán)數(shù)為N,在某一循環(huán)n1時構件吸收的能量為W1,則其吸收的能量與其循環(huán)數(shù)間存在正比關系,即:
這樣構件的加載歷程由m個不同的應力水平構成,各個應力水平下又對應著m個不同疲勞壽命和循環(huán)次數(shù),則損傷為:
當構件吸收能量達到極限值W,即發(fā)生破壞。
焊縫實驗SN疲勞曲線是基于公式(1)所示的SN函數(shù)關系,取兩個不同載荷點進行實驗,每個再載荷點做一定數(shù)量樣件,通過擬合得到曲線斜率h和常數(shù)C,從而得到焊縫在任一載荷下的壽命。通過實驗結果的方差和離散度,利用統(tǒng)計學方法,可以進一步計算不同概率的的壽命曲線,一般常用概率為10%,50%及90%[4]。
其對數(shù)形式為:
此處Δσe為加載載荷產生的應力,在不同的實驗載荷類型中,可以為實驗加載載荷,Nf為疲勞壽命,h為曲線斜率,C為曲線截距。
圖2為吊鉤斷裂區(qū)域焊縫切片位置,圖3、圖4分別為圖2標識的1#及2#位置的切片端面圖,從斷裂位置的焊縫切片分析,可以看出,焊縫與消聲器相連部位已經全熔,與吊鉤有一定熔深,根據標準 HB5135-2000,端頭全熔即判合格,所以焊縫焊接質量合格。
圖2 焊縫斷裂區(qū)域切片位置
圖3 1#位置切片分析
圖4 2#位置切片分析
圖5 焊接類型示意圖
根據工程SN曲線實驗方法,對該設計方案進行SN曲線實驗,SN曲線實驗方法根據要求一般分為單載荷水平法和雙載荷水平法,根據公式(1)及(2)在對數(shù)坐標系下,金屬零件及焊縫的壽命與載荷為線性關系。單載荷水平法是假設焊縫壽命曲線的斜率為一定條件下,選取一個載荷,在該載荷下至少做3個有效樣本,通過統(tǒng)計的方法計算出該載荷下的平均壽命及方差,根據公式(2)及假定的斜率,擬合出壽命曲線。雙載荷水平法是在兩個載荷水平下分別做至少3個有效樣本,計算平均壽命及方差,根據公式(2)擬合出曲線的斜,計算壽命曲線。由于我們對該類型焊縫的斜率有大量的數(shù)據庫,本文采用單載荷水平法。圖6為SN曲線實驗安裝圖,圖7為SN曲線實驗結果,從SN曲線實驗結果,得出該焊縫在5百萬次壽命下,存活率為50%的疲勞強度為987N,滿足經驗要求,說明焊縫本身設計沒有問題。
圖6 SN曲線實驗安裝圖
圖7 SN曲線實驗結果
為了排查設計方面原因,我們對吊鉤設計進行強度分析,分析發(fā)現(xiàn),該吊鉤在4g載荷下,失效吊鉤位置的最大應力為189MPa,計算結果偏大,根據經驗該FEA應力小于150MPa為安全。計算結果見圖8。
圖8 4g載荷強度分析結果(Max. stress 189MPa)
為了進一步分析失效原因,對系統(tǒng)在路試工況下進行應變采集,通過圖6的實驗SN曲線實驗數(shù)據,計算整個路試耐久工況下焊縫的損傷。圖8為路普采集中失效吊鉤應變測試結果,從圖8可以看出,最大采集應變?yōu)?39μ,總損傷計算結果為17.3.遠大于1,根據疲勞累計損傷理論,損失大于1則會出現(xiàn)斷裂。
圖9 路普采集測試結果
首先通過CAE手段,對吊鉤設計進行優(yōu)化,圖10是優(yōu)化前后的結構設計,圖11是優(yōu)化后方案4g強度分析結果圖,對比優(yōu)化前后的CAE強度分析結果,分析結果表明4g強度分析吊鉤應力由183MPa降低到87.2MPa,應力集中有了大幅度降低。
圖10 優(yōu)化前后設計方案
圖11 優(yōu)化方案4g強度分析(Max. stress 189MPa)
然后,采用與原方案同樣的實驗方法,對優(yōu)化后方案進行SN曲線實驗,得到優(yōu)化方案與原方案SN曲線對比圖,見圖12,從圖12可以看出,吊鉤優(yōu)化前后,SN曲線差別較小。
圖12 原方案與優(yōu)化方案SN曲線對比
圖13 優(yōu)化方案路譜采集測試結果
最后對優(yōu)化后的方案在與原方案同樣的路試工況下進行應變采集,得到應變見圖13,采集的最大應變由原方案的539 μ下降到37μ,應力集中載荷大幅度下降,與CAE分析結果趨勢一致。根據試驗SN曲線實驗,對焊縫損傷進行計算,得到優(yōu)化方案的焊縫總損傷為0.0581,遠小于1。
通過CAE分析,焊縫SN曲線實驗及路譜采集和損傷分析,證明相同CAE分析條件下優(yōu)化方案應力集中比原方案下降54%,優(yōu)化前后焊縫壽命曲線相差不大,優(yōu)化方案的路譜采集應變比原方案大幅度下降,不到原方案十分之一,通過損傷分析,可以證明原方案不能通過路試耐久實驗,與整車路試實驗結果一致,通過損傷計算的結果證明優(yōu)化方案可以通過整車路試耐久實驗,最后將產品送主機廠進行路試耐久實驗,并通過整車路試耐久實驗驗證。
本文針對排氣系統(tǒng)吊鉤焊縫在路試中出現(xiàn)斷裂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分別從焊縫質量,焊縫壽命及結構設計方面進行原因分析,得出焊縫質量及焊縫壽命均符合要求,為結構設計引起應力集中過大而使得焊縫失效。
結合失效的原因,通過CAE的方法進行結構優(yōu)化設計,降低應力集中,最后通兩種方案的路譜采集及焊縫損傷分析,驗證了優(yōu)化后的方案可以通過整車路試耐久實驗,并使得樣件最終通過了整車路試耐久實驗。
參考文獻
[1] 劉再生,霍福祥,楊立峰,等.基于路譜輸入的汽車臺架耐久性試驗方法研究[J].汽車技術,2010(9)47-50.
[2] 康強,左曙光,周煒,等.汽車用戶道路行駛載荷譜測量及推斷方法研究[J].汽車技術,2009(10)∶55-58.
[3] 馮勝線性疲勞損傷累計理論的研究[J].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3年5月,Vol. 35, No.5
[4] 張宇明基于等效結構應力法SPR疲勞研究[J].2015年HEM-ncode疲勞耐久技術研討會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