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煥銀
【摘要】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是一個由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過程承載的啟發(fā)、滲透和感染的過程。學生要通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去親自感受、體驗、領悟,強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
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
【關鍵詞】知識與技能 參與學習 創(chuàng)設情境 人文性 尊重 賞識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5-0163-01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以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為出發(fā)點,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放到了和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作為總體目標之一提出來。以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常常被忽視,現在數學課堂中增添了一些感情色彩,強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學生能否對數學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能否親身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建立信心,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將對今后學生數學的學習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成為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十分關心并努力探討的課題。
一、建立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而信其道”。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學生只有熱愛老師,才會喜歡他所教的學科。我在搞課題研究《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時做過一個問卷調查,小學生對最喜歡的老師和最感興趣的學科的一致性高達 99% 。要學生親其師,教師必先愛其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注意情感的釋放和啟發(fā),教師對學生的每一次積極的鼓勵,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關切的手勢和充滿愛意的微笑,都可以在無形中縮短師生之間情感上的距離,形成一種凝聚力和向師性,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首要面對的問題是幫助有心理困擾和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大多數表現為后進生。作為老師更應加倍理解、寬容、激勵,在他們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多給一些“你能行”“別灰心,再試試”“不錯,就快成功了”等等的話語。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愛與尊重,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
1.教師要改變角色
教師應從傳統(tǒng)的由教育的主宰者、操縱者轉變?yōu)橐龑д?、激勵者、指導者?合作者,學生由被動的受體轉變?yōu)橹鲃拥膮⑴c者和能動的實踐者。如果學生在與老師的交往中,體驗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親情與友情,同 時受到激勵、鼓舞、感化、和指導,就能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情感體驗,才能充分發(fā)揮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
2.尊重并賞識自己的學生
學生需要教師的尊重,更需要我們老師的賞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的積極性,捕捉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給予鼓勵,切忌用主觀的喜好來判斷學生,學會“蹲下來看孩子?!崩鼛熒g的距離,不但能調整學生認知行為,而且在情感上也能產生積極的效果。
二、聯系生活,理解數學學科的本質,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課標》指出:“數學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所以,我們在數學教學中,要與生活聯系起來,走出數學課堂,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的數 學,又同時讓學生會把生活中的數學帶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去,充分讓學生體驗數學的價值。數學回歸生活,讓課堂教學與學生生活緊密相聯,是新課程教學的基本特征。所以新課程強調突破學科本位,砍掉數學內容中的繁、難、偏、舊,把課堂變成學生探索世界的窗口,學習生活中的數學,探尋大自然的奧秘,獲得合作的樂趣。
1.巧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小學生的數學情感往往是在教學課堂中被問題情境所激發(fā),從而培養(yǎng)起來的。問題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問題要問得巧妙,問得引人入勝。實踐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年齡與心理特征,穿插一些趣味性、新奇的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2.創(chuàng)設操作性情境,調動學習興趣
根據小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以學生活動為主,對一些實際問題通過自己動手測量、演示或操作,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獲得學習成效,既能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精神。
三、關注數學的人文性
什么是充滿人文性的課堂教學?我認為:應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而不僅僅是優(yōu)秀教師展示授課技巧的表演場所;應是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奇跡、喚醒各自沉睡的潛能的時空;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只有煥發(fā)出生命活力的課堂才是理想的課堂。這樣的課堂,也就是新課程所追求的數學課堂。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長河中,有著數不盡的英雄人物民族典范,有著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優(yōu)秀傳統(tǒng),這是我們進行課堂教學的德育滲透的很好的素材。因而,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實施教學過程中,都應該重視它們的榜樣激勵的正效應作用,有機地把這些素材融入其中、滲透其中。
四、積極鼓勵,提高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自信可以使人成功,成功也可以培養(yǎng)一個人的自信。 數學問題的解決可以給學生成功的體驗,從而增強自信心,相比其它的物資獎勵和情感激勵,這種自信更穩(wěn)定、更持久。因此,數學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憑借自身的聰明才智解決數學問題,幫助他們建立起自信心。當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解決了一個他們原先看來很神秘的問題時,那么成功帶給他的喜 悅是巨大的,內心將會產生一種強大的學習鉆研動力。在教學中多給學生表現機會,鼓勵他們提出自己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形成健康的學習心態(tài),培養(yǎng)銳意進取和富于創(chuàng)新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