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正如心理學家亨·奧斯汀說:“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敗,實際上并不存在什么失敗,只要不是一敗涂地,你一定會取得勝利的?!边@是對心理學的描述,也足以見得健康的心理對我們的重要性。作為一名高效輔導員,可謂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線工作中,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應該時刻落實自己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角色定位,從而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角色;定位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帶來的不僅是人們生活的改變,心理的隱形改變也不小,大學生自身現(xiàn)象、大學生沉迷網(wǎng)絡游戲等現(xiàn)象已經(jīng)成為稀松平常之事??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日益突出。筆者從事班級管理一線工作已久,認為要改善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就必須在心理健康工作事務中實行以“普及性、預防性、發(fā)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體,以“針對性、應急性、排障性”的心理危機干預為補充的工作模式,對自身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和職能發(fā)揮加深理解,以提高輔導員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具體角色定位包括如下:
一、 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者
對學生表示關心和善意,比任何禮物都能產(chǎn)生更多的效果,比任何禮物對學生都有更多的實際利益!作為基層的德育工作人員,輔導員與學生的接觸非常多,能夠在第一時間內(nèi)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情緒狀況,因此,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能夠有效地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使大學生了解和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diào)節(jié)方法。
二、 做大學生心理危機的發(fā)現(xiàn)者和問題處理者
溝通和交流是教育對班主任提出的要求,也是時代對教育提出的要求,同時也是一劑撫平內(nèi)心創(chuàng)傷的良藥。因此,高校輔導員應該經(jīng)常和學生交流,能夠在日常生活和談心談話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一些反常行為,以及一些能夠影響學生情緒的突發(fā)事件和潛在因素,輔導員要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對常見的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礙有一定的鑒別能力,做好大學生的心理危機預防和發(fā)現(xiàn)工作。同時,輔導員的工作性質(zhì)決定了輔導員在危機事件處理過程中不僅是全程參與者,更重要的是專業(yè)心理危機干預人員的重要助手,幫助專業(yè)人員掌握更多的當事人信息,同時做好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與安撫工作,為當事人提供更多的援助工作,因此,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中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三、 做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徑的探索者
輔導員工作在學生管理與教育的第一線,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只有在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的基礎上,高校才能順利開展各項教育工作。因此,高校輔導員要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更是離不開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將心理健康教育機制引入到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會使自身對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加以重新認識,促使自身自覺地構建一種主動與思想政治教育者密切配合的全新教育理念,拓展解決學生各種問題的思考空間,從更高層次上給學生以正確的價值引導,有效地防止價值取向的偏離。同時,將心理健康教育機制引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能促進輔導員充分認識到自身工作效能的局限性,主動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密切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優(yōu)勢得以充分發(fā)揮。
四、 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具體實施者
管理學博士,教授朱海霞說過:“愛是最好的老師。我愿用愛去播種春天的種子,用愛去澆灌茁壯的幼苗,用愛去收獲金色的希望!”因此,輔導員應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者,真正落實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在工作中,他們可以發(fā)揮自己的工作性質(zhì)和角色優(yōu)勢,將心理知識宣傳與學生活動相結合,加強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教育,讓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將心理教育融入學生各類文化素質(zhì)活動和第二課堂中,使心理健康知識在愉快環(huán)境中進入學生頭腦。
其次,輔導員遵循大學生成長規(guī)律,結合不同年級需要層次,把握心理工作側重點,通過主題班會和各種講座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要針對大學生普遍存在的、較為集中的心理問題安排專題教育。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重點放在適應新環(huán)境等內(nèi)容上;二、三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幫助他們了解心理科學基礎知識,初步掌握心理調(diào)適技能以及處理好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交友戀愛、人格發(fā)展等方面的困惑為重點;對于畢業(yè)生,要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職業(yè)特點,客觀分析自我職業(yè)傾向,做好就業(yè)心理準備。除此之外,還要特別重視學習困難、家庭經(jīng)濟困難、適應困難、就業(yè)困難等特殊群體的學生,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及時的引導。
再次,輔導員應重視院系心理協(xié)會和班級心理委員的作用,指導他們組織開展各類同輩心理互助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既發(fā)揮了教師在心理活動中的引導作用,又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心理成長過程中的自助和互助作用,從而形成“引導—自助—助人—互助”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
五、 結語
總之,高校輔導員在學生心理健康中充當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輔導員必須對自己的角色有一個清楚的定位,并且不斷地學習先進的教學管理思想,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養(yǎng),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班級管理的專業(yè)能力,做好自己在班級管理中的各種角色扮演,并且能夠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因時制宜地轉換自身角色,從而促進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當然,以上也只是筆者個人理解,可能有所片面,但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更多教學工作者致力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參考文獻:
[1]翁炎泉.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定位思考[J].消費導刊,2010,(04).
[2]唐柏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3]趙亮.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定位[J].文教資料,2011,(03).
[4]藺桂瑞主編.北京高校輔導員心理輔導能力培訓講義[J].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指導中心,2010.
作者簡介:
楊廷偉,重慶市,重慶醫(y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