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一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推動,逐漸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詩歌能夠很好的培育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應當將語文詩歌與審美教育有效的融合,提高學生在詩歌學習中,體會詩歌的美的同時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文章將對初中詩歌教學與審美教育相融合,為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進步和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詩歌教學;審美教育;有效融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6-0152-01
在初中詩歌教學中,有豐富的審美教育材料,教師應當注重將詩歌的鑒賞能力與審美教育進行密切聯系,充分利用語文詩歌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內容正確的引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更好的理解詩歌,體會詩歌中的節(jié)奏美、韻律美、意境美,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提升文學素養(yǎng),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初中語文詩歌教學中審美教育分析
(一)教師方面
雖然教學改革在不斷的推動,原有的教學模式在逐漸的改善和創(chuàng)新,但一些教師仍是將教學重點放到知識的傳授上,過分注重提高學生成績,缺少提高學生能力上的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的能力也在一點點的喪失,依賴著教師的指導和安排,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在語文詩歌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要求學生能夠對詩歌進行朗讀和背誦,缺乏對詩歌“美”的深入分析,導致學生被動學習詩歌,一些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對詩歌缺乏審美興趣和熱情,學生的主動性沒有充分的激發(fā)出來。因此教師應敢于大膽的嘗試新型的教學模式,通過創(chuàng)設詩情畫意的情境,注重詩歌教學與審美教育間的融合,讓學生把自己當成作者,體會作者的時代背景、寫作意圖,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促使與作者產生思想上的共鳴,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和領悟,提高學生詩歌審美教育,從而提高學生詩歌鑒賞水平。
(二)學生方面
一方面,由于學生與詩人的寫作年代和所處的社會背景不同,人生的閱歷和感悟與詩人有很大的距離,無法深刻體會到詩人的寫作情感產生思想上的共鳴,久而久之,沒有對詩歌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對詩歌缺乏審美能力;另一方面,學生固有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朗讀背誦就可以,對詩歌沒有更為深入的學習要求,缺乏對詩歌的意境美、韻律美的體會和領悟,導致對詩歌審美能力的缺失。
二、初中詩歌教學與審美教育融合策略
(一)創(chuàng)設詩一般語言情境,激發(fā)學生詩歌美的學習興趣
在詩歌的實際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特定情境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詩歌,從詩歌結構、音韻上多角度深入賞析,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陶冶情操。如在對初中人教版《鄉(xiāng)愁》這首詩歌學習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展示教學照片,創(chuàng)設詩一般的語情境,在1972年臺灣一個深夜,一輪明月高高掛在天空,如水的月光推開窗欞灑滿房間,有一位詩人站在窗邊,眺望遠方的大陸,不禁流下了眼淚,于是一首小詩就從他的筆尖流淌出來,讓學生感受詩一般的語言情境,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讓詩人潸然淚下呢?帶著這個問題走進今天的詩歌學習中,激發(fā)學習興趣,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加深學習對美的感知和領悟。
(二)挖掘詩歌的韻律美,提高學生的審美感知
詩歌具有較強的韻律美,教師應當善于利用詩歌中的審美教育價值,從詩歌的結構和音韻結構幫助學生深入分析,挖掘詩歌的韻律美,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加深學生對美的感知和領悟。在學習《鄉(xiāng)愁》這首詩歌的過程中,詩歌通過“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鄉(xiāng)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形象的將鄉(xiāng)愁比喻成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表達作者的深沉的情感,從“小時候”、“長大后”、“后來啊”“到現在”四個時間序詞表達了思鄉(xiāng)的愛國情感牽動著詩人整個人生。通過從詩歌結構上的深入分析,讓學生提高詩歌韻律美的感知,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挖掘詩歌教學的意境美,提高學生對美的體會
在詩歌的教學中,古典詩文具有優(yōu)美的語言、摯美的情感,其中的意境高于任何藝術。在學習《天凈沙秋思》這首散曲時,教師注重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培養(yǎng)學生語感,讓學生身臨其境,感悟詩歌中的景物形象創(chuàng)造出來的意境,使學生領悟其中的內涵和豐富的情感,其中“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中的小橋流水、西風、瘦馬為學生營造濃厚身臨其境的氛圍,一句“斷腸人在天涯”使學生被詩歌中反映的思想感情所感動,幫助學生更能形象的領悟詩中景物形象和意境美。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詩歌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創(chuàng)設詩歌的特定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立足教材,挖掘詩歌中的審美教育的相關內容,加深學生對詩歌的感知和理解,提高學生領悟詩歌中韻律美和意境美,只有做到將語文詩歌教學與審美教育融合教學,才能真正的發(fā)揮出詩歌教學的美育價值,讓學生樂于學習詩歌,品讀詩歌的獨特魅力和內涵,提高詩歌鑒賞能力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連華珍.淺談初中現代詩歌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當代教研論叢,2018(03):48.
[2]祁輝君.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8(2):62.
[3]胡楊.初中語文詩歌教學中審美鑒賞力培養(yǎng)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8.
[4]李維平.初中語文現代詩歌的審美教育研究[D].天水師范學院,2017.
[5]陳舒玥.初中詩歌教學中學生審美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7.
[6]黃一凡.群文閱讀視域下的初中語文詩歌教學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8.
[7]吳迪.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形象思維的培養(yǎng)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8.
[8]尉珊.初中詩歌教學內容探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