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充分利用打擊樂器這個杠桿,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也可以使音樂教學活動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在音樂教學中,不是所有的音樂作品都是能使用打擊樂器的,所以,在上課之前一定要選擇適合運用打擊樂器的音樂作品來教學,這樣才能發(fā)揮打擊樂器的作用,豐富音樂課的教學。
關鍵詞:音樂教學;打擊樂器;合理運用
美國當代音樂教育心理學家墨塞爾說:“器樂教學可以說是通往更好音樂體驗的橋梁?!倍凇兑魳氛n程課標》中也明確指出,面向全體學生的器樂教學,就要選擇適合學生普遍使用的、簡單易學的、便于集體合奏教學的“課堂教學樂器”。在音樂標準“感受與鑒賞”這部分中,也要求學生“感受樂器的聲音,能聽辨打擊樂器的音色,能用打擊樂器奏出強弱、長短不同的音”。而在音樂標準“表現(xiàn)”這部分中,更是要求學生學習常見的打擊樂器,并能夠用打擊樂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為歌曲伴奏。這充分說明打擊樂器教學是小學器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如何在音樂課中使用打擊樂器將成為我們研究的重點。
打擊樂器具有歷史悠久、表現(xiàn)方式豐富、擁有品種繁多、應用范圍廣泛等特點。而其最大的特點是節(jié)奏鮮明、色彩豐富、容易操作,較為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因而,很適合于小學音樂課的教學。
目前,我們常用的打擊樂器可分為民族打擊樂器和西洋打擊樂器。其中常用的民族打擊樂器有:堂鼓、大鑼、小鑼、小鈸、碰鐘、串鈴、木魚等。常用的西洋打擊樂器有:木琴、鋁板琴、三角鐵、鈴鼓、雙響筒、蛙鳴筒等。而這些不同的打擊樂器也適用于不同的音樂作品和不同的音樂教學形式。因此,打擊樂器在音樂教學中可以常用,但不能濫用、亂用。否則,不但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還會事與愿違,造成混亂。我認為,在音樂教學中,應從以下幾方面運用打擊樂器。
一、 選擇合適的音樂作品運用打擊樂器
(一) 在音樂欣賞課中運用打擊樂器,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音樂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欣賞課是音樂教學的一個難點。對于好動的小學生來說,欣賞課不但枯燥乏味,還不容易理解音樂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為了使音樂欣賞課變得有趣生動,我嘗試在一些欣賞課中運用了打擊樂器。如在教學《金蛇狂舞》這首樂曲時,我利用鼓、鑼、镲等打擊樂器,極大地豐富課堂氣氛。在教學《春節(jié)序曲》時,我讓學生在音樂主題一出現(xiàn)的時候運用三角鐵、碰鈴來表現(xiàn)音樂。當音樂主題二出現(xiàn)的時候讓學生用沙錘、響板來表現(xiàn)音樂,這樣使學生很快就記住了不同的音樂主題。
(二) 運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為歌曲演唱添彩
在歌曲教學中,運用打擊樂器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升華學生對歌曲內(nèi)容的理解。低年級的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很難在一節(jié)課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因此,在音樂課中引入打擊樂器,就能夠讓學生很好地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如我在《鑼鼓歌》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聆聽小堂鼓、鑼、鈸演奏的聲音,再讓學生用這幾種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頓時學生學習的興趣高漲,同時也對一些民族打擊樂器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 運用打擊樂器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
在低年級音樂課堂教學中,為使學生在學習節(jié)奏、節(jié)拍上學得生動有趣,我們經(jīng)常利用打擊樂器為歌曲敲節(jié)奏,這樣可以提高孩子們對節(jié)奏、節(jié)拍的感受力。因此,在音樂教學中運用打擊樂器培養(yǎng)小學生的節(jié)奏感是一種很不錯的教學手段。如在音樂課上,我們常常要讓學生多聽歌曲來加深影響。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打擊樂器讓學生一邊聆聽樂曲,一邊敲著打擊樂器,經(jīng)常如此練習,就可以潛移默化的鍛煉孩子們的節(jié)奏感。
二、 選擇符合音樂作品的打擊樂器
打擊樂器的種類很多,每件樂器的音色不同。如沙錘的聲音好像下雨的聲音;碰鈴的聲音好像很清脆的小鈴鐺;雙響筒的聲音像馬蹄的聲音;串鈴的聲音像脖鈴的聲音;蛙鳴筒的聲音好像青蛙叫等等。因此,我在教學《鈴兒響叮當》時,我就運用了三角鐵、碰鈴,這兩種樂器音色清脆且穿透力很強,適合用于節(jié)奏歡快的歌曲中。在教學《小小駝鈴響叮當》時,我就使用了串鈴,而串鈴模仿駝鈴的聲音更符合這首歌曲的意境。在進行《小青蛙找家》的教學時,除了模仿表演小青蛙以外,我還拿出準備好的蛙鳴筒,邊唱邊用其伴奏,學生的積極性馬上就調動起來了。
三、 選擇符合音樂意境的打擊樂器豐富音樂綜合活動
表現(xiàn)方式豐富是打擊樂器的一大特點。許多樂曲因為意境不同,所以演奏時選用的打擊樂器也不一樣。有些打擊樂器的聲音長短不一。如三角鐵、碰鈴的聲音長,響板、木魚的聲音短。有些樂器聲音比較清脆,例如響板、木魚等,較為適合活潑的音樂。有些樂器較為適合宏大的場面,例如大鼓、大鑼、小軍鼓等。在音樂教學中,許多時候都是集演唱、演奏、表演于一體的綜合活動課。運用打擊樂器與歌曲演唱、課前律動、音樂欣賞、歌舞表演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愉悅的教學情景,可以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在這種綜合性很強的教學活動中,打擊樂器所扮演的角色是不能替代的。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我認為打擊樂器的運用可以給學生的聽覺能力、記憶能力、歌唱的控制能力和表演能力等產(chǎn)生強烈的感染力。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充分利用打擊樂器這個杠桿,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也可以使音樂教學活動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在音樂教學中,也不是所有的音樂作品都是能使用打擊樂器的,所以,在上課之前一定要選擇適合運用打擊樂器的音樂作品來教學,這樣才能發(fā)揮打擊樂器的作用,豐富音樂課的教學。
參考文獻:
[1] 音樂課程標準.2011.
[2] 中小學音樂教育.2013(10).
作者簡介:張麗霞,甘肅省金昌市,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