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玲
[摘 ? ? ? ? ? 要] ?目的:分析內科護理教學中病案教學法的應用。方法:選取本校2015級100名護理專業(yè)學生,隨機分為對照組50名,采用傳統(tǒng)說教式教學法,觀察組50名,采用病案教學法,對比兩組教學效果。結果:觀察組成績平均為(86.32±5.32)分,對照組成績平均為(70.23±5.85)分,觀察組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學習印象深刻、密切師生關系、提高學習興趣、容易理解、提高學習能力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病案教學法在內科護理教學中教學效果顯著,有利于提高學生成績,值得推廣。
[關 ? ?鍵 ? 詞] ?病案教學法;內科護理;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5-0108-01
內科護理是一門基礎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固有的護理教學方法以學習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為主[1]。為了培養(yǎng)護生的綜合能力,激發(fā)護生的潛能,需要在內科護理教學中對護生進行病案教學法,本文主要分析內科護理教學中病案教學法的應用。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本校2015級100名護理專業(yè)的學生,對照組學生年齡范圍為15~17歲。觀察組中,年齡范圍為15~18歲,兩組學生在年齡、入學成績、文化基礎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說教式教學法,以講述教材理論為主,按照課程大綱給學生授課,通過傳統(tǒng)教學法給學生講解疾病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發(fā)病機制、輔助檢查、診斷、治療及護理措施。觀察組采用病案教學法:(1)選取典型病案,上課前,準備好病案資料,讓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在課堂上討論分析病案得出結論,把該組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求知欲激發(fā)出來,讓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深度理解理論知識,用心把學習效率提高,在案例分析中滲透教學內容,既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并深度理解知識,又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深刻思考,學會分析。(2)合理設計并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思考問題,解決問題。(3)在教學中注意課程的總結,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探索學習方法,鍛煉學生的歸納、演練能力,提高教學效果,課程完畢對兩組教學效果作出評價。
(三)觀察指標
運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向學生發(fā)問并觀察,包括深刻的學習印象、密切的師生關系、培養(yǎng)并提高學習興趣、容易理解、提高學習能力,比較兩組滿意度。
(四)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包處理數(shù)據(jù),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計量資料“■±s”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n,%)采用x2檢驗。
二、結果
(一)兩組成績對比
觀察組平均成績?yōu)椋?6.32±5.32)分,對照組平均成績?yōu)椋?0.23±5.85)分,通過兩小組相比較得出觀察組成績明顯偏高,t=12.869,P<0.05.
(二)兩組滿意度情況對比
觀察組深刻的學習印象、密切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習興趣、容易理解、學習能力的提升與對照組相比較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下表。
兩組滿意度情況對比(n,%)
三、討論
通過以上研究結果顯示得出,觀察組學習印象的深刻率(94.00%)、密切師生關系率(92.00%)、提高學習能力率(96.00%)、容易理解率(96.00%),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優(yōu)越。因而得出,對內科護理教學效果的提升更有利的是病案教學法。分析原因,病案教學法通過教師提問,學生之間相互探討,有利于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增強學生向師性,積極配合性,并提升教學質量,同時病案教學法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印象深刻,有利于學生互相探討,更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讓教學形式變得更加簡單,學習更輕松。
綜上所述,病案教學法在內科護理教學中教學效果明顯較高,對學生成績的提升更明顯,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李世英,胡琨,張晉霞,等.“病案導入式”教學法在神經內科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7(3):71-74.
[2]陳光輝,張澤宇,易軍,等.PBL教學法聯(lián)合病案式在心血管內科教學查房中的臨床應用[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6,16(20):3957-3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