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營
[摘 ? ? ? ? ? 要] ?良好的幼兒教育是促進兒童健康發(fā)展的前提和基礎,加強幼兒早期教育的研究已經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視,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從不同的方面展開對幼兒早期教育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在充分借鑒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分析幼兒早期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以及問題形成的原因,從不同的方面提出提升幼兒早期教育水平的相關對策,希望研究能夠為相關領域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 ? ?鍵 ? 詞] ?幼兒教育;小學化;快樂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10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5-0004-02
我國六歲及以下的兒童數量已經突破1.3億,占全世界同齡兒童數量的20%。充分激發(fā)學前兒童的學習潛能,有助于從整體上提高我國的教育水平,推動國家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幼兒教育是終身教育的啟蒙階段,對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幼兒早期教育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制約了幼兒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其中,與幼兒的正常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相違背的幼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已經成為了一種愈演愈烈的頑疾,為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帶來巨大的危害。針對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相關策略,實現(xiàn)快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所謂的幼兒教育“小學化”是指在幼兒早期教育階段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評價等,違背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整個教育過程是為了實現(xiàn)教育目標而教育,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不科學性。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的集中表現(xiàn)
首先,重視智力教育,輕視非智力教育。盡管教育部一直強調德、智、體、美教育的平衡和統(tǒng)一,但是在實際的幼兒教育開展中,還存在著過于重視智力教育的現(xiàn)象。例如,把小學低年級教材提前引入幼兒園課堂中,把小學的內容知識作為幼兒的學習內容。另外,對教材的學習,以高標準嚴格要求幼兒。例如,在漢字學習方面,要求幼兒能寫、能讀;在計算方面,要求幼兒能進行多位數的加減運算;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兒能讀寫、能朗讀聲母和韻母。眾所周知,幼兒的認知水平較低,尚不具備復雜思維的生理基礎,而這種單一化、片面化的幼兒教育方式,用小學教育的相關內容來引導幼兒,已經超出了幼兒的認知范圍,無異于拔苗助長。
其次,重視教師講授,輕視幼兒自主學習。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常常以教師講授知識來代替幼兒開展游戲活動,實現(xiàn)幼兒教學的課堂化。具體來講,通過教師的不斷灌輸式教育,幼兒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例如,教師講、幼兒聽,教師讀、幼兒復讀,教師做、幼兒看,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學習方式依然存在。除此之外,幼兒園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要求幼兒學習拼音并且掌握數字10以上的加減法運算。整個教學現(xiàn)場類似于小學低年級的教學課堂,呈現(xiàn)出角色游戲少、教學道具演示少等特征,在無形之中加大了幼兒的心理負擔。在長時間機械化的讀、背、寫的學習狀態(tài)中,幼兒很容易產生對學習的抵觸情緒,整天在緊張與焦慮之中度過。
最后,重視結果評價,忽視過程評價。在幼兒教育中,對幼兒的評價標準很明確,那就是幼兒獲得知識的多少是衡量教育效果的唯一標準。幼兒學到的知識越多,說明幼兒教育質量越高。相反,幼兒學到的內容越少,就說明幼兒教育質量低下。在這種評價體系下,幼兒園教師往往忽視幼兒的個性差異,也不關心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找到了樂趣,幼兒究竟是主動學習還是被動學習等,對幼兒的評價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扼殺了幼兒活潑的天性,也不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泯滅了幼兒的學習熱情。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
首先,幼兒園教師素質水平不高。近年來,我國幼兒園辦園體制發(fā)生了變化,公辦幼兒園數量大大減少,而民辦幼兒園數量顯著增加。民辦幼兒園聘用的幼兒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整體教學水平不高。究其原因,其一,幼兒園教學風氣。由于幼兒園把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作為辦園宗旨,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民辦幼兒園以市場為導向,一味迎合家長需求。因此,受幼兒園教學風氣的影響,幼兒教師喪失了幼兒園該有的教育立場,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往往對幼兒提出了更高的學習要求,忽視幼兒的身心正常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其二,幼兒園缺乏對幼師培訓工作的重視,也是導致幼兒教師素質水平不高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一些新引進的幼兒教師往往不具備較高的學歷水平,并且沒接受過專業(yè)的訓練。在具體的幼兒教育開展中,缺乏對幼兒教育特殊性的認識,會下意識地把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引入幼兒園,導致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
其次,過于遵循家長意愿。對大多數的幼兒家長而言,他們往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并且通常以幼兒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幼兒的考試成績衡量幼兒學習效果。應試教育的思想由來已久且根深蒂固,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轉變。因此,幼兒園為了滿足眾多家長“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意愿,往往會不顧孩子的身心需求,而讓幼兒多學知識并取得好的成績來獲取家長的認可,這便是幼兒小學化的重要因素。
三、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
首先,扼殺了幼兒的天性。眾所周知,幼兒由于年紀幼小,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的特點,而強制性地采用小學化教育方式拔苗助長,就會為違背幼兒的正常生長規(guī)律,扼殺幼兒的天性,剝奪幼兒游戲的權利,不利于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以及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其次,不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由于幼兒的認知水平以及認知能力十分有限,如果采用小學化的教育方式,以超出幼兒身心發(fā)展水平的強制性措施,讓幼兒長時間集中精力學習,就會損害幼兒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幼兒的正常身心發(fā)育,還可能會引發(fā)對幼兒神經系統(tǒng)的損害,不利于幼兒骨骼肌肉的發(fā)育,同時也對幼兒的心靈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再次,不利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果讓幼兒過早接觸小學教學內容,毋庸置疑,這迎合了家長“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愿望,但卻忽視了對幼兒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不利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知識的傳授對幼兒的成長至關重要,但在知識傳授的同時,還要注意傳授方法是否科學合理,以及是否滿足幼兒的成長規(guī)律。具體來講,所采用的教育方法是否能夠引起幼兒的興趣,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幫助幼兒在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是否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等。
最后,不利于幼兒的小學階段學習。如果采用小學化的教育方式,就會讓幼兒過早地背上沉重的課業(yè)負擔,為小學階段的學習帶來負面影響。由于幼兒的正常學習進度被小學化教育模式所打亂,幼兒在幼兒園所學到的小學教學內容不深入、不徹底,同時也未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似懂非懂,這就導致幼兒在步入小學低年級后,不愿意認真聽講。同時,對一些已經學習過的小學低年級教材也不感興趣,學習態(tài)度不認真,進而對小學生活產生一定的負面情緒。
扼殺了幼兒的天性,不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不利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不利于幼兒的小學階段學習是幼兒教育“小學化”的主要危害,需要相關專家學者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足夠的重視。
四、幼兒教育“小學化”過渡到快樂教育的策略
首先,開展家園共建活動。不論是幼兒園還是家長,都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并形成幼兒教育的合力。(1)幼兒園不能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以及社會影響力,應該根據幼兒的身心成長特點,充分認識幼兒教育的特殊性,科學合理的采用教學方法,并堅持正確的教育立場。(2)家庭教育也要配合幼兒園的教育,共同推進幼兒教育的健康發(fā)展。由于幼兒不論是從精神層面還是從物質層面,都對家長有很強的依賴性,身心發(fā)展尚不成熟。因此,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充分認識到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弊端,意識到快樂教育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性。因此,幼兒園與家庭要各司其職,協(xié)同配合,共同推進幼兒教育回歸自然的狀態(tài)。
其次,加大監(jiān)管力度。由于學前教育是一項社會公益性事業(yè),政府需要對學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政策層面以及資金層面大力支持。為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充分發(fā)揮快樂教育在推動幼兒健康成長方面的重要作用,政府管理部門需要明確自身的責任,加強對幼兒園的管理,制定切實有效的政策,為學前教育提供制度保障。例如,出臺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政策文件,從教育方法、教育內容、作息時間等不同方面,參與到幼兒園的管理中。對違反文件規(guī)定的任何形式的考試予以處罰,禁止幼兒園強制幼兒參與社會中的興趣培訓班。同時,政府還要投資幼兒教師的培訓,有效提高幼兒教師的整體素質水平,把抵制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從政府的強制實施,逐步轉化為全體幼兒園老師的行為自覺,推動幼兒教育的科學健康發(fā)展。
開展家園共建活動和加大監(jiān)管力度是幼兒教育“小學化”過渡到快樂教育的主要策略,還需要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從更多的層面展開深入的分析與研究。
總之,本文首先闡述了幼兒教育中小學化現(xiàn)象的集中表現(xiàn),然后分析了形成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最后從開展家園共建活動以及加大監(jiān)管力度兩個方面,提出幼兒教育“小學化”過渡到快樂教育的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有助于幼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的改善。
參考文獻:
[1]任希風.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7.
[2]趙金英.淺談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危害[J].軟件,2017,10(9):25.
[3]曹瑞.淺談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弊端及對策[J].東西南北(教育),2017,12(12):00280.
[4]王魯霞.試論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現(xiàn)狀及優(yōu)化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7,14(2):150-151.
[5]陳里霞,滕琴.幼兒園教育小學化之教材問題與對策:以N市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6,10(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