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玉雪 林琳 李瑩瑩 盧慧真 馮金煥
[摘要] 目的 了解兒童游樂場的微生物衛(wèi)生狀況。方法 于2016年9—10月隨機抽取韶關市區(qū)的6家兒童游樂場,對現(xiàn)場家長進行問卷調查,玩具器具表面的腸道細菌及輪狀病毒檢測和鑒定。結果 大多數(shù)家長對病原微生物缺少防范,檢測結果顯示,細菌菌落總數(shù)、腸道菌群和輪狀病毒合格率分別為87.0%,91.8%和98.8%。結論 兒童游樂場的衛(wèi)生狀況不容樂觀,加強衛(wèi)生監(jiān)督刻不容緩。
[關鍵詞] 兒童游樂場;病原微生物;腸道細菌;輪狀病毒;衛(wèi)生監(jiān)督
[中圖分類號] R7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4(a)-0012-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know the microorganism hygiene status in the kids playground. Methods 6 kids playgrounds in Shaoguan District from Septmber to October 2016 were randomly extracted, and the scene parents were surveyed by the questionnaires, and the intestinal bacteria and rotavirus of toys were tested and identified. Results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parents lacked the prevention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and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number of bacterial colony and the qualified rates of intestinal bacteria and rotavirus were respectively 87.0%,91.8%, 98.8%. Conclusion The hygiene status in the kids playground is not optimistic, and we should enhance the hygiene monitoring immediately.
[Key words] Kidis playground;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Intestinal bacteria; Rotavirus; Health surveillance
兒童游樂場是指專門為0~10歲兒童提供成長所需的專業(yè)娛樂服務機構,通過一些創(chuàng)意游樂設備達到娛樂早教和鍛煉孩子的目的[1]。但是目前我國沒有相應的衛(wèi)生規(guī)范和標準,兒童游樂場設施上的微生物指標仍是相關衛(wèi)生部門的監(jiān)管的重要內容,為了解韶關市兒童游樂設施的微生物污染的衛(wèi)生現(xiàn)狀,該研究于2016年9—10月對韶關市6家游樂場進行采樣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隨機在韶關市武江區(qū)、湞江區(qū),曲江區(qū)各選取兩家游樂場,室內外游樂場各一家,對所選6家兒童游樂設施表面的微生物進行檢測。
1.2 調查內容
根據(jù)《公共場所衛(wèi)生標準檢驗方法》和《公共場所衛(wèi)生標準》,并參照《托幼機構環(huán)境、空氣、物體表面衛(wèi)生要求及檢測方法》(DB31-2004)[2],同時結合實際條件,進行采樣、檢測和衡量,分別在滑梯扶手,游戲手柄,木馬手把等物體表面檢測菌落數(shù)量及鑒定腸道桿菌和輪狀病毒。
1.3 調查方法
①設計調查表,在兒童游樂場附近隨機采訪調查了50位孩子家長,并進行填寫調查問卷。②采樣及檢測方法按照《托幼機構環(huán)境、空氣、物體表面衛(wèi)生要求及檢測方法》進行物品表面微生物及細菌菌落總數(shù)采樣及檢測等操作。③使用人輪狀病毒抗原(RVAg)ELISA試劑盒,按照說明書上的要求進行規(guī)范操作。結果判定:肉眼觀察陽性為黃色,陰性不顯色。
1.4 評價標準
按照《托幼機構環(huán)境、空氣、物體表面衛(wèi)生要求及檢測方法》(DB31-2004)的要求進行評價。
1.5 試劑
普通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GN增菌液,麥康凱瓊脂,氧化酶試驗試劑,克氏雙糖鐵瓊脂(KIA),O-F生化管,硝酸鹽還原生化管,腸桿菌科細菌生化編碼鑒定管,均來自杭州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人輪狀病毒抗原(RVAg)ELISA試劑來自焦作路非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 結果
2.1 公共用品用具檢測情況
調查85份兒童游樂設施的標本,細菌菌落總數(shù)不合格的樣品有11份,合格率為87.0%(74/85),檢出腸道菌群的樣品有7份,分別為致傷埃希氏菌、弗勞地枸櫞酸桿菌、美國愛文氏菌、志賀氏菌A,B,C3例、寒生克魯瓦氏菌,合格率為91.8%(78/85),檢出輪狀病毒1份,合格率為98.8%(84/85)。其中兒童游樂場的滑梯扶手的細菌菌落總數(shù)合格率最低(75.0%),并且檢出輪狀病毒1例。玩具車跟玩沙用具等其他器具的腸桿菌科檢出率最高,合格率分別為83.3%,91.9%。見表1。
2.2 室內外兒童游樂場環(huán)境表面微生物檢測對比
不同類型兒童游樂場環(huán)境表面微生物情況對比,見表2,細菌菌落總數(shù)合格率,腸桿菌科合格率和輪狀病毒的合格率室內游樂場分別為84.7%、89.1%、97.8%、室外游樂場分別為89.7%、94.8%、100.0%。
2.3 調查問卷情況
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到兒童游樂場玩耍的兒童2~4周歲達40%,<2歲的,占28%。家長帶孩子去兒童游樂場的1個星期1~3次的占80%。其中孩子喜歡玩耍的設施前3位依次為滑滑梯(58%),旋轉木馬(40%),蹦蹦床(38%)。孩子在游樂場逗留大多達2 h(70%),僅一半家長會讓兒童在玩耍過后洗手,只用清水洗手的占到54%,很少使用洗手液清洗,38%的兒童有吮吸手指等不良習慣。
3 討論
輪狀病毒可經患兒手借助被污染的玩具,經口傳播給他人,并且引起致命性胃腸炎、脫水及電解質平衡失調等[1]。而如大腸桿菌可引起腸道內感染,表現(xiàn)出以重癥腹瀉、發(fā)熱為主的臨床癥狀。兒童免疫力弱,是傳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故兒童游樂場腸道桿菌及輪狀病毒對兒童的危害不容小覷。該研究表明,6所兒童游樂園的微生物衛(wèi)生檢測結果并不樂觀,問卷調查顯示,滑滑梯的喜愛率位居第一,滑滑梯扶手細菌菌落總數(shù)合格率最低(75.0%),并且檢出1例輪狀病毒。另外,玩具車跟玩沙用具等其他器具的腸桿菌科檢出率最高,可能原因是玩沙器具的沙土中本來含菌量就偏高,且土壤潮濕,室內的濕度溫度均適宜微生物生長繁殖。
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3],室內游樂設施的細菌菌落總數(shù)污染率,腸桿菌科檢出率和輪狀病毒的檢出率均高于室外游樂設施,這與楊淑青等發(fā)表的兒童公用娛樂器具細菌污染情況調查的結論一致。原因可能是室內的游樂設施自然凈化能力較差,且在相對密閉的空間里,空氣不流通,細菌滋生繁殖較迅速。
問卷調查顯示,大多數(shù)家長不能指導兒童正確地洗手消毒,對游泳場環(huán)境表面的微生物不了解,忽略了游樂場的病原微生物可能是某種傳染病的潛在原因。對此,需對廣大家長們進行微生物宣教,讓人們正視病原微生物帶來的危害,對孩子游玩后進行正確的清洗消毒,教導孩子摒棄不良習慣,不讓病原微生物有機可乘。
綜上所述,兒童游樂場的衛(wèi)生狀況不容樂觀,加強衛(wèi)生監(jiān)督刻不容緩。兒童游樂場商戶方面需要加強管理,健全行業(yè)的管理規(guī)范,對某些有傳染性疾病的患者應禁止進入游玩,避免感染其他兒童。工作人員勤于清洗消毒設施,室內加強通風,并適當增設衛(wèi)生設施如進去前后洗手等。家長需提高防護意識,指導兒童做好在玩耍前后的消毒防護措施。監(jiān)管部門需要制定消毒方案跟標準,并正確落實,定期檢查,加強監(jiān)督,從而防止兒童游樂設施成為傳染性疾病傳播的媒介。
[參考文獻]
[1] 王琛芳,黃偉棟.上海市閔行區(qū)部分室內兒童游樂場所衛(wèi)生現(xiàn)狀及對策[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5,29(6):112-115.
[2] DB31-2004,托幼機構環(huán)境、空氣、物體表面衛(wèi)生要求及檢測方法[S].
[3] 楊淑青,史思,張信旺,等.兒童公用娛樂器具細菌污染情況調查[J].浙江預防醫(yī)學,1998(5):276-278.
(收稿日期:2018-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