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瑩樺
馬拉古茲說:“教育是由復雜的互動關系所構成的。”離開了互動,教育活動無從談起。近年來,隨著新課改課程游戲化的推進,幼兒在園時間里大多在游戲中度過,從早晨來園的桌面到戶外的三操游戲,再到各類角色游戲和豐富多樣的區(qū)角及專用室場游戲,一日生活皆游戲。而對于幼兒園小班的集體活動時間,如果按照分鐘作為計時單位,那一天里集體活動的時間也只有十五分鐘左右。那么,如何在這短暫的十五分鐘集體活動中建構積極有效的策略,促進集體活動的有效性呢?本文立足“有效互動促進有效活動”的理念,結合幼兒園小班幼兒年齡特點,采用經(jīng)驗總結法,探索適合小班集體活動的有效互動策略,從而促進幼兒園小班集體活動的有效性。
建構有效材料互動策略
小班幼兒動作發(fā)展快,表現(xiàn)出明顯的個體差異?!?-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提出,要尊重幼兒發(fā)展的個體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fā)展。在集體活動中,教師應為每一個幼兒提供適宜的互動材料,提供的互動材料要體現(xiàn)能力的差異性和材料的層次性,盡可能為每個幼兒提供互動和表現(xiàn)的機會,讓他們都能體驗到與材料互動的成就感。如在《認識彩泥》的集體活動中,為尊重幼兒個體差異,我們提供給幼兒互動的材料有4種:能力強的是單一的彩泥;能力次強的是彩泥加彩泥刀具;能力中的是彩泥加彩泥蓋印道具;最后一種是師幼捏好的半成品彩泥加彩泥道具。這樣讓孩子通過與不同層次的材料互動后,不僅發(fā)展了幼兒粗、細動作,更重要的是滿足了不同個體發(fā)展需求,從而提高集體活動的有效性。
建構有效情感互動策略
小班幼兒的行為具有強烈的情緒性,高興時聽話,不高興時說什么也不聽。他們在集體中的參與行為,很大程度依賴于老師平等、理解、雙向的師幼互動。這就需要教師具有一顆童心,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興趣,善于體悟幼兒鮮活的情感和需要。在集體活動中面帶笑容、富有耐心?!岸紫聛砀⒆诱f話”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捕捉孩子的內心。讓幼兒喜歡自己的老師,感受被愛、被關注的積極情感,產(chǎn)生信賴和安全感,心靈交融,使師幼之間互相依賴。
建構有效環(huán)境互動策略
在小班集體活動過程中,一只飛入室的蝴蝶、一種幼兒的座位造型、一款老師、幼兒的服飾等,都有可能成為影響幼兒集體活動的外界事物。所以在小班的集體活動中,教師常會結合活動內容選擇相應的服裝道具。在幼兒園小班座位沒有固定的排列造型,每天的座位形式是根據(jù)學習需要而變動,努力將時空優(yōu)勢化為幼兒靈動的學習位置,擴大幼兒的空間,拉近了幼兒小組組員間的距離,創(chuàng)造幼兒與幼兒,幼兒與老師面對面交流的情感“磁場”,激發(fā)了每個幼兒參與集體對話的沖動。減少和排除環(huán)境中無關因素的干擾,為他們營造民主、和諧、輕松、自由、開放的互動環(huán)境,支持、啟發(fā)和引導幼兒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讓環(huán)境活起來,形成幼兒和諧發(fā)展的互動空間,從而促進集體活動的有效開展。
建構有效模仿想象互動策略
小班幼兒的獨立性差,愛模仿別人。他們喜歡模仿老師、家長和伙伴,模仿可以成為他們的學習動機,也可以成為他們學習他人經(jīng)驗的過程,他們在模仿中學習,在模仿中成長。因此,小班集體活動中更要注意建構有效模仿互動策略。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孩子們樹立好榜樣,在活動語言上盡量用“激勵式”“啟發(fā)式”的語言點燃幼兒的思維火花,盡量創(chuàng)設開放式問題,引導幼兒回答,提高學習能力及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幼兒喜歡游戲,喜歡沉迷于他們所想象的情景中,他們常把假想的事情當作真實的事情,常把自己置身于想象的角色中,比任何演員名角都要專注。在小班集體活動中,教師可以借這一特點因勢利導。根據(jù)活動需要,靈活地為幼兒建構有效的想象互動,并與幼兒一起與那些隨需而入的想象情境、想象替代物、想象言語等有效地進行互動,從而解決幼兒所困、解決幼兒所求、解決活動所需,促進集體活動的有效開展。
建構有效動靜互動策略
小班幼兒大腦皮層興奮過程占優(yōu)勢,抑制過程較弱,因而易興奮、易疲勞。雖說小班集體活動只有15分鐘,但在這15分鐘里同樣需要老師合理把握幼兒興奮度,有效利用動靜互動策略,讓整個集體活動“動中有靜,動靜互動”,確保幼兒神經(jīng)細胞處于最佳學習狀態(tài),從而有效提高集體活動的效果。探索有效互動促進小班集體活動有效性的策略,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它始終貫穿著我們的教育實踐,是教師教育觀、兒童觀、課程觀以及教育智慧的外在反映,是幼兒教育過程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小班集體活動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幼兒年齡特點,而且要關注幼兒的反應,當教育中出現(xiàn)了生成活動,要靈活調整有效的互動策略“隨機”互動,要注意教師手法互動、多媒體互動、活動參與者的互動,讓家長參與、讓園內中班、小班孩子參與,建構小班集體活動中的多維互動策略。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肖成全.有效教學[M].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黎奇.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qū)鎮(zhèn)湖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