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守華
摘 要:鼓勵和贊美能讓人超水平的發(fā)揮自己的能力,這是被譽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和美國現(xiàn)代成人教育之父戴爾·卡耐基的名言。鼓勵和贊美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賞識,自己能夠被人理解、被人信任、被人尊重,也就是被人賞識,是學生成長過程中最重要是心理渴望,是澆灌學生成長的心靈雨露,是沐浴春風的溫暖陽光。賞識教育尊重信任,是理解激勵,是寬容提醒,更是一種教育效果非常有效的方法,作為教書育人的靈魂工程師,教師要注重運用賞識教育,多鼓勵和表揚學生。
關鍵詞:賞識教育;尊重信任;調(diào)整心態(tài);多措并舉
作為今天的教師,不僅僅要看到學生身上的缺點毛病,更要那個拿著放大鏡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看到學生身上展現(xiàn)的誠實、互助、友愛、尊重、善良、寬容、才藝等一切美好的因素,通過賞識去放大這些美好的因素,激勵學生增強自信,教師的賞識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最好的教育手段。下面我就把賞識教育滲透到教學中的幾點理解淺談如下。
一、教學中要平和心態(tài),尊重信任學生
得到別人的理解會心感舒適,得到別人的信任會充滿責任,得到別人的尊重會滿懷自豪,得到別人的稱贊會激勵自驅(qū),生活是鮮活的,社會是多棱鏡的,每個人都深切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信任和尊重,不僅讓人身心愉悅舒適,也讓人精力飽滿旺盛,更強化人的某種言行“不待揚鞭自奮蹄”,而賞識恰恰是最能滿足這種需要與渴望的,讓人美滋滋的體驗到被認可的歸屬感、被肯定的成就感、被尊重的價值感,并指向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自我實現(xiàn)高級階段,形成內(nèi)化自驅(qū)并不斷進步。教師在教學中充分運用和實施賞識教育方法,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保護好學生的人格尊嚴不受到傷害,尊重學生每一個鮮活靈動的生命,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做學生登高時的梯子、迷茫時的燈光、乏累時的驛站。學生都是需待雕琢的璞玉,每一塊璞玉的外皮不同、質(zhì)地不同、紋理不同、顏色不同,有點還有這樣那樣的瑕疵,但是經(jīng)過精細雕琢后卻成為不同的藝術品,散發(fā)這各自的光芒。教師要采用平和的心態(tài)去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信任他們,對敢于提出不同觀點不同意見的學生報以開放的心態(tài)去面對,對個性獨立或性格倔強的學生報以平等心態(tài)去面對;愛是教師最美的語言和行為,教師要以博大的師愛去信任引導行為有問題的學生,讓問題生感受到你的關愛信任,增強自信,改掉缺點和毛病。
二、教學中要調(diào)整心態(tài),做良師益友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一名學生也都存在個體的差異,展現(xiàn)出鮮明的個性,各種各樣的學生組成一個鮮活的班集體,在集體生活中,學生總會做出一些讓教師趕到頭痛棘手的事情。此情此景,個別教師往往情緒激動,放大了學生身上的缺點與不足,采取了埋怨、批評、諷刺、挖苦甚至體罰,更甚的是采取“不看你一眼、不跟你說一句話、就是不搭理你”的冷暴力處理方式,導致學生灰頭土臉、自信心打折、興趣全無,師生關系緊張對立。為了避免這種師生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教師首先要調(diào)整好自身的心態(tài),不埋怨、不煩惱、不諷刺、不暴力,擺正自己的位置,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良師值得尊敬,益友值得信賴,也更容易讓學生接納。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的心理羈絆,以學生的大朋友的身份與學生和諧相處、平等相待,用賞識的眼光、寬容接納的態(tài)度,與學生真誠交心、指導成長。
三、教學中要提供平臺,體驗成功
由于每個學生都具有鮮明的個性,存在個性的差異,其呈現(xiàn)的方式和狀態(tài)也個性十足、精彩紛呈。教師應該十分理性地認識到每個學生身上都有優(yōu)點與長處,也都有缺點和不足,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并在教育教學中加以運用,只要我們平時多留心,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都是千里馬,具有各自的亮點和潛能,尤其是對于一些調(diào)皮搗蛋、惹是生非、不能自律、比較落后的學生,教師不能棄之不管,使之被邊緣化,而應主動耐心的挖掘他們身上的每一個小小的閃光點,為學生自我展示創(chuàng)造機會、提供品臺,不要因為是問題學生就吝嗇自己的贊美和肯定,給予表揚,想方設法激發(fā)他們參與班級活動的熱情和興趣,及時給予幫助,使之才能盡情展示、潛能充分發(fā),認識到通過自的努力,可以為同伴帶來快樂,可以為班級增添榮譽,可以讓自己得到認同,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和被別人需要的滿足感,增強向上向善的內(nèi)驅(qū)力。
四、教學中要用多措并舉,及時鼓勵
誰都愿意聽好話,特別是對自己的表揚和認可,如果這種賞識來自于上級那就是動力了。學生更是希望被教師喜歡,得到教師的欣賞肯定。農(nóng)民是種莊稼的,教師是教學生的,農(nóng)民不會埋怨長勢不好的莊稼,作為教師更不要埋怨學生頑劣不聽話,一定要細心觀察學生的行為變化,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特別是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運用不同的欣賞的方式,多措并舉,及時鼓勵。但要掌握好欣賞度盡量恰如其分,決不能言過其實失去公信力,也讓其他學生感到不公平。例如,當學困生、問題生有了小小的進步時,教師要及時說:真好!我就喜歡有進步的學生,加油!當學生正確回答問題,特別是在多數(shù)學生不能正確回答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用欣賞的語氣贊嘆:嗯,答得多好啊!非常正確,請繼續(xù)努力!當學生在默寫競賽活動中獲得名次,為班級爭得了榮譽時,教師可以說:為集體爭光的人事最美的!我和全班同學為你感到驕傲!謝謝你!”當學生主動幫助小伙伴、主動撿拾校園里的碎紙雜物、做了好人好事,教師及時用贊許的眼神、真誠的微笑或輕柔的示意,都會給學生帶來莫大的快樂和巨大的信心。
總之,教師把賞識教育滲透到教學中,為每個學生提供展示才華的平臺,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黃利明.“拔高”評價語的教育效用[J].中國教育研究論叢, 2005:605-605.
[2]宿冬杰.試論賞識教育[J].文學教育(上),2012(8):121-121.
[3]彭剛藝.臨床護理人力資源管理的政策研究與臨床實踐評價[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