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斐 魏希
摘要:英美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是文化歷史上一枚閃耀的瑰寶,在幾百年的文學創(chuàng)作史上,許多文學大師創(chuàng)造出了經(jīng)典的女性形象,有的富含悲劇色彩,有的敢于向命運抗爭,有的追求自由和熱情。通常來說,對女性形象的刻畫能夠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特征,是一個時代社會的縮影。對文學作品進行改編的電影,也通過電影特有的表現(xiàn)手法向我們塑造了許多經(jīng)典的女性形象,甚至加以升華。女性角色常常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社會觀念的變化,傳達出不同的含義,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本文將主要針對改編自文學作品的電影進行賞析,分析其中的女性角色所表達出的不同色彩。
關鍵詞:英美電影;英美文學;女性形象
一、引言
文學作品常常作為一個時代的鏡子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向人們傳達當時社會的精神文明。所有的文學作品都來源于生活,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進行取材,并賦予藝術化,夸張化的表達手法,從而達到藝術表現(xiàn)的效果。這里的文學作品往往能引起人們的思考,傳達出對一個時代的思考和表達。在許多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中,常常選用女性角色進行刻畫,這類角色往往隨著不同時代的變化,而有著不同的情感色彩。隨著20世紀電影技術的興起和發(fā)展,越來越多此類文學作品被翻拍成了電影,其中的女性形象也經(jīng)過了電影的處理方法,表現(xiàn)的更加生動具體。搭配上畫面色彩、拍攝手法以及音樂,電影中的女性形象往往能夠比文學作品中帶來更多的感染力??v觀英美的文學史,我們總能發(fā)現(xiàn),女性角色和地位的思考從未停止過,也常常能引起許多的共鳴。所以通過對英美電影作品中女性角色的賞析,能夠幫助我們掌握一個時代發(fā)展的脈絡,加深對不同時代社會觀念的理解。
二、勇敢抗爭命運的女性形象
自從20世紀之后,隨著女權主義在西方國家的興起,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女性逐漸從繁重的家務勞作中解放出來,女性的地位不斷提高。這個時間段上,出現(xiàn)了許多宣揚女性解放和自由的文學作品,并塑造了大量敢于向命運作斗爭的女性角色。許多信奉女權主義的女性開始走出家門,與男性共同進行競爭,從而獲得掌握自己命運的權利和機會。這個時間段的女性,以追求自我價值為主流,并涌現(xiàn)了大量經(jīng)典的文學女性形象。根據(jù)著名小說《飄》改編的電影作品《亂世佳人》中,就塑造了一位勇于抗爭命運的女性形象——斯嘉麗。作為一名富家千金的她,一直以來都過著十分優(yōu)渥的生活,而她自己也繼承了父親粗獷張揚的性格,從小就十分強勢,不愿意受困于家庭勞務中。然而在美國南北戰(zhàn)爭之后,她的家庭毀于一旦,那些優(yōu)渥而舒適待遇也隨之而去??墒侵魅斯]有因此沉淪失落,失去了父母親人朋友的斯嘉麗,選擇了與不公平的命運做斗爭,經(jīng)歷了長時間的奮斗,終于靠自己的努力重新回到了社會的上層,實現(xiàn)了自我命運的轉折。
三、命運悲慘的女性形象
在文學作品中塑造悲劇的女性形象也是常見的,因為通過對命運悲劇的描述和表達,能夠讓讀者們產(chǎn)生同情,從而喚起人們對女性命運的思考,來呼吁更多的人關注女性地位平等,這都是此類小說深層次的寓意。
在電影《悲慘世界》中,芳汀原來是一位擁有著浪漫愛情,生活美滿幸福的女性,然而后來卻慘遭情人拋棄,只留下她獨自與女兒相依為命,為了生存下去,他只能拋棄原有的驕傲和自尊,向命運低頭。為了生存,變賣了所有自己的東西,甚至出賣了自己的肉體,而芳汀最后的命運十分悲慘,獨自一人孤苦無依的死在了醫(yī)院中。對于自身而言,命運的不公,讓他沒有任何喘氣的機會,死去反而是一種解脫痛苦最好的方法。在19世紀的法國社會中,女性往往是依附于男性而存在的,一旦失去了男性,生活就會變得十分艱難。所以可以說,《悲慘世界》就是那個時代女性生活和地位的縮影,在那個男女地位十分不平等的時代,女性對于自身命運的爭奪,結局往往十分悲慘。而通過電影中對女性形象的描述,我們能夠更加清晰的認識那個時代。
四、真實而高尚的女性形象
除了充滿悲劇命運色彩的女性形象以及敢于抗爭命運的形象之外,還有許多文學作品,表達了對高尚女性的崇尚和贊美。這些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大多數(shù)都是高貴而又真實的。例如根據(jù)沃勒小說改編的電影《廊橋遺夢》,就塑造了一名浪漫且高尚的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整部電影講述的是一段婚外戀,然而這段故事卻充滿浪漫和真實。暫且拋開道德觀念不談,這部電影所營造的藝術氛圍,以及對女性形象的刻畫淋漓盡致。電影的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是一名意大利人,跟隨自己美國的丈夫到了美國,過起了家庭主婦的生活,起初的生活完全被家務和瑣事所占據(jù),十分平淡和枯燥。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羅伯特,這位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人為弗朗西斯卡帶去了生活的激情和火花,此時的女主角終于意識到自己婚姻生活的失敗,她更加向往充滿自由和浪漫的生活。在與他相處的這段時間里,她生活得十分快樂,同時對羅伯特的愛戀已經(jīng)到了無法自拔的地步??墒侵钡剿岢鲆獛鹘请x開的時候,弗朗西斯科在十分強烈的心理斗爭中,最終拒絕了他的建議,選擇與丈夫孩子繼續(xù)生活在一起。在這段激烈的內(nèi)心斗爭戲中,我們能夠明顯的看出主角對于生活自由和責任感的矛盾沖突,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十分真實的浪漫主義女性形象。
參考文獻
[1] 馮芃芃.顛覆經(jīng)典重塑想象——英美女性主義者對經(jīng)典好萊塢電影的研究[D]. 中山大學, 2011.
[2] 張玲.試議基于英美經(jīng)典電影分析的英美文學女性形象[J]. 教育教學論壇, 2017(27):91-92.
[3] 馬曉瑩.《簡?愛》經(jīng)典對話中折射出的新女性形象[J]. 電影文學, 2013, No.574(1):83-84.
[4] 周珊.從文學到電影的嬗變——英美文學經(jīng)典女性形象管窺[J]. 大眾文藝, 2016(4):170-170.
[5] 谷勁松.跨文化視角下中西女性價值觀在影視作品中的體現(xiàn)[J]. 語言與文化研究, 2014(1):15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