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玲
【摘要】小學階段教育中,語文課程是基礎課程也是必修課程,然而朗讀教學又是在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通過朗讀教學可促進學生對課文的情感共鳴,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文章針對小學語文課堂中朗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具體的分析,以期為小學語文課堂的朗讀教學效率提供有效的推動。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探析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207-02
一、小學語文課堂中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一)教師缺乏對朗讀教學的指導
當前,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朗讀教學過程中,仍是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僅僅只是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相應的朗讀,甚至存在部分教師只是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讓學生提前對課文進行預習與朗讀。而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時并沒有預留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課文朗讀,更沒有對學生的朗讀進行相應的指導,這就使得學生無法采用正確、有效的方式進行朗讀,導致學生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朗讀問題,進而也就間接影響了朗讀教學的有效性。
(二)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單一枯燥
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中朗讀教學的過程中,大都是采用對課文進行不斷閱讀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太過單一且枯燥,這就導致學生因長期與此而產(chǎn)生對朗讀厭倦且逃避的現(xiàn)象。另外,教師在進行語文朗讀教學時,缺乏采用教學方法與手段,難以激起學生對朗讀的積極性與興趣,即使教師要求學生展開朗讀,學生也只是以朗讀的目的進行朗讀,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tài)進行朗讀。這樣,就大大削弱了學生通過朗讀對課文的認知。由此可見,教師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單一枯燥,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中朗讀教學的有效性措施
(一)通過有層次的閱讀,提高朗讀教學有效性
層次性的閱讀能夠提高學生對語文課文的掌握,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朗讀教學時,要想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應充分采用層次閱讀的方式,保證朗讀教學具備層次性。教師應對教學方法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在引導學生展開朗讀時,由又少到多的方式進行朗讀,保證其層次性,這樣的方式使學生逐步的適應教學內(nèi)容,并對教學內(nèi)容作出進一步的掌握,進而使得其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得以實現(xiàn)。例如,教師在進行《少年閏土》這一課文的朗讀教學時,在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講解過程中,便可采用層次性的閱讀方式來提高朗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將課文內(nèi)容分成不同的層次,并讓學生根據(jù)層次的劃分進行相應的朗讀,在學生朗讀完成后讓學生描述這一層次課文主要說了些什么,用一句話作為概括。這樣的朗讀教學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對課文進行很好的朗讀,同時也使學生充分掌握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解并掌握課文的意思,為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帶來了進一步的促進。
(二)通過合作學習提高朗讀教學有效性
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時,可通過合作學習的模式提高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對每一篇課文的朗讀都由若干個學生合作完成,朗讀過程中可以是一個同學朗讀一小段,或者是根據(jù)角色的不同安排學生進行朗讀等,合作朗讀的方式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朗讀熱情。由此可見,合作學習的模式不僅使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同時也促進了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例如,教師在進行《為人民服務》這樣課文的朗讀教學時,可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來提高朗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朗讀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可讓學生跟同桌或者前后桌的同學進行組合,將課文劃分成幾個部分,一個學生朗讀一部分,看看哪一位學生朗讀得比較好,學生之間有了對比性就會有意識的認真進行朗讀,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更好的完成課文朗讀,同時也就提高了朗讀教學的有效性。
(三)通過整體感知課文,提高朗讀教學有效性
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時,要想提高朗讀教學的有效性,應通過整體感知課文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在充分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后進行課文的朗讀,能夠更加真切的體會到教學內(nèi)容想要表達的情感。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時,可讓學生先去感受課文的情感,然后再懷抱著與作者相同的情感再次進行朗讀,這樣的方式除了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外,同時還能提高朗讀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在進行《祖父的園子》這一課文的朗讀教學時,可采用整體感知課文的方式提高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在進行教學前教師應組織學生對該課文進行朗讀,并讓學生在朗讀后說出對這篇文章的感受是什么,以及這篇課文想要表達出什么樣的情感,然后教師在對這篇課文的情感作出相應的總結(jié),然后再讓學生帶著與作者相同的感受再次對課文進行朗讀,這樣,使得學生更好的感受到課文的情感與意義,充分提高了朗讀教學的有效性。
三、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提高朗讀教學對課堂的有效性具有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中朗讀教學存在一定的問題,影響著課堂有效性的發(fā)展,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對現(xiàn)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創(chuàng)新與改進,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形成良好的朗讀習慣,深入了解并掌握語文知識。這樣,不僅使小學語文課堂中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同時也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理解能力等。
參考文獻
[1]謝火嬌.小學語文課堂中提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J].知識窗(教師版),2017(09):78.
[2]常艷.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7(07):18.
[3]王琪.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