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里的一日生活中,隨處可見有的幼兒自由地哼哼唱唱,有的幼兒拿著玩具自由地敲敲打打、邊唱邊敲,有的幼兒隨著音樂富有個性的手舞足蹈,還有的幼兒隨著音樂節(jié)奏調(diào)節(jié)運動速度的快慢等,這些自發(fā)的行為源于幼兒喜愛音樂的天性。
在一個霧霾的天氣,我組織幼兒在活動室進行體育鍛煉,并播放《小紅帽進行曲》《玩具兵進行曲》《造飛機》等背景音樂,開始孩子們有序地進行爬墊子、跳小地墊、走小椅子等游戲。聽到《造飛機》的音樂,孩子們都用不同的方式模仿飛機,有的小朋友邊用膝蓋爬墊子邊伸展雙臂,有的小朋友伸展雙臂在空地上自由地飛,有的小朋友伸展雙臂左右一邊一下地飛,還有的小朋友伸展著雙臂做進退步地飛。而王歆然雙臂向兩側伸展,隨著音樂模仿“飛機”飛了起來,當聽到間奏音樂,一會兒雙臂做交叉狀左右飛,一會兒又做小跑步飛,第二遍音樂響起,王歆然又把雙臂向兩側伸展,腳下走著小碎步向前飛,當聽到“蹲下去,蹲下去”時,王歆然雙腿彎曲,向上一跳,蹲在地上,做“飛機?!钡膭幼鳌?/p>
雖然老師播放了三首音樂,但幼兒在聽到《造飛機》的音樂時,孩子們不由自主地飛起來,說明幼兒不僅喜歡這首音樂,而且對飛機比較熟悉,能用簡單的肢體動作模仿飛機飛,突出了小班幼兒喜歡模仿的特點。音樂優(yōu)美動聽、形象鮮明,歌詞郎朗上口,旋律平穩(wěn),起伏變化不明顯,是一首易于幼兒表現(xiàn)的歌曲。
接下來我請小朋友全體圍坐,欣賞王歆然隨音樂模仿飛機做動作。王歆然再次展開雙臂飛翔,走著小碎步,在教室里繞圈飛行,一邊飛一邊隨著歌詞反復蹲一下,蹲一下。小朋友迫不及待站起來隨著王歆然一起飛,模仿著她的動作。如唱到“蹲下去,蹲下去”,就雙腿膝蓋自然向前彎曲,腳跟翹起,做蹲下去的動作。然后繼續(xù)飛行,唱到“……飛機翼”,又做了一個蹲的動作。孩子們自發(fā)地隨著音樂模仿飛機飛行的動作,沉浸在音樂的氣氛里。音樂結束了,孩子們又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大家說說笑笑談論著飛機的話題。這時,老師用問題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說:“王歆然做了哪些動作呢?”“飛和蹲?!薄八w的時候,胳膊是動的還是不動的?”“不動?!薄盀槭裁床粍幽??”“飛機翅膀總是動,就會掉下來?!痹谖覀兘涣鞯倪^程中,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玩得不亦樂乎。
幼兒的學習往往從興趣出發(fā),在全力投入情感時最有學習熱情,最能表現(xiàn)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獲得更多的認識和體驗。雖然幼兒比較喜歡《造飛機》的音樂,但模仿飛機飛的動作比較單一,只是向兩側伸展雙臂飛,沒有變換其他的飛機造型,這說明幼兒對飛機的認識比較匱乏。
基于此,教師抓住幼兒對飛機的興趣,首先播放飛機表演的視頻和圖片,豐富幼兒對飛機的認知,鼓勵幼兒模仿不同的飛機造型。其次抓住《造飛機》這首歌曲,引導幼兒通過律動感應歌曲的樂句,而后帶領幼兒伴隨音樂進行飛與停(句尾停),再開展音樂游戲,即幼兒手持一只不同顏色的飛機,在每個樂句的句尾停到和自己飛機顏色一樣的飛機場(同樣顏色的飛機場數(shù)量要多),最后進行樂器演奏樂句句尾。接下來我又選擇了《小飛機》《小飛機上藍天》《我的小小飛機》三首比較明快有力的關于小飛機的歌曲,來培養(yǎng)幼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并能隨樂合拍地做動作。另外在區(qū)域游戲中,幼兒也表現(xiàn)出對飛機的興趣,有的小朋友用彩泥捏飛機,有的小朋友用筆畫飛機,有的小朋友用紙條粘飛機,幼兒的小朋友用積木拼飛機,有的小朋友用肢體表演飛機,還有的小朋友喜歡閱讀飛機的書。
教師能夠及時抓住幼兒的興趣點,由一次自發(fā)音樂活動生成了“小飛機”這個主題活動,以欣賞飛行表演為切入點,引導幼兒關注飛機的種類、飛機的結構,從而使幼兒產(chǎn)生持續(xù)不斷的探索欲望。孩子們不僅在音樂技能方面得到發(fā)展,而且在其他領域也獲得了發(fā)展,如探究能力、觀察力、想象力、動手能力等。
分析:
教育因敬畏生命而莊嚴,因發(fā)展生命而偉大。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喜愛音樂是幼兒的天性,教師抓住幼兒隨《造飛機》的音樂手舞足蹈的興趣,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不輕易打擾幼兒的游戲行為,捕捉她們感興趣的內(nèi)容,從而為幼兒的發(fā)展提供有針對性的支持。
教師在有計劃地進行各種有組織的音樂活動的同時,更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條件,促使幼兒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自發(fā)地進行各種音樂活動,這樣才能更有效地發(fā)展幼兒的音樂能力。在幼兒園中,教師有計劃地組織幼兒上音樂課,開展各種音樂活動,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幼兒音樂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而幼兒自發(fā)性地進行各種音樂活動也應該予以關注,因為這些音樂活動能提高幼兒的音樂能力、自我表達能力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能力,滿足幼兒自我表達的需要,豐富幼兒的生活內(nèi)容,有助于形成友好的集體氛圍。
幼兒的學習始于興趣驅(qū)使的自發(fā)性活動,在活動過程中需要經(jīng)歷探索——發(fā)現(xiàn)、操作——嘗試、感受——體驗,并伴有基于體驗的聯(lián)想性想象和創(chuàng)造性火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十分關注幼兒興趣的激發(fā),更要注意幼兒興趣的保持及其向情感、態(tài)度轉(zhuǎn)化。
教師在進行有組織的音樂活動的同時,不但不應該阻止幼兒的自發(fā)性音樂活動,還應該不斷豐富音樂教學活動的內(nèi)容,為他們創(chuàng)設條件激發(fā)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自發(fā)性,在促進幼兒音樂能力發(fā)展的同時,使幼兒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北京市順義區(qū)建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