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
摘 要:在信息時代,計算機應用能力已經成為高中生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但是在現(xiàn)階段的高中教學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更加關注學生的文化課成績,而對于高中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則缺乏足夠的重視。本文首先列舉了現(xiàn)階段高中計算機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隨后結合個人教學經驗,分別從夯實計算機基礎、合理分配課時以及重點做好教學評估等方面,就如何培養(yǎng)高中生計算機應用能力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中生;計算機教學;應用能力;教學評估
計算機是一門既要求學生掌握扎實理論知識,同時又必須具備熟練操作技能的綜合性學科,高中生對于計算機這門學科有較高的學習興趣,如果高中計算機教師能夠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為學生進行計算機的實踐訓練提供更加充分的機會,就能夠讓學生運用計算機技術,更好的生活和學習。
一、高中計算機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教材內容的單一性與滯后性。計算機技術更新?lián)Q代速度極快,而高中計算機學科所用的教材,則需要經過很長時間才修訂一次,這就導致高中計算機教材中很多知識沒有得到及時、動態(tài)的更新,學生所學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受到影響。此外,高中計算機教材的內容也更加側重于理論方面,教材中真正與知識應用相關的內容較少。教師如果按照教材照本宣科的講解,也容易讓高中生出現(xiàn)計算機理論知識豐富但是操作應用能力不強的情況,這顯然與高中計算機課程標準中培養(yǎng)“計算機應用人才”的要求不符合。
(二)理論教學與上機操作時間失衡。高中課程中,計算機的課時設置一般為每周1-2課時,相比于其他學科來說明顯偏少。但是在有限的課時內,教師也沒有進行合理的分配,導致學生上機操作的機會較少。由于缺乏實踐練習,本節(jié)課所學的計算機知識,經過一周時間后,大部分被遺忘,實際教學效果也大打折扣。
(三)未能充分發(fā)揮考核的激勵作用。學科考核不僅能夠客觀的反映出一個學期以來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能夠讓學生更加明確的了解自身在哪些方面還存在不足,進而有針對性的加強學習,實現(xiàn)計算綜合水平的提升。但是現(xiàn)階段計算機考核還存在考核方式不科學、考核結果不重視的問題。一方面,考核模式相對固定,例如Word操作、制作flash動畫等,難以對學生計算機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進行考核;另一方面,考核結果未能得到利用,學生不能根據考核結果調整學習方向。
二、提高高中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教學策略
(一)夯實基本技能,讓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相關知識。培養(yǎng)高中生計算機應用能力,需要高中生必須有扎實的計算機基礎。因此,計算機教師還是要以教材為主,特別是對于高一學生,考慮到他們的計算機基礎薄弱,必須要循序漸進的增加計算機教學的難度,讓學生逐步掌握計算機應用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適當引進一些課外的趣味性知識,例如在學習flash動畫制作時,先讓學生觀賞一段動畫,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再展開教學,讓學生帶著濃厚興趣投入到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和應用中,教學效率也會成倍提升。
(二)合理分配時間,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計算機教師要根據學生計算機知識的掌握情況,對課堂教學實踐進行科學的、動態(tài)的分配,為學生計算機應用和操作能力的提升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例如,對于高一學生,他們的計算機基礎薄弱,課堂教學中可以適當增加計算機基礎知識講解的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而對于高二學生,他們的計算機基礎已經較為扎實,教師每節(jié)課只需要講解十幾分鐘,剩下的時間就可以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操作、練習。在不斷的摸索中,鍛煉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三)擴展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計算機學習興趣。除了依托高中計算機教材外,教師還要積極開拓課外教學資源,進一步激發(fā)學生進行計算機操作的主動性。例如,在學習制作網頁時,教師可以提前從網絡上搜集一些精美的網頁作品,學生在瀏覽這些作品時,也會躍躍欲試,這樣在教師講解相關知識時,學生就能夠集中注意力,教學效率事半功倍。此外,教師也可以嘗試進行多種教學模式,例如小組合作模式、問題導學模式等等,在不同的學習環(huán)境下,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得到了提升,計算機學習興趣也更加濃厚。
(四)強化教學評估,檢驗學生計算機操作水平。要建立完善的評估機制,對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效果要進行嚴格評價和檢驗,尤其是一些計算機應用比較多、比較典型的課程,更要進行這方面的檢查,檢查學生應用計算機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是否達標,是否能夠解決專業(yè)問題。達到相關目標后我們如何進一步推進工作,沒有達標的我們要找出問題,分析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么,提出整改方案和措施,進行再部署、再安排、再實施、再評估,只有形成完善的評估、檢驗機制,才能為工作的進一步推進和發(fā)展提出目標和要求,才能逐步促進這項工程的良性發(fā)展。
(五)科學設計問題,鍛煉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為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性人才,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通過參加不同的實訓和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自學的熱情,讓學生不斷接觸專業(yè)領域中計算機發(fā)揮的強大作用,從而增加他們對計算機應用的濃厚興趣,引導學生真正樹立起“用計算機解決專業(yè)問題”的觀念,使他們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學生們通過實際的鍛煉,一方面使自己所學的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與加強,增強了實際工作經驗;另一方面因所有設計都有計算機輔助作用的體現(xiàn),其計算機應用能力也得到了較大提高。
高中計算機教學既需要學生有扎實的基本功,同時又必須在大量的實踐操作中,切實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這才是計算機教學的根本目的。教師要嘗試采取多種教學模式、合理分配教學課時,以及開展科學教學評估等多項措施,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林勉,何穎群.高職商務英語學生語用能力調查及對策研究——以廣東省J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30(1):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