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國
摘 要:隨著我國高中新課程改革深入發(fā)展,對現(xiàn)在的教學方式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師要打造針對學生個體差異的高效課堂。物理作為高中教學的一門學科,也應該實施針對學生的個體化教學策略,以便于推進高中物理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幫助學生高效地獲取更多物理知識,提高能力。
關鍵詞:個體差異;高中物理教學;策略探析
物理學科具有邏輯性強和嚴謹性強的特點,而且學生普遍存在個體差異,所以高中物理要發(fā)展新型教學模式,提高課堂質量,促進學生能力發(fā)展。由于每個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存在差異,所以教師要因材施教,通過差異化的教學手段,客觀全面地了解學生情況,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在現(xiàn)有的基礎上獲取知識,提升能力,進而提高教師教學成效。
一、個體差異教學的必要性
個體差異是指一個人內(nèi)心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穩(wěn)定的但是異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能力一般不同,即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掌握、實踐能力以及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等不同。學生的生理特點如性別差異也對物理學習有影響,比如女生的觸覺、聽覺和嗅覺比男生好,但視覺卻不如男生,空間想象能力也是男生比女生強。由此可見,每個學生的生理特點、行為方式、接受知識的能力、學習態(tài)度、興趣愛好等方面都大不相同。這就要求教師在選擇教學內(nèi)容和方式時,了解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率。
二、個體差異教學的策略探析
1.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認識學生的個體差異
高中物理課堂上教師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教師要認識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如果教師用同一標準要求學生,會嚴重影響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教師堅持以學生為本,綜合各種因素進行個體差異教學。首先,教師要真實準確地掌握學生的知識儲備,有的學生認為簡單的內(nèi)容,其他學生理解上可能就會出現(xiàn)障礙,所以教師要針對這些情況制訂后續(xù)的差異性的教學計劃。如在進行“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時,教師可以進行個體差異教學,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長處來分配任務:好動的實踐能力強的連接器材;計算強的可以計算瞬時速度和始末位置的動能;綜合能力強的可以幫助指導實驗的展開;能力相對較差的可以觀察記錄。這樣一來實驗就會很容易完成。然后負責每個步驟的同學分別講解交流自己的部分,最后每個學生都能明白整個實驗操作從而獲得知識。
2.采用差異性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物理教學情境
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個體差異教學,教師就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還要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情境,來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如布置梯度性的任務,比如,在講解牛頓第三定律時,將學生按物理學習能力分組,老師給每組都設計不同的學案。水平較高的,利用現(xiàn)有的器材自行設計進行實驗操作,從中總結出牛頓第三定律;水平中等的,在學案上給出提示,學生在提示的指導下完成實驗,然后討論總結出定律;水平較差的,老師將實驗過程完整地寫在學案上,學生按此進行實驗,然后總結得出定律。在提問時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水平提出難易不同的問題。例如,在講解“動能定理”時,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依次提問動能定理的定義和基本公式;應用動能定理解決一個力做功時的動能;應用動能定律解決多個力做功時的動能等問題。這樣一來每個學生都對應地得到能力和信心的提升。
3.充分考慮個體差異,提出差異性評價
評價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所以個體差異教學中教師也應該對評價方面給予高度關注。在不同的內(nèi)容和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模式和內(nèi)容。除了要重視學生能力和成績的評價,還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情感波動、價值觀的形成,提出相應的評價,以此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對不同的學生,要用不同的標準來衡量。如在評價能力強的學生時,主要是激勵,幫助他們突破自我;在評價能力較弱的學生時,教師要多肯定、認可、鼓勵,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增添學習動力,取得進步?!皩ΠY下藥”的差異性評價可以讓每個學生得到準確的認可和指點,推動學生進一步發(fā)展。
在新課標的大背景下,要求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準確掌握學生個體差異,公平地對待每個學生,發(fā)掘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道路,這是順利開展個體差異教學的基礎。一方面,教師要更新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因材施教,給予差異性評價,幫助學生在高中物理課堂上獲得發(fā)展和進步,引導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高水平的個性化人才。另一方面,教師教學要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向引導式教學模式發(fā)展,幫助學生轉變觀念,認識到自己是課堂主體的地位,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發(fā)展,把握住學習的主動權,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提高課堂學習質量,成長為符合時代要求的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喬書海.試論如何構建高中物理個體差異的教學策略[J].科學導報,2013(6).
[2]趙向榮.高中物理教學中關注學生個體差異[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15(1):21.
?誗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