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麗
(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青陽鎮(zhèn)醴泉小學,山東 濱州 256200)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身體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我們在培養(yǎng)和教育小學生時不僅要重視知識的傳授和良好性格的形成,同時強健的體魄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作為小學階段鍛煉學生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鍛煉意識形成的重要橋梁——小學體育課,卻因為教學手段單一等原因而導致其沒有真正發(fā)揮作用。
因此,在小學體育的課程教學中必須努力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堅持身體鍛煉的興趣,培養(yǎng)小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讓他們能夠積極投入到體育鍛煉當中,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效果的同時,真正達到鍛煉小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
小學階段的學生才剛剛進入學校開始正式的學校學習生活,這個時期的學生還屬于兒童時期,活潑好動是其共性,好玩是小學生的天性?;趯W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小學體育教師應當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盡可能的使其與學生的心理特征進行結合,比如游戲、蹦跳等教學活動就是很好的例子,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學生自覺主動的參與到體育學習當中。
趣味性和前文所述的游戲性比較相像,也就是要求體育教師在設計和進行體育課時應該結合教學內容來豐富教學手段,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是小學體育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條有效途徑。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發(fā)展的萌芽期,對這一階段的學生進行身體鍛煉和鍛煉意識的培養(yǎng),不僅能夠有利于培養(yǎng)其健全的人格以及心理,還能夠讓學生形成健康意識,通過體育活動來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團結協(xié)作意識以及良好的競爭意識,促進其心智的健康發(fā)展。
受應試教育以及我國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許多人認為知識的學習更重要,導致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都不太重視體育課,不少體育教師在教學時態(tài)度不端正,認為體育課對于小學生而言就與游戲課相似,也沒有認識到小學體育課對于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有何重要性,加上教師的教學手段單一,很少花時間與精力去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都不高,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
教學實際上是一個教與學有機結合的互動過程,新課改下要求教師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教師的指導地位,這樣才能達到教與學的有機結合。小學體育課上涉及到許多動作的完成、規(guī)則的建立和嚴格遵守等,這些都需要體育教師耐心指導,同時由學生來完成,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然而,國內小學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水平參差不齊,一些學校的體育教師并沒有受過專業(yè)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技能都不了解,致使體育成了僅僅是跑步、做操等的簡單運動,更像是晨跑鍛煉。這樣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大大影響了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學生無法通過體育課程學習到正規(guī)的、科學的體育鍛煉知識,從而進行合理的、階梯性的體育鍛煉。
建立健全的小學體育教學評價體系能夠讓教師們自覺充電,努力提高其教學水平。但從當前我國的整體情況來看,小學體育教學的評價體系還不夠完善,包括對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質量評價不夠系統(tǒng)和完整等,大大影響了其教學質量的提高。
新課改下要求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轉變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過去的小學體育課程是以教師為中心,所有的體育教學活動都是圍繞教師的教學內容來進行的,導致滿堂灌這樣的教學方式經常被用于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沒有學習興趣。新課改提出了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等新的教學理念,這就要求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及時轉變和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課程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中注重發(fā)揮教師自身的引導作用,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讓小學生喜歡上小學體育課,從而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鍛煉身體素質并促進健全人格的形成。筆者在“接力跑”這一課程內容教學時,沒有采用過去小學生自行鍛煉的方式,而是讓學生自由分組,小組內自行討論并決定接力跑的排列棒次,以及起跑、最后沖刺、交接棒要采用何種戰(zhàn)術等。自由分組出現問題時教師要給予適當的幫助和引導并控制好討論內容的時間。通過這種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不但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被充分調動起來并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同時還鍛煉了小學生與人交流及團結合作的能力。
教學內容新課改要求創(chuàng)新小學體育教學方式,具體表現在教學內容上,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容,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將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呈現給小學生,讓小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教學內容。同時,教學手段的豐富也能夠讓小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學內容并進行學習。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會根據體育教材和體育大綱的要求來進行教學,而不少師資力量缺乏或者資金缺乏的學校,體育課堂不是被其他課程占用就是成了簡單的跑跑步這樣的活動課,學生根本不能在體育課堂上學到專業(yè)的體育知識,不能獲得專業(yè)的體育內容鍛煉以及指導。針對這些,小學體育教師應結合新課改要求,努力開發(fā)出更多更豐富的體育課程資源,豐富教學內容,適當引入一些與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個性發(fā)展相適應的新興體育項目,如健美操、踢毽子舞等趣味性強、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又能夠起鍛煉作用的活動。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項目活動有些動作要求比較高、難度大,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根據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和年齡特征來適當改變和創(chuàng)新,如改變競賽規(guī)則、降低難度等,這樣一來小學生才不會因為體育項目的難度太大而產生怯意,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當中。
過去很多小學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不注重豐富教學手段,甚至有些教師每一節(jié)體育課程的教學手段都是類似的,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導致小學生不喜歡體育課,認為該課程無聊,甚至會感到厭煩。新課改下要求小學體育教師對教學手段進行創(chuàng)新,如教師在講解一些理論知識的時候,不應該只局限于過去灌輸式的方式,還可以配合示范或者自身引導來加深小學生的理解認識。例如,在學習“障礙跑”這一教學內容時,筆者給學生設計了這樣一個任務:學生需要穿過敵人的封鎖、跳過小河,爬過山坡,只有穿過一系列障礙物,最終到達釣魚島之后才能完成保衛(wèi)釣魚島的任務。對于小學生來說,冒險和游戲都是非常刺激有趣的,這樣一來原本比較枯燥的障礙跑活動就變成了一次冒險活動,小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再如,學習排球時,筆者先給學生講解了一些排球的基本知識,然后進行動作要領的示范,并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給小學生播放了一些排球動作要領慢動作和排球比賽視頻,這種直觀、形象的教學方式讓小學生學習起來更快,教學效果也更明顯。
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受家庭、社會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都有很大差別。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到這種差異性,結合本班級的實際情況來創(chuàng)設各種進度不一樣的體育活動項目。小學生則能夠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包括體育方面的優(yōu)勢和身體素質來選擇難度相符的體育活動,讓小學生體會成功所帶來的喜悅。而不會因為教師制定統(tǒng)一的學習目標,部分小學生因為無法達到要求而產生挫敗感,喪失學習興趣,繼而對體育學習失去信心,害怕上體育課。
每一個個體都希望獲得他人的肯定,而小學階段的學生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家長、教師等學生周邊人群對其的評價會對學生的學習熱情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新課改環(huán)境下教師應該注意創(chuàng)新評價體系,設計和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過去教師在評價學生體育學習質量的時候更注重學生掌握的運動技能水平,簡單來說就是單純地看重小學生的體育學習成績。但實際上這樣的評價方法并不恰當、科學,每一位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學習能力都不一樣,在體育課堂上的表現也不一樣,如果教師采用統(tǒng)一的標準來評價每一位小學生,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挫敗感,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創(chuàng)新評價方法,不僅要求教師合理評價學生對于基礎的體育運動知識和運動技能的學習情況,同時還應該包括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合作意識、進步等各方面,綜合這些因素進行總成績評定,這樣的評價方式才更合理更科學,小學生也更容易接受。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觀察每一位學生的表現,多挖掘學生的優(yōu)點,并給予及時的鼓勵,同時還可采取互評與自評結合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努力發(fā)揮長處,并看到自身不足做出改變。只有讓每一位學生都看到自己在體育學習中的進步和優(yōu)勢,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其學習熱情。
新課改下要求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創(chuàng)新意識,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應該結合新課改內容,積極轉變,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從而幫助小學生樹立自信心,激發(fā)小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積極參與到體育課堂活動中,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也較好地鍛煉了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其健全人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