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摘要】 目的 探討心理干預與健康教育在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138例高血壓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69例。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予以心理干預及健康教育。對比兩組患者的各項生活質(zhì)量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結(jié)果 研究組患者的社會功能、軀體功能、角色功能、認知功能評分分別為(80.6±5.5)、(83.3±4.8)、(81.6±5.1)、(81.7±4.5)分, 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4±5.2)、(62.5±4.3)、(64.8±5.7)、(66.5±4.4)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3.389、26.811、18.246、20.062, P<0.05)。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5.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2%,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0.306, P<0.05)。結(jié)論 高血壓患者使用心理干預與健康教育綜合護理方法效果理想, 值得臨床推廣。
【關(guān)鍵詞】 心理干預;健康教育;高血壓;護理;應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9.095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nursing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38 hypertensiv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6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social function, body function, role function and cognitive function score respectively as (80.6±5.5), (83.3±4.8), (81.6±5.1) and (81.7±4.5) points, which were all obviously higher than (68.4±5.2), (62.5±4.3), (64.8±5.7) and (66.5±4.4)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13.389, 26.811, 18.246, 20.062,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nursing satisfaction as 95.7% than 65.2%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20.306,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show ideal effect for hypertensive patients,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Health education; Hypertension; Nursing; Application effect
高血壓是臨床治療中常見疾病, 近年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高血壓發(fā)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 成為目前臨床治療中對人類健康威脅最為嚴重的疾病之一[1]。高血壓主要危害人體心、腦、腎等器官, 患者因血壓升高, 突發(fā)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腦卒中或腎病等高血壓并發(fā)癥, 如不及時治療很可能直接導致死亡, 及時救治及時, 患者致殘率也一直居高不下, 對人們身體健康、生活質(zhì)量等方面造成嚴重影響, 長期住院治療給家庭經(jīng)濟帶來沉重壓力[2]。但如果在發(fā)病初期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進行相應的護理治療干預措施, 配合合理康復手段, 就會極大控制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率, 有助于患者增強生存技能, 提高生活質(zhì)量, 緩解家庭及社會壓力, 總之, 預防與控制高血壓發(fā)病率比治療更具意義。這就要求醫(yī)護人員根據(jù)患者病情及實際治療情況, 進行心理干預并進行健康知識教育。本院在高血壓患者護理過程中, 常規(guī)護理基礎(chǔ)上采取心理干預與健康教育, 取得理想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本院接治的138例高血壓患者, 患者文化程度:中專以下59例, 中專51例, 大專及以上28例;有并發(fā)癥狀患者39例, 無并發(fā)癥情況患者99例。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69例。研究組中男37例, 女32例, 年齡52~77歲, 平均年齡(63.5±4.5)歲。對照組中男38例, 女31例, 年齡53~78歲, 平均年齡(65.1±4.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明確本次研究目的, 并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 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情況, 按時進行身體機體指標檢查, 并詳細記錄, 及時與患者家屬溝通, 取得患者家屬工作支持, 入院后進行病情講解及日常注意內(nèi)容、飲食標準及飲食禁忌等。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予以心理干預及健康教育, 具體內(nèi)容如下。
1. 2. 1 心理干預 高血壓患者因缺少對于高血壓疾病認識程度, 對于自我調(diào)控及健康保健知識缺乏, 且患者缺乏自我管理, 不能按照醫(yī)囑要求科學規(guī)律用藥, 以至于出現(xiàn)血壓長期起伏不穩(wěn)定狀態(tài), 因此絕大多數(shù)患者出現(xiàn)緊張或者焦慮等情緒, 長時間情緒異?;颊叨喑霈F(xiàn)猜疑或抑郁情況, 血壓起伏波動幅度大對患者心、腦、腎臟等器官造成嚴重損害, 即使及時接受治療, 也會造成終身殘疾, 失去自我行動能力, 不僅增加家庭負擔, 而且對社會造成一定壓力。對高血壓患者應用心理干預, 首先應提高患者高血壓疾病認識, 對患者進行專門高血壓醫(yī)學知識講解, 讓患者對高血壓病癥發(fā)病原因、治療依據(jù)、護理干預益處等有一個明確的認知, 理解高血壓疾病對人體產(chǎn)生危害, 明確高血壓作為一種終身疾病對患者生活造成影響, 鼓勵患者樹立正確自信心, 增強患者治療決心。其次是密切關(guān)注患者心理活動, 要求醫(yī)護人員在日常護理過程中, 通過對患者日常觀察、交流, 體檢過程中各項反饋及患者基本信息情況, 熟悉掌握患者在生理、心理、家庭等方面的需求, 隨時關(guān)注患者情緒變化, 并針對患者心理活動及時采取有效護理手段進行心理干預。例如, 部分患者對于高血壓并發(fā)癥導致殘疾或行動不便等癥狀, 出現(xiàn)焦慮、煩躁、極度不配合治療等情況, 醫(yī)護人員應及時對患者進行開解, 正確解釋已發(fā)生癥狀的原因, 從醫(yī)學角度仔細解釋, 讓患者明白自身病情, 建立治愈自信心, 緩解因肢體或身體疼痛、不便等帶來的負面消極情緒, 能夠耐心聽取醫(yī)護人員的指導[3]。對于剛?cè)朐航邮苤委熁颊撸?護理人員應協(xié)助患者了解病房安排, 住院期間注意事項, 患者消除入院緊張感, 更快適應新的環(huán)境。根據(jù)患者性格特征制定自我情緒管理細則, 盡快改善原有不良生活習慣, 盡量保持心理、情緒平衡。生活中及時解答患者提出問題, 并給予一定安慰和支持, 增加患者治療信心。為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醫(yī)療環(huán)境條件, 保持病房清潔, 經(jīng)常通風, 保持室內(nèi)空氣清新, 最后通過合理用藥,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 對血壓情況進行合理控制, 3次/d血壓監(jiān)測, 患者可直觀感受到血壓降低, 緩解內(nèi)心緊張焦慮心情, 已得到最終治療效果。
1. 2. 2 健康教育 醫(yī)護人員應按照患者基本情況及心理變化, 制定一對一健康教育方式, 進行系統(tǒng)健康教育學習計劃[4]。形式多樣, 對于病情嚴重, 行動困難患者可進行口頭講解、健康咨詢;病情較輕患者可定期參與醫(yī)院舉辦的座談會、專題講座等提高患者高血壓預防知識認知程度, 患者了解高血壓預防及治療后, 可提高自我情緒管理等依從性, 對所有患者建立高血壓健康檔案, 及時針對性進行健康教育;另一方面應提高患者家屬疾病認知, 爭取得到家屬支持, 多方面為患者營造和諧氛圍, 最終達到健康教育目的。
1. 3 觀察指標及判斷標準 出院3個月后對兩組患者進行調(diào)查走訪, 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包括社會功能、軀體功能、角色功能、認知功能, 每項滿分100分, 分值越高生活質(zhì)量越好)及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量表進行評定, 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 護理滿意度=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各項生活質(zhì)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2。
高血壓作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對患者心、腦、腎臟等器官造成嚴重威脅, 因長期高血壓減少器官供血, 器官自身負荷壓力增加, 加之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知識認知度不高, 不能通過自我管理合理用藥, 臨床治療中高血壓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即使得到及時治療, 患者也會留下終身殘疾, 不僅患者本人受到沉重打擊, 也會對其家庭帶來沉重負擔[5-8]。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自身病情采取有效心理干預和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及護理滿意度, 研究結(jié)果表明, 研究組患者各項生活質(zhì)量評分及護理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高血壓患者護理中采用心理干預與健康教育綜合護理模式, 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及護理滿意程度,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1] 馮建莉. 心理干預與健康教育在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3):296-297.
[2] 田英姿. 心理干預與健康教育在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3, 12(19):89.
[3] 黃錦玲, 張雁. 心理干預與健康教育在社區(qū)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 2014, 15(3):163-164.
[4] 郭亮. 心理干預與健康教育在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醫(yī)藥前沿, 2016, 6(12):253-254.
[5] 陳曉君, 劉勤. 心理干預與健康教育在社區(qū)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醫(yī)藥衛(wèi)生(文摘版), 2016(9):00128.
[6] 張琦. 心理干預與健康教育在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2, 25(2):199-200.
[7] 楊艷青. 健康教育結(jié)合心理干預用于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分析. 醫(yī)學信息, 2015, 28(52):220.
[8] 黃玉蓉, 施永華. 心理干預與健康教育在社區(qū)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11):270.
[收稿日期: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