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錫泮
【摘 要】初中物理是以細致入微的觀察力、邏輯推理的理解水平、科學嚴謹?shù)膶嶒烌炞C相結合完成教學的學科,因此,初中物理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素質,不單單要在物理本身的課堂上死記硬背基礎原理,更要結合相關其他學科,深化領悟物理內涵,結合基本知識,可自主進行實驗與推論,課堂作為初中生物理學習的主戰(zhàn)場,必然要激發(fā)出學生的自主積極性幫助學生建立物理思維,那么,如何促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提高自主學習興趣、樹立自主學習精神,還需要廣大物理教師持續(xù)研究探索。
【關鍵詞】新課標;構建;初中物理;自主學習;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對于初中物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教學已經(jīng)不滿足與照本宣科的呆板化授課模式,還需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避免自身的主觀臆測,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設計契合學生理解范疇的物理內容,糅合多元化的教學體系幫助學生從被動的求知狀態(tài)轉化為主動的探究,以自我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活躍課堂氛圍,打破課堂的封閉限制,讓學生的思維盡情的徜徉在物理的美好情境之中,感受到物理的樂趣,不由自主完善自身素質,到達自我教育自我進步的目的。
一、新課標下構建初中物理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原則
(一)目標性原則
教學需具有明確的目標,這樣才能朝著堅定的方向不斷前行,以往的物理教學過于形式化,教師只按照自身對課堂的遐想狀態(tài)進行備課,致使教學效果不能達到預期水準,教學質量差強人意,物理教學本身的目標都依從于應試教育出發(fā),稍顯呆板,現(xiàn)代化的物理教學目標,從原本的書面成績狹隘目光上延展開來,放到學生自身的物理素養(yǎng)上,可針對學生的基礎水平與個性化發(fā)展特征,對出對應的教學計劃,目標更為具體、明確,在知識的傳遞過程中1,教師的目標不再單一化的局限于知識本身內容,而是注重學生基于知識上的思維發(fā)散,關注學生的理解程度,教學目標總體根據(jù)學生的需要來制定,使得每一個學生都有優(yōu)勢發(fā)揮的機會,是教育資源公平分配的積極體現(xiàn)。
(二)創(chuàng)新性原則
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究其根本是根據(jù)學生的自身反饋調節(jié)教學策略,適應學生的成長需要與規(guī)律,去摸索真正能夠激發(fā)出學生潛能的一種引導學習模式,教師應在自主課堂上,做好從旁輔助作用,這就需要遵循創(chuàng)新性的原則,學生若仍是一板一眼的接收教師傳遞的表層知識,那么就不代表自主學習的建立,與之相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在思維的過程中具備獨立的思考能力,能夠發(fā)表出另辟蹊徑的見解,這才是自主課堂的直觀體現(xiàn),教師應在教學中,明確予以學生暢所欲言的表述機會,并針對學生不人云亦云的從眾化思維做出及時的贊揚與鼓勵,讓學生大膽的創(chuàng)新,不怕說錯,在基礎水平上完善物理素養(yǎng)。
(三)合作性原則
初中生接觸物理的時間不長,對于物理中一些抽象的內容,在自主探究中仍顯力不從心,在這樣的前提下,教師一味的追求自主,難免會使得學生產生不自信的心理,而初中生本身已經(jīng)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只是在思考問題時較為極端,缺乏辯證思想,教師可遵循合作性原則,讓學生集思廣益,由他人的優(yōu)勢填補自身的不足,互相取長補短、互惠互利,真正意義上剔除傳統(tǒng)機械化的教學影響,讓學生在合作過程中,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同時教師應具備團體協(xié)作能力,讓學生短時間形成合作默契,促進集體共同進步。
二、新課標下構建初中物理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策略
(一)設疑引趣,形成自主學習意識
自主能力的發(fā)揮首先應受到自主意識的支配,而自主意識的形成又需要興趣的引導,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切缺乏興趣的求知過程都是艱辛而又無味的,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性格特點與心理動態(tài),從源頭上剔除掉物理本身并未要求,制約學生興趣形成的因素,取而代之學生喜聞樂見,又能夠完成教學任務的同類化內容,讓學生對物理充滿了求知的熱情,拋磚引玉是較為方便的一種激趣形式,教師應設計出層層遞進的階梯化問題,讓學生的頭腦不斷運轉,啟發(fā)自主的潛意識進行物理的探索2,在對答中使得物理教學目標更為明確,可根據(jù)學生的反饋了解學生的基礎水平與新知識的掌握情況,便于后期對癥下藥的幫助學生走出物理的認知誤區(qū)。例如:教學“大氣壓”時,教師先不急于闡述“大氣壓”的定義,而是從周邊案例的問題著手詢問學生:“人有胸骨,為什么豬,狗,貓,雞都有胸骨?”學生的興趣瞬間被激發(fā), 紛紛議論自身的經(jīng)歷,并激情洋溢的描述自己在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和情境,教師可按照學生的反應情況隨之引出“在自身被甩出的感覺就是一種壓力___大氣壓”,在看似與物理教學無關的問題上,學生不但順藤摸瓜掌握了物理的基礎內容,還以點帶面逐漸衍生了物理的自主探究興趣。
(二)合作研討,樹立自主學習精神
自主學習是一種自發(fā)的學習模式,需要學生養(yǎng)成長期的自主學習習慣并堅持下來,以堅韌的自主學習精神面對物理的真知灼見,而現(xiàn)代化初中生本身的自制力不強,加之在物理的學習中面對諸多困惑難以完成自主的持續(xù)發(fā)展,教師可結合以上問題促成小組合作,讓學生以合作交流的方式,互相幫助消化物理的重點難點,例如:教學“光的衍射”時,讓學生分成幾組討論“光線從狹隘的縫隙中穿過,那么光屏上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學生在合作中得到同齡人的支持,逐漸可打消對物理的逆反心理,同時自主學習并非課堂的要求,學生可在課下遇到難點時,主動與小組成員進行研究,以集體的凝聚力,積極追求物理內容,不由自主構造向上的自主學習精神。
(三)導入故事,提高自主學習興趣
初中生正處于心智發(fā)育時期,社會的接觸層面窄,面對枯燥的物理知識難以提起興趣,并不能意識到物理對于生活生產的重要性,在教學中,物理的難點問題制約著學生的思維拓展,教師可將物理問題以繁化簡,學生在面對能夠略加思索而對答的問題時,自然而然在問題的逐個破解中獲得求知的信心3,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學“速度和平均速度”時,以百米賽跑與汽車平穩(wěn)運行的故事編撰,二次簡化物理內容,使得物理知識簡單易懂。再比如:教學“阿基米德定律”時,教師可導入此定律背后的經(jīng)典故事,繼而導入主線,潛移默化讓學生嚴謹對待科學,并充滿了探索科學奧妙的好奇心。
(四)動手操作、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物理是基于理論之上的實踐探索,缺乏實踐操作的物理是不完整的教學過程,教師應根據(jù)教材要求盡可能予以學生自主動手的機會,不單讓學生看教師演練,而是讓學生也能觸碰到物理儀器,參與物理的實驗過程,明確物理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而全身心參與到物理的自主探究中來,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進步。例如:教學“影響力作用效果”內容時,教師可搜集一些道具,讓學生在課桌上不占地方的前提下,用自己的力去影響道具的形狀,體會力在不同的作用點下施展,道具展示的變化幅度等有什么不同,力從不同的方向施展,道具發(fā)生的變化方向與程度有什么不同,然后結合生活中課堂上可利用的資源,讓學生推動鉛筆盒,拉動桌椅,作用于不同的點去感知力對于物體的用功,在這樣的實踐中,學生都有動手操作的機會,對物理的知識學習樂此不疲,無需教師的鞭策以飽滿的熱情去感知物理內涵,循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的大背景下,構建初中物理的自主學習模式,還需教師與學生的不懈努力,教師應首當其沖的開創(chuàng)出自由、民主、輕松的課堂空間,讓學生有機會進行自主摸索,引進新鮮的教學元素,不間斷的調動學生的物理好奇心,以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自主學習興趣的提高、自主學習精神的樹立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博儒.初中物理展開自主學習教學改革的探索和實踐[J].中學物理,2011.
[2]秦四年.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12.
[3]曹得輝,黃玉華.自主教育建模的理論與實踐[J].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