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玉歡
【摘要】教育改革發(fā)展新形勢下,加強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教育的能動性,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的學習方式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培養(yǎng)方式,誦讀則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對文章深入理解的基礎。本文就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誦讀的方法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語文教學;誦讀;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誦讀是小學語文中自主探究學習的主要方式,讓學生通過誦讀文章,自主探究文章的意思,踴躍提出問題,帶著疑問進行課文的學習,能夠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提高誦讀能力是小學語文中高年級教學的重要任務,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一、保證誦讀時間,提高誦讀效果
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理論講授已經(jīng)占了課堂時間的大部分,留給學生自主誦讀的時間非常少,學生往往還沒有通讀全文就被教師打斷,馬上開始講授其他方面的知識點。這對于學生自主誦讀的效果并不理想,不能起到很好的理解和記憶效果,誦讀成為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項過渡環(huán)節(jié),并沒有起到實質(zhì)性的作用。因此,筆者認為要減少課堂上教師煩瑣的知識點講解,多給學生留出一些誦讀的時間,與學生產(chǎn)生互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誦讀,提高誦讀的實效性。
在四年級《憶江南》的古詩詞一課中,我通過多媒體進行關于白居易這個詩人的簡單介紹,并且讓學生一起觀看關于江南景色的一段視頻,了解江南水鄉(xiāng)的特點。通過10分鐘的簡單帶入,學生已經(jīng)逐漸對江南水鄉(xiāng)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緊接著,我?guī)е拙右讓纤l(xiāng)的喜愛和思念之情進行誦讀,抑揚頓挫的誦讀方法,讓學生通過聽覺感受詩人的回憶情感。然后我提出問題,讓學生大聲誦讀,自主地分析白居易思念江南的感情。通過同桌互動誦讀和小組合作誦讀的方式,讓學生進行20分鐘的自主誦讀,給予他們充分的誦讀時間,讓他們熟悉詩句,并理解其中的情感和含義。最后10分鐘我會對這首詩進行深入講解,從而保障誦讀的效果。誦讀不能只是單一地“讀”,而是要讓學生理解和感受文章內(nèi)容,通過出聲的誦讀方式,讓學生能夠自主地熟悉文章,并提前對文章進行分析。通過較長時間的文章誦讀,從多個層次進行文章的情景理解和情感體會,從而有感情誦讀。每一遍誦讀都會有不一樣的理解和詮釋,保障誦讀時間,提升誦讀效果。
二、創(chuàng)設誦讀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當前教學中,誦讀教學的方法過于單一,通常都是教師抽取幾名學生進行誦讀。這種方式不能讓所有的學生參與到誦讀中來,很多學生甚至沒有誦讀過一次,只是作為聽眾進行聆聽,造成大部分學生的誦讀能力得不到提升。其誦讀的方式多種多樣,單一的誦讀方式提不起學生的興趣,容易讓學生走神,造成誦讀效果不佳的問題。因此,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誦讀的情境氛圍,引用與文章情感相關的輕音樂的搭配方式,將學生帶入誦讀的氛圍。
比如在《桂林山水》課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桂林山水的紀錄片。通過趣味的引導方式,讓學生融入課文情景?!肮鹆稚剿L景秀麗,經(jīng)常有外賓慕名前來一睹它的風采,有誰可以擔任小導游,為大家講解一下桂林山水的美景?”通過這種引導方式,將問題拋給學生,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桂林山水的背景音樂中融入感情,進行課文的誦讀,鍛煉學生的聽、讀、情感融入等能力,擴大誦讀訓練面。根據(jù)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特點,進行情景化的誦讀方式,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誦讀興趣,并通讀全文體會文章含義,從而體驗文章的情感。因此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改變傳統(tǒng)的誦讀方式,以多媒體建立互動引導的教學體系,通過情景的帶入,或誦讀接力的游戲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誦讀氛圍中,提高誦讀教學的靈活性和趣味性。
三、多樣誦讀方式,提升教學效率
合理運用誦讀的方式可以提高誦讀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對誦讀能力的掌握。范讀是誦讀教學的前提。教師要給學生做一個誦讀示范,但是不能讓學生單純地學習教師的誦讀方式;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個人情感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誦讀的針對性,發(fā)揚自己的個性,引導學生進入情景。比如在《再見了,親人》文章中,小金花跺著腳說道:“媽媽,這個仇我一定要報!”學生往往會把這一句讀得慷慨激昂。其實小金花這一句是表達了內(nèi)心的沉痛,應一字一句地、緩慢低沉地誦讀,每個字都擲地有聲,表達沉痛的情感。如果教師在誦讀指導過程中過于單一,指導的方式過于生硬,只是告訴學生要把什么樣的語氣讀出來,那么學生往往不能理解教師的意思,單純注重聲音、語氣的指導不能讓學生理解文章的情感,對文章表達的情景沒有良好詮釋。
筆者認為,教師在運用誦讀方式的時候,可以先運用范讀做示范,再指導學生利用個人讀、齊讀等方式來進行誦讀,就可以達到氣氛烘托的效果。另外,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教師可以進行不同形式的誦讀鍛煉。如先讓學生進行文章的通讀,然后進行自主的情感探究、調(diào)換教學的順序等等,從而提高誦讀教學的實際效果。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要重視誦讀能力的培養(yǎng),以讀促學,精彩誦讀。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誦讀能力的培養(yǎng),加強新媒體的引導,讓學生在誦讀課堂上積極參與到每個環(huán)節(jié),豐富教學氛圍,提高誦讀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劉玉艷.小學語文經(jīng)典誦讀教學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7(4).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