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玨
【內容摘要】初中音樂課程對于大部分同學來說是一項美妙的課程,不僅可以帶來視覺和聽覺的享受,同時也能凈化心靈,培養(yǎng)基本的音樂鑒賞能力。學會欣賞美,鑒賞美,在音樂的世界里自由徜徉。在教育中我們受限于自我思維定式和教學壓力,往往在很多方面做的不足,學生發(fā)展也受到了影響。因而通過反思性教學能及時撥亂反正,始終圍繞新課改目標,充分尊重學生主體的地位,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音樂 教學反思 新課改 能力 創(chuàng)新
引言
新課改要求,音樂教學要注重對學生音樂能力的挖掘和發(fā)展,注重通過音樂課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但是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能很好地吸收枯燥的音樂理論。這是我們音樂老師面對的新難題,也是我們音樂老師面對的一個很重要的課題。為此,如何完成一堂有趣的音樂課,以吸引更多的學生,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參與到課堂當中來,真正學會欣賞音樂的魅力,全身心的融入課堂當中成為我們反思性教學的重點思考方向。
在初中課程中,雖然音樂不會決定考試分數,看起來也沒有其他學科那么舉足輕重。但作為素質教育的基本學科之一,其對學生綜合能力發(fā)展是相當重要的,沒有音樂鑒賞能力、不懂音樂之美的學生是不可能全面發(fā)展的。不過,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傳統(tǒng)音樂教學只注重老師的“教”,無論是什么樣的班級,老師只完成必要的教學任務就可以了,而根本不以培養(yǎng)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為己任。因而要時刻圍繞新課改目標,隨時反思教學,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一、當前初中音樂課程的實際問題
新課改在推行期間,受到了傳統(tǒng)教學慣性的影響,初中音樂教學改革也沒辦法很好的實施,反思自己音樂教學歷程,發(fā)現當前初中音樂課堂普遍面臨如下一些實際問題。
1.教材內容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實際的音樂教學過程中顯示:現在學生受流行音樂的影響比較大,大多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歌手,對于音樂書中傳統(tǒng)的經典歌曲學習興趣不大。對于這樣的情況,大多數老師都束手無策。
2.教學方式單一
課堂教學不是靜態(tài)的,它是時刻處于變化之中的。莎士比亞說:“一千個人的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按照教學經驗上課,把一曲老歌教了一遍又一遍,教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心態(tài)上已經疲憊,教學方式老舊、單一,自然不能很好的讓學生參與音樂學習活動。
3.課堂管理松散
作為音樂老師,很難讓學生重視音樂學習,加上音樂課堂被弱化,課程開展工作也就很難落實。有的教師因為自己所教的學科不被重視而氣餒,課堂管理很隨意,學生打鬧現象很常見,或者各自做自己的事情,幾乎不參與音樂學習活動。
二、課堂改進措施
1.根據教學大綱,大膽刪減、增加新的教學內容
新課改要求通過初中音樂過程性學習,學生能基本掌握基礎音樂知識,具備音樂鑒賞能力和審美觀。反思以前的音樂教學,我發(fā)現不應該按照傳統(tǒng)繼續(xù)教學,而是要通過初中音樂教學內容改革,刪減陳舊的內容,增加學生喜歡的內容,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出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梢詭椭綍r緊張的文化課程減輕一些壓力,幫助學生調節(jié)情緒,有利于對其他科目的學習。(如民歌,小調,戲劇,舞蹈音樂等),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統(tǒng)感受,激發(fā)學生的聽、說等其他方面的能力。
2.以多種形式盡可能地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
根據研究報告:任何一種音樂能力,都是基于音樂開發(fā)和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應該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發(fā)表獨立的感受和見解,通過各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中學生身體素質逐漸成熟,初步形成了對美學的感受。反思曾經的音樂教學,如果不加思考地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音樂課就會失去它本身的吸引力。因而,我們實際的音樂教學應該注重學生的注意力和接受程度,積極開展各種課堂教學活動,更輕松地闡釋音樂的內容和意義。這樣學生們才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1)在音樂課堂教學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豎笛、口琴、鋼琴這些常見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通過展示或者全員參與的方式,采用欣賞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行去感受與體會,也提高審美能力。(2)使用情境關聯教學,使學生逐漸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掌握到真正的學習方法,比如模仿動物的聲音來識別不同的音符,幫助學生更容易掌握音樂基礎知識。(3)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設備、多媒體、音響、廣播等不同的教學設備,在課堂上展示交響樂和歌劇作品,讓學生更多地感受音樂。(4)在教室中,可以讓學生們到舞臺上唱自己擅長的歌曲,鍛煉他們的膽量,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使學生不由自主地參與進課堂教學中來。在音樂教室中,教師應建立輕松詼諧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多說、多做、多想、多唱。更重要的是盡可能發(fā)展創(chuàng)新意識和思維。
3.備課要做足準備
音樂課的準備和其他科目不同,不需要太多關注某些知識點或技能來掌握學習。在設計教學課程時,我們應結合以往的教學情況,反思性的圍繞這樣幾個問題構建課堂活動。例如:“如何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將更有可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最有可能出現什么樣的問題?如何對癥治療”等等。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比較有針對性,課程準備不會只以形式出現。因為音樂課的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而不是形式。如果發(fā)現學生對教學過程特別感興趣,或問問自己這個緣由來自哪里,加以反思總結,積累經驗教訓。備課的反思主要應該是以學生情況為重,在課前要知道學生們身心狀態(tài),然后設計具體的課堂活動。比如:初中音樂課一般安排在下午,這個時候學生身心比較疲憊,課堂活動應該以輕松愉快為主,不能是死板的說唱活動。
4.課堂活動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及時反思活動存在的問題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把學生當作容器,教學過程單一,且缺乏靈活性,使得學生發(fā)展受到很大影響。在新課改后的初中音樂教學中要經常性開展教學活動,圍繞學生設計活動,使得學生參與課堂。為此我們應該反思活動中的不足,及時采取措施調整課堂活動的進程。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調整教學方式,不斷進行課程創(chuàng)新,直到最后采用最正確的教學手段。課堂教學是一件令人尊敬的藝術,無論教學有多么好,都有其所缺失的一面,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我們要進一步完善,進一步優(yōu)化。因此,在課堂上發(fā)生的所有的意料之外的狀況,都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素材,為教師提供持續(xù)的探索實踐。
5.做情感教育,加強師生關系建設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性作用是很強的,很多教學活動都需要教師推行落實。但反思曾經的灌輸教學的弊端,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應該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而不是主人公地位。具體的做法是:做好情感教育。教師通過課堂教學活動或者課上的思想教育活動,以自身的經歷或者學生熟知的故事教導學生,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使得師生關系變得和諧,這樣就能在課堂上更好的進行互動,既有助于學生學習,又有利于教師對課堂的管理。
總結
隨著社會高速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新課改一直提倡的從失敗的課堂中吸取教訓,進行完善總結是我們反思總結的理論基礎,實踐是檢驗課堂活動工作的標準。通過班級課堂教學,不僅能使學生學習廣泛的音樂知識,更多地獲得精神享受,提高審美品味,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實踐能力,做好課堂方方面面的反思工作才能更好地推動教學內容、目標、方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加強對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反思性教學,能不斷提升學生的音樂感受和音樂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 黃瑩. 對初中音樂課教學的反思[J]. 教師博覽:科研版,2013.
[2] 李志宇. 淺談音樂欣賞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J]. 商情,2013.
[3] 蹇菊華. 音樂知識的課堂教學反思[J]. 中國音樂教育,2014.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天成教育集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