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 靜(常熟理工學院 江蘇 常熟 215500)
高校體育專業(yè)學生籃球傳球意識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既需要專業(yè)老師的長期指導,也需要學生的不斷訓練,進而在不斷深化與推進中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的能力,為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發(fā)展帶來諸多幫助。
傳接球意識是高校體育專業(yè)學生開展籃球訓練與發(fā)展方面不可或缺的重點,對于學生基本籃球素養(yǎng)的提升有著重大影響。然而,在目前的諸多高校體育專業(yè)學生籃球教育中,多數(shù)學生的籃球傳接球意識都存在很大問題,這對于促使學生籃球發(fā)展是極為不利的,必須引起教師與學生的高度重視。
目前,由于受到NBA、CBA等諸多籃球體育聯(lián)賽的影響,多數(shù)青年學生對于籃球運動都情有獨鐘,尤其是高校,這一影響更是呈現(xiàn)出逐步蔓延乃至不斷發(fā)展壯大的強勁趨勢。很多高校學生也在一昧模仿中更加注重個人在籃球運動方面的個人能力,將自身籃球能力的表現(xiàn)視為籃球運動的重點。殊不知,籃球運動本身就是一項團隊型運動,對于傳球、接球、運球、配合等基本素養(yǎng)的提升才是籃球比賽效能實現(xiàn)的重中之重。這種由于過分關注個人能力,逐步淡化傳接球等基本籃球素養(yǎng)訓練與培養(yǎng)的認識,直接影響了籃球運動者團隊意識的形成,對于籃球運動更好開展也會帶來諸多干擾。
傳接球方法的形成,并非朝夕之間就能確立。對此,很多高校學生在平時模仿與實踐中也比較注重。但是,由于受到急于求成思想的影響,導致很多學生在傳接球方法的落實上不能持之以恒。很多時候都是將傳接球的方法作為籃球訓練的熱身行為來敷衍,導致實際籃球比賽中,一些學生經(jīng)過會隨著比賽的開展而變得不會傳球,不會接球。傳球時由于力度、時機、選擇等方面方法的欠缺,不能做到與接球?qū)ο笾g的默契配合。即使偶爾出現(xiàn)一些傳接球方面的行為,也是失誤連連,經(jīng)常由于傳接球基本方法的不足而直接影響自己發(fā)揮和比賽結(jié)果。這些由于傳接球方法不到位、不徹底、不過硬而直接影響籃球比賽的情況在我們身邊時有發(fā)生。
對于高校學生而言,由于其正處于適合運動的黃金時期,身體技能與興趣愛好都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不論是專業(yè)籃球?qū)W員還是籃球愛好者,都應該將傳接球的訓練作為一項基本訓練去強化和落實。然而,很多學生在籃球訓練的有效性方面并不重視,甚至以一種漠視的態(tài)度來對待。在傳接球訓練方面,亦或趨于敷衍應付,思想上不重視,行動上不積極;亦或不能長期堅持,在訓練時間的保證,訓練要求的遵從,訓練實效的關注等方面都不能將其提升至整個籃球運動的高度去對待。這些思想和行為,直接影響了籃球傳接球訓練實效性的發(fā)揮。
綜上所述,在目前的高?;@球教育與訓練中,學生傳接球方面存在的問題依然是制約學生籃球上限的關鍵,必須引起教師與學生雙方面的共同重視。
通過長期觀察與調(diào)研可以發(fā)現(xiàn),引發(fā)高校學生傳球意識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教學觀念方面的影響,也有高校專業(yè)老師指導方面的問題,更有學生自身訓練方面的不足。總之,正是在諸多弊病的影響下,才導致目前高校體育專業(yè)學生在籃球傳球意識方面存在普遍性缺失。
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之所以有許多學生在傳球時存在遲緩現(xiàn)象,與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也有極大的關系,普遍的教師認為,只要讓學生長期在賽場上接受訓練,就能學會如何傳球,可這種行為僅限于學生有一定的技術基礎。大多數(shù)學生對技術沒有研究時,是不能學會自己去看場上的情況的,因此在傳球時,不知該如何從大局入手進行傳球,這也是缺乏傳球意識的原因。另外,大多數(shù)教師只是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來進行教學,而今時不同往日,還是有許多新的人才涌現(xiàn)出來,這些人才引出了許多籃球技術,而這些技術也是當代體育專業(yè)學生應該隨時學習的,高校在教育學生時,既沒有抓住教育核心,也沒有跟進時代,導致教學內(nèi)容有所欠缺,在學生身上起不到好的教學效果。
目前,高校在對學生進行籃球訓練時,大多數(shù)老師都采用單人訓練的模式,這單人訓練的模式雖然能給學生帶來直接的技術指導,但并不能夠讓這些學生得到大量的提高?;@球畢竟是團隊出力的運動,在學習籃球技能時,最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籃球意識,這樣的意識,不僅是在單人訓練中需要培養(yǎng)出來的,是在集體訓練中需要表現(xiàn)出來的,學生必須通過集體訓練來提高自己的籃球意識。而現(xiàn)有的教學方式方法指導,相對來說比較欠缺,這欠缺也導致了學生無法在團隊組戰(zhàn)中得到更好的提高,特別是學生在團隊作戰(zhàn)中就比較在乎個人的價值,忽略了團隊傳球,未有傳接球的意識。且日常訓練相對比較枯燥,大多數(shù)學生在日常訓練中能夠獲得的技能,在團隊作戰(zhàn)中就不一定能用上,而日常學習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自傲或枯燥的情緒,都容易影響學生之后的籃球訓練,使訓練達不到應有效果。
大多數(shù)教師按照以往的經(jīng)驗來對學生進行教學時,主要加強了學生的腕指力量,教師對學生進行基本的技術訓練,反而不容易達到更好的成效,因為球場上應對的困難十分多,只注重基礎訓練,十分容易讓學生在球場上不知所措。另外,在訓練時,教師盡可能的減少了防守壓力,讓學生學會如何傳球,但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在實際比賽中更難操作,教師的許多教育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最終訓練出來的結(jié)果卻不盡如人意,面對嚴密防守的傳球環(huán)境,學生根本無法施展自己的技術,導致傳球失敗,讓學生在球場上受挫,這也與學生無傳接球意識有直接的關系,當教師教給學生所有的基本技能后,學生在球場上都沒有辦法獲勝,學生受挫心理特別明顯,后期籃球意識的培養(yǎng)過程也變得越發(fā)困難。
因為籃球運動從本質(zhì)上來講是屬于團體合作的一項運動,由于參與人員眾多,所以勢必要求在運動過程中,參與人員都得保持一樣的思想,這樣才能保證比賽向著贏的方向前進。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時,一定要讓學生有集體配合的意識,首先教師必須向?qū)W生強調(diào)運動的集體性,以及必須要整支隊伍的配合,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雖然一支球隊只有五名隊員,但是,如果每一個人都能拼盡全力,那么五名隊員最終發(fā)揮的價值,能遠遠超過五個人原本有的價值。傳接球本來不是一件易事,而且還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彼此配合來傳接球,所以教師在進行傳接球的教學時,一定要十分有耐心。學生不僅要掌握主要的傳接球技術,也要懂一些該技術的理論知識,在學生對傳接球有疑問時,耐心地解答學生的問題,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傳接球的訓練,也有利于增加學生對傳接球的練習興趣。最后,高校在對學生進行籃球教學時,完全可以增大教學難度,讓學生在接受學習時就感受到嚴密的防守,在這個時候,教學生一些進攻手段,能夠讓學生融會貫通地理解這些進攻手段,并在適當場合運用這些進攻手段。高校還應該懂得教學的循序漸進,讓學生從接一個球開始進行訓練,一直讓學生開始結(jié)數(shù)球,讓學生從慢速接球開始訓練,一直讓學生開始能快速接球,讓學生的追求從意識使然到本能動作,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接球能力。
在籃球場上每一位運動員的觀察能力,都能夠決定這場比賽的進球,所以高校應該注重對學生的觀察判斷能力進行培養(yǎng)。因為觀察判斷能力是必須在動態(tài)情況下進行的,而且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在十分緊急的狀況下進行的,高校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全局觀察意識,讓學生從籃球開局開始,就對場內(nèi)的情況進行觀察。經(jīng)常給學生安排比賽也是提高學生觀察力的主要方式,在安排比賽時增加比賽的難度,也能讓學生自己有意識地進行觀察動作,再通過理論的學習,讓學生掌握觀察和判斷的技巧,讓學生的判斷和觀察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讓學生有主要的籃球意識,最重要的是化成本身的自動行為,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籃球能力的目的。
在籃球賽中,勝敗乃兵家常事,但具體運動中乃至比賽中,很多學生由于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導致其判斷出現(xiàn)偏差,進而直接影響了比賽的結(jié)果或者團隊之間的配合。而且很多心理素質(zhì)脆弱的學生因為不能承受失敗的打擊,直接將這種負面情緒傳遞至后期對應比賽之中,對于后期對應比賽的開展諸多不利影響。因此,高校應該重視學生的籃球傳接球期間良好調(diào)控意識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調(diào)適。我們都知道,體育生在心理素質(zhì)方面本來就與普通學生存在較大差異,高校不能只把關注點放在學生的體能訓練成果上,對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也同樣得培養(yǎng),多組織些學校間的籃球比賽,讓學生多多參與,勝敗對學生來說便習以為常,學生今后也不會因為比賽的勝負而有更多的心理壓力,也不會產(chǎn)生更大的心理問題,對之后的籃球比賽也不會有更多的問題。
總之,教師對學生進行籃球訓練時,一定要清楚地認識到,籃球技術與個人能力固然重要,但傳接球技術與意識也不容忽視。流暢的傳球可以促使犀利轉(zhuǎn)換的實現(xiàn),舒適的傳球,可以幫助接球者更好將傳球轉(zhuǎn)換為有效得分,進而形成以此助攻。因此,傳接球便是籃球比賽獲勝的核心。在籃球比賽中,只要是能夠上場的每一位球員,都具有一定的基本技能,但傳接球的意識,并不是每一位隊員都能瞬時獲得的。所以高校在對學生進行籃球訓練時,一定要將傳接球技術與意識放在第一位。其次,在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時,也可以加大教學難度,讓學生在接收教學時便感受到傳球壓力,在壓力中找到更好地改變方式,便于自己提高傳球能力。另外,高校應該把籃球意識的培養(yǎng)放在首位,爭取每堂課都讓學生增強一點籃球意識,讓學生能夠得到充分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