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子榮
【摘要】 平面幾何問題是初中數學中的重要部分,在中考中占有較多分數.但是初中生由于初次接觸平面幾何問題,經常會在學習中遇到各種問題.鑒于此,本文以微課的概述作為出發(fā)點,對初中數學課堂微課教學的現狀分析,提出了提升教學課堂的趣味性、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工作、利用微課解決難點問題等教學課程應用手段.旨在不斷提升微課在平面幾何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應用的研究質量獻力.
【關鍵詞】 微課;平面幾何;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應用;研究
【基金項目】 廣州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Guangzhou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2017年度課題微課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課題編號:1201554489).
有教育專家這樣評價過平面幾何:“最好的讓小學高年級和初中低年級的學生開始學習‘邏輯推導的學科.”從這一點來說,平面幾何的意義甚至超出了數學教育[1].平面幾何重要考查學生的“邏輯能力”,因此,平面幾何的重要性不僅僅只是體現在考試的分數上,更體現在對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上.因此,微課在平面幾何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應用的研究成為現今較熱的話題,如何對其進行應用,成為初中學校的數學教師需要深思的問題.
一、微課的概述
關于“微課”的定義,教育領域的認識五花八門,這也不難理解,一旦與課程相關,總是免不了出現教學理論、方法眾說紛紜的問題.盡管教學理論與方式有著多種應用方式,但是對“微課”的內涵與特點卻是一致的.微課的兩大特點就是“微”與“課”.其中“微”就是指微小,旨在將完整的課堂任務分開進行教學,使學習時間更加零散化,學生能夠利用更多零碎的時間加強對知識的吸收;“課”就是指教學,也是微課教學的最終目的,但是這種課與傳統(tǒng)的課堂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微課的“課”指的是利用現今多媒體技術授課[2].
二、初中數學課堂微課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微課概念混淆,導致教學能力嚴重不足
微課的微教學將原有整體化的知識進行拆分,旨在能夠利用這種方式提升學生的注意力,減少以往出現的一節(jié)課40分鐘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學生在學習中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段進行教學.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教師對微課概念和意義的不理解,就導致了在教學中,使得教學內容變得十分零散,而教師缺少將微課內容串聯在一起的能力,就導致學生知識體系十分零散,不能夠形成完整的知識架構,微課教學不僅不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作用,甚至還會導致教學失敗.
(二)教師掌握微課的能力不足
由于網絡上的微課材料有限,有時候教師找不到符合自己教學思路的視頻或者音頻,就要求教師掌握視頻制作、音頻剪切等技能,但是一般教師對這項技術十分陌生,就不能夠將教學任務充分、豐富、有趣地體現在微課中,教師授課困難,學生接受有障礙,導致教師在教學中不愿意采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特別是初中數學中的平面幾何的教學,由于課程自身具有相對空間思維要求,如何將平面幾何在 視頻中體現出來,成為教師的難題.并且由于不同教師對微課的掌握的能力不足,使學生受到的教學也就存在差異.
(三)盲目跟從,效果不大
微課現在已經成為教育領域的一種時尚,有的學校為了“跟上教育步伐”,在沒有任何微課研究的情況下盲目的要求教師開展微課教學,這樣就導致學生在學習中沒有微課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之間的過渡,大范圍出現不適應的現象,嚴重影響學生對知識掌握.甚至有的學校,微課教學過于模式化,導致在實際的教學中,微課失去了原有的價值[3].
(四)學生的興趣不大,家長產生懷疑
由于互聯網時代的發(fā)展,導致學生在網絡上接觸到各種層次的知識,因此,微課的制作如果缺乏新意,就很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尤其是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差,由于微課教學沒有傳統(tǒng)課堂那么大的束縛力,學生更容易“開小差”導致學習效果較差.微課模式是新興的授課方式,要想取得家長和學生的信任,就必要拿出成績說話,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由于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都需要一點時間的過渡期,有的學生成績沒有明顯的提升,甚至出現下降的情況,就會使家長對微課教學產生懷疑.
三、借助微課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的主要方法
通過上文的分析,不難看出在微課的使用中仍然存在著諸多不適應性,因此,加強對課堂的微課銜接非常重要,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分析,尤其是平面幾何的教學.一般來說,學生在學習中的重要的兩個步驟就是“信息的接受”與“信息的運用”.“信息接受”就是指學生在學習中對信息的接受程度,“信息運用”就是指學生利用已接收的信息解決實際問題,在此過程中,一旦學生不能夠有效地將信息內容轉化為問題途徑,就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運用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難點內容,并且以這兩個步驟作為出發(fā)點,提高課堂效率.
(一)提升教學課堂的趣味性
興趣是學習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才能夠更愿意投入到學習中,由于是初中數學,自身就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計算性、理論性,因此,更應該加強對微課中的趣味性,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獲得知識.例如,當教師在進行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教學的時候,教師就應該準備好微課教學的視頻,通過為學生舉例說明平面圖形與空間圖形的區(qū)別,還可以利用計算機展示立體圖形,選擇學生生活中經常接觸的課桌、椅子等,這樣的方式能夠有別有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無實物”講述的尷尬,學生也能夠直觀的區(qū)分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
(二)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工作
預習和復習工作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樣的時間,加強對學生的教學.當教師進行“全等三角形”的教學時,可以實現準備好將當節(jié)微課視頻,發(fā)到班級微信群或者QQ群中, 讓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進行觀看,學生在觀看視頻之后,已經對什么叫全等三角形有了一定的認識,在視頻的結尾處,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如何證明兩個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學生可以通過觀看視頻得到的知識進行思考,也可以在班級群里展開討論,在討論中教師要時刻關注群中學生的動態(tài).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記錄.等到正式上課的時候,教師對微課中提出問題進行解答,并一并解答學生在微課自學中遇到的問題[4].
另外,在課堂結束后,由于學生的接受的能力不同,對知識的掌握也不同,教師利用微課的方式,制作一個總結視頻,發(fā)送到班級群中.學生通過總結視頻對知識進行回顧.教師在微課視頻結尾要對學習的知識提出針對性習題.習題主要分為“簡單、中等、較難”三個檔次,這樣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習題檔次,并掌握自己的學習程度.
(三)利用微課解決難點問題
在初三的數學復習中,學生要面臨著大量的難題,但是無論數學題再難都是與初中數學知識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只要細心總結規(guī)律就能夠發(fā)現規(guī)律.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對難題進行分析,找到共同的知識點,教師先是對這類難題的知識點進行微課方式的回顧,等學生對知識點回憶起來,在以一個題型為微課內容,在微課中重點呈現出問題之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能夠清晰地看出解題思路,以及出題人的出題思路,學生通過對比就能夠突破難點.例如,出題者將平面幾何問題與函數問題結合起來,在函數圖像中設置三個動點,并求三個動點組成的三角形的最大面積等問題.經常會讓許多學生在解題中束手無策,通過微課的方式,在視頻中模擬動點的變化,讓學生通過反復觀察,找到規(guī)律.
四、結 論
微課在平面幾何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應用的研究在提高課堂效率,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提升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微課的教學學習能力上有著積極的作用.在此過程中,提升教學課堂的趣味性、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工作、利用微課解決難點問題等教學課程的具體實施內容,能夠不斷地促進初中教學平面幾何教學水平的上升,并且為其他教學內容提供了實踐依據.
【參考文獻】
[1]徐紅兵,鄧惠俊.基于微課的高職院校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31):132-133.
[2] 陳躍,常力軒.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影視制作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7(46):78-79.
[3]郭元,曾莉.“微課+翻轉課堂”——Visual Basci課程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18):165-166.
[4]徐素鵬,李俊雅.微課資源創(chuàng)新“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以“化工單元操作技術”課程為例[J].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2):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