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凱 周紅萍
(湖北文理學院體育學院 湖北 襄陽 441053)
從1998年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健美操協(xié)會聯(lián)合頒布的《全國健美操大眾鍛煉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到今天已經(jīng)二十年了,倍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健美操作為一種將音樂、舞蹈、體操等元素糅合在一起的運動方式,能有效緩解人們身與心的疲勞與緊張。隨著社會經(jīng)濟水平的不斷發(fā)展,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健美操日益推陳出新,元素也在不斷的豐富。從最開始的純操化動作發(fā)展到今天的健美操已經(jīng)是結合中國風、街舞、爵士、拉丁等等舞種元素,配合中外流行激情澎湃的富有節(jié)奏的音樂,成為最廣為流傳的大眾健身方法之一。
第一至第三套《全國健美操大眾鍛煉標準》的音樂、動作元素、動作難度、動作方向等。
(1)文獻資料法。
從中國知網(wǎng)上查閱國內(nèi)外與大眾健美操相關的期刊論文,在湖北文理學院圖書館查閱相關書籍,對相關資料進行整理、研究、分析第一至第三套《全國健美操大眾鍛煉標準》特點。
(2)錄像分析法。
從網(wǎng)絡上下載第一至第三套《標準》視頻觀看,縱向分析三套《標準》音樂類型、動作舞種的整體變化,橫向分析一到六級音樂節(jié)奏、動作組合、難度和方向的等級變化。
(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從縱向整體分析和橫向等級分析需要對音樂、動作、舞種等元素變化進行統(tǒng)計分析,研究其變化。
(4)對比分析法。
將三套《標準》進行橫向和縱向對比分析,找出縱向每一套間最具時代潮流的元素,橫向每一級之間定義等級的元素,從而發(fā)現(xiàn)其中元素變化。
1998年頒布的《全國健美操大眾鍛煉標準》響應了1995年頒布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滿足了人們對于健美操的需求,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并且在促進全民健身的同時極大的推動了健美操這一健身運動在中國的發(fā)展。
2004年第二套《標準》的發(fā)布是對第一套《標準》發(fā)布后所反饋的問題進行了相應的修改,使整套標準無論從套路組合還是動作編排上更為合理,對更好的推行健美操,促進大眾健身操發(fā)展,推動全民健身有著重要意義。
第三套標準是在北京奧運會過后發(fā)布的,在第二套標準的基礎上,第三套增添了很多時代氣息,加入了各種新鮮的元素在其中,豐富了大眾健美操的元素,增添了健美操運動的魅力,為大眾健美操的發(fā)展開啟了新的篇章。
隨著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和人民大眾的需要,三套健美操逐步更新。每一套《標準》又根據(jù)技術水平和難度系數(shù)對《標準》進行一級到六級的劃分,既滿足了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素質人群的需要,又滿足人們不斷進步和學習健美操的需求。
不論是第一套還是第二或第三套標準,它們一到六級的總體劃分為四個層次:一級為大眾健美操鍛煉標準的入門套路,運動強度始終保持在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二級和三級為大眾健美操鍛煉標準的初級套路,運動強度保持在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四級和五級為大眾健美操鍛煉標準的中級套路,運動強度保持在中高強度;六級為大眾健美操鍛煉標準的高級套路,運動強度保持在高強度。以第三套《全國健美操大眾鍛煉標準》為例,進行縱向對比。
第三套《全國健美操大眾鍛煉標準》一級到六級都是分為一個準備部分和四個組合。準備部分為2×8拍的彈動,感受音樂節(jié)拍,四個組合的節(jié)拍數(shù)一樣,都是正反兩個方向各一個4×8拍。不同的是一級到六級的難度、復雜程度、適宜人群等都是不一樣的。
一級為《標準》的入門套路動作,全套動作始終保持著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并且也只是進行一些簡單的腹背部的核心肌肉力量練習。每一個組合都是由3-5個健美操中常見的基本步伐組成,并且這些步伐都是一些低沖擊或者無沖擊步伐。上肢動作比較單一,均為一些簡單的、對稱的動作構成。整套操動作變化路線簡單,前后或左右變化,并且在方向變化結束后才開始做一些簡單的上肢動作。一級《標準》適用于一些才剛開始接觸健美操或者運動能力比較弱的老年人群。
二級為《標準》的初級套路動作,全套動作始終保持著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并且同一級一樣,也只是進行一些簡單的腰腹部核心肌肉的力量練習。每個組合由4-5個基本步伐組成。不同于一級的是,二級動作變化角度增加了45°的方向變化,并且上肢動作開始出現(xiàn)少數(shù)的依次動作,在變換方向過程中還會做一些簡單的上肢動作。
三級同二級一樣為初級套路動作,全套動作保持在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在二級的基礎上,三級增加了對上肢力量的練習。每個組合由4-5個基本步伐組成,動作的變化方向大致與二級相同,不過動作移動范圍加大了,變換方向過程中的上肢動作幅度也加大了。二級和三級適合于對健美操有初步了解或者有一定舞蹈基礎的或者身體素質還可以的人群。
四級為《標準》的中級套路動作,全套動作為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標準》從四級開始,音樂的速度開始加快,高沖擊動作在組合中出現(xiàn)的頻率也開始變大,動作變化增多,特別是手臂動作變化。轉體變化開始出現(xiàn),動作的范圍也變得更大,變換方向增多的同時,在變化方向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復雜的上肢動作。整套操的流動性加強,整套操的表演性和觀賞性增強。
五級為《標準》的中級套路動作,全套動作在中高強度中更偏向于高強度一些,因為在四級的基礎上,高沖擊動作出現(xiàn)頻率更大,音樂的節(jié)奏比四級更快,動作的難度也比四級大,轉體動作角度的增大,以及動作難度的上升,導致成套動作難度上升。與之相應的,五級的觀賞性、表演性,動作的流暢性也比四級大大加強。四級和五級《標準》適用于一些在力量、協(xié)調(diào)、心肺功能等素質上都比較好的健美操愛好者。
六級為《標準》的高級套路動作,整套動作保持著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六級不同于一到五級的音樂節(jié)拍非常明顯,六級的音樂節(jié)拍比較輕,音樂節(jié)奏快速,音樂段落的起伏變化也比前面五級的更為柔和協(xié)調(diào)。六級的跳躍動作增多了很多,動作變化和角度方向變化更為隨意,也更具流暢性。在角度變化的同時,不論是動作的難度還是動作的幅度也大大增加,節(jié)拍中還會出現(xiàn)兩拍一動或者一拍兩動的變化。這些對鍛煉著不論是身體感覺還是身體素質上都有很高的要求。
第三套《標準》一到六級隨著級別的增高,對鍛煉者的要求也增多。從入門到低級再到中級最后到高級,無論是音樂還是動作都在逐漸變化。音樂的節(jié)奏加快;節(jié)拍變輕;段落變化柔和協(xié)調(diào);動作變化增多;動作難度加大;高沖擊動作的增多;動作復雜程度加大等等,這些都對鍛煉者要求不斷增加。
(1)三套《標準》音樂對比。
音樂是健美操的靈魂,音樂影響著健美操的動作,不論是力度、幅度還是表現(xiàn)力。一首旋律優(yōu)美、節(jié)奏感強、與動作配合協(xié)調(diào)的音樂,能夠刺激鍛煉者的練習欲望,同時還能幫助鍛煉者記憶動作,提高動作力度、幅度和表現(xiàn)力。
第一套和第二套《標準》的音樂主要是迪斯科舞蹈音樂,節(jié)拍重而明顯。第三套的音樂除了迪斯科音樂還有搖滾風格的,音樂的樂器也有明顯的變化,架子鼓、薩斯關等不同音樂的變化,使音樂輕快活潑,節(jié)拍明顯富有激情,更加的吸引人。
第三套的音樂與動作、套路的銜接更加的緊密,音樂選取更加的合理。高潮迭起,使整套操更具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更能體現(xiàn)音樂與健美操的融合。
相比于第一套和第二套,第三套的音樂從四級開始有明顯的加快,五級比四級快,六級比五級快,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難度性,對鍛煉者興趣也是一種提高。
(2)三套《標準》動作對比。
第一套 《標準》規(guī)定動作結構式力量練習穿插在有氧練習之間,打斷了有氧練習,降低了健美操作為有氧運動的有氧練習效果。第二套和第三套《標準》將有氧練習和力量練習分為兩個部分,可以銜接在一起練習,也可以分開練習。
第一套標準的動作段落數(shù)量和段落節(jié)拍的數(shù)量都是不固定的,這種情況不利于大眾對于規(guī)定動作的記憶學習,所以從第二套標準開始,動作的創(chuàng)編注重了對稱性以及分組合,方便了鍛煉者記憶和練習。
第二套和第三套的動作相較于第一套也進行合理規(guī)劃,每一個段落的起始都是從右腳開始,動作的組合更加符合人體運動規(guī)律,段落動作自然過渡,使整體更加流暢,方便練習者記憶和練習。
第一套動作是純操化的組合銜接,第二套開始加入其他舞種,第三套動作更是融入了拉丁、街舞、搏擊、武術等進入其中。
從第一套的純操化為主,以鍛煉為目的,到第三套逐步加入其他舞,變化更加的復雜,套路組合銜接更加的流程,《標準》的表演性和觀賞性也在逐步增強。
(1)大眾健美操的時代性。從三套標準的縱向橫向對比分析不難看出,不論是在音樂上還是在動作上,每套操的推出都是融入了時代的元素,緊跟時代潮流;
(2)大眾健美操的多變性。音樂上,音樂的風格在逐步增多,音樂更具時尚性和潮流化;動作上,從操化動作到不斷吸收各類舞種元素,增強了動作的表現(xiàn)力和觀賞性。整個套路上,對稱性、流暢度等元素的增多,也逐步表現(xiàn)出健美操的套路化。
(1)大眾健美操內(nèi)容形式更豐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大眾健美操在吸納各種好的元素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內(nèi)容,創(chuàng)新自身的表現(xiàn)形式。比如現(xiàn)在盛行的廣場舞,就是健美操在結合中國風元素過程中,結合現(xiàn)今經(jīng)濟社會特點而產(chǎn)生的一個新的大眾健美操表現(xiàn)形式;
(2)編排設計更加規(guī)范化全面化。科技研究水平不斷發(fā)展,人們對于運動、健康的定義不斷刷新,對于大眾健美操的要求也不斷上升。大眾健美操的編排更加結合人體運動規(guī)律,從生理上、心理上不斷適應修改,更加符合人們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推動全民健身的實施;
(3)大眾健身操基礎設施條件更加完善。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人民對于大眾健美操的訴求也會越來越高,參與的人數(shù)會越來越多,與之相應的,需要的基礎設施條件也就更加完善。當基礎設施完善后,相信不會出現(xiàn)在類似與洛陽王城廣場的事件;
(4)大眾健美操藝術性程度更高。音樂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健美操的動作元素結合音樂的旋律更能體現(xiàn)出藝術的美感。大眾健美操的音樂在潮流化化發(fā)展的同時,會更加的注重藝術化發(fā)展,大眾健美操的技術動作在注重健身訴求的同時,會更加注重動作的藝術美,從整體上不斷提升大眾健美操的藝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