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艷
摘 要:高中政治課程作為一門基礎性課程,是高中學生愛國主義情懷、正確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除此之外,通過高效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學生也將對哲學以及經濟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開放式教學作為近年來逐漸興起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是在教學中,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以素質教育為出發(fā)點的教學模式,對于提高高中政治教學質量具十分積極的意義。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科學開展開放式教學,提升學生政治文化素養(yǎng),是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重點。以下,從幾個方面對高中政治課開放式教學實施路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政治;開放式教學;實施策略
作為高中德育工作開展的主要渠道,高中政治課程教學中涉及豐富的社會科學基礎知識,如文化、經濟、政治等,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有些理論知識過于抽象,在學習與消化中存在一定的難度。作為高中政治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將政治課程內容變得具體化與感性化,有效提高學生的課程興趣,優(yōu)化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開放式教學方法對學生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等的培養(yǎng)都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相對于“封閉式”的教學方法,更能促進學生思維潛能的發(fā)揮,實現多角度、多方面的知識探究與運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一、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創(chuàng)造開放性課堂
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學生對于課堂的認可程度與學習主動性將直接影響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為了引導高中學生更好地融入開放式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基于政治學科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探究情境。開放式的高中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主導地位,基于學生的認知起點提出問題,并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探究、研討,使學生對感性的材料進行加工,并通過分析、綜合、比較等方法達成技能提高的認識,圍繞問題探究過程獲得良好的學習思維培養(yǎng)。例如,在進行“效率與公平”一課教學時,效率與公平之間的辯證關系是一個教學難點,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并領會我國對于效率與公平關系處理的基本國策,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排隊打水的探究情境,假設你提大桶打水或者提小桶打水,一個水龍頭如何才能滿足時間與效率的需求。在進行打水的規(guī)則制定時,除了考慮效率,還要考慮什么因素。通過對效率、分平問題的情境設計,引導學生對其概念進行理解,并提出解決效率與公平矛盾的方案。在這一開放式的探究過程中,學生將不再是孤立片面地看問題,而是學會用比較、綜合等思維方法思考問題。
二、開放教學內容,與社會化內容接軌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學內容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性。在新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提出,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要合理開展課程資源,運用新的課程資源為課堂教學提供服務?;陂_放式教學模式下的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除了可以運用教材中的案例進行相應的政治理念講解外,還可以開放教學內容,與社會、經濟、文化等內容相聯系,引用全新的社會實踐與案例,快速激發(fā)學生產生共鳴。例如,在進行“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所熟悉的品牌進行課程導入,包括有一些為大眾所熟知的品牌進入中國,也有一些中國的優(yōu)質產品逐漸走向世界。通過將這些與學生生活經驗密切相關的內容引入,使學生逐漸了解到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過程。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入馬云的阿里巴巴為案例,通過學生熟知的案例引入,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也使教育資源更加多樣化。
三、突出學生主體,自主參與課堂
在開放式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例如,在進行“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教學中,教師可以模擬一個市長選舉或者村長選舉的情境,在活動一開始,首先向學生講解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的含義,明確在選舉中包括了哪些過程與環(huán)節(jié),并且學會用自己的理解來解讀選舉制度。隨后,組織學生開展發(fā)選票、填選票、確定候選人、統(tǒng)計選票等過程。通過對選舉制度的解決與選舉過程的模擬,使學生明確參加選舉人必須年滿18周歲的中國公民,選民的選票必須是自己的意志等相關原則與內涵。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探討如何在公民選舉中行使自己的權利。通過課堂向學生開放,開展討論與爭論,使學生對政治知識的理解更加多元化。
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
在高中政治課開放式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基于“理論聯系實踐”的原則,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中,走出教室,走向社會大課堂,以開放式的教學方法,獲得真實的學習體驗,努力達到“知行統(tǒng)一”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卻意義非凡的事情著手,實實在在地踐行政治知識,看到生活中的精彩一面,也領悟到更多的人生道理。例如,在教學“文化與社會”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到當地博物館,觀看一次異彩紛呈的“文化活動”,除此之外,還可以運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皮影戲操作、戲劇臉譜制作等文化內容,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受到文化的熏陶,體會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除了開展各種開放式的實踐活動之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大膽談一談自己的學習體會,真誠表達學習的感受,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鞏固。
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不斷推進,新時期下的高中政治教師要順應時代發(fā)展趨勢,科學實施開放式的教學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探究情境,發(fā)掘更多的政治學習樂趣,引導學生在豐富的教學資源中進行自主探究。通過開放的教學環(huán)境,營造出民主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掌握政治知識,建立起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力求實現教學內容社會化,促進高中學生更好地成長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桂華.小議高中政治開放性教學模式[J].文理導航(上旬),2014(12):90.
[2]田飛飛.放飛學生,讓學習飛翔:談高中政治課堂的開放教學[J].新課程導學,2015(13):6.
[3]段偉,王志安.高中政治課開放式教學的實施路徑[J].教學與管理,2017(25):7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