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教學以課堂面授為主,教學中存在“重講授、輕實踐”的現象,忽視了對大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信息化時代對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的深層次整合成為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核心。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教學形式方面、教學內容方面、教學組織方面及教學評價方面較傳統(tǒng)面授教學模式都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現狀;混合式教學
【作者簡介】陳丹琰(1980-),女,江蘇無錫人,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翻譯。
【基金項目】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校級課題: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在商務英語課程中的應用與實證研究,課題編號KJXJ17509。
隨著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對大學生的英語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培養(yǎng)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應用型外語人才。然而,一直以來我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采用講授式模式,忽視了對大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大學生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真正需要用英語交流的時候,往往捉襟見肘,非常尷尬。在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的今天,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的深層次整合成為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核心,如何構建符合學科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的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
一、大學英語教學現狀
1.教學形式方面。一直以來,大學英語教學采用傳統(tǒng)的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氛圍比較呆板壓抑,學生參與度和積極性都不高。教學中依然存在“重講授、輕實踐”,教師滿堂灌的現象,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經?;杌栌?,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也是流于形式,不能達到很好的練習效果。一堂課40分鐘結束后,師生之間就很少再有交流的機會。這樣導致學生在學完課程后只掌握了一些單詞的識記和拼寫,英語聽說能力一直處于弱勢地位,語言的交流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沒有得以提高,大多數學生學到的是啞巴英語,在課堂上開口的機會非常少,在日常生活中更是羞于開口。
2.教學內容方面。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只注重課本知識的講解,包括:詞匯、語法、課文結構分析等,停留在簡單的語言學習層面,只看重大學英語四、六級通過率,不重視學生實際的英語應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還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很顯然,這樣的教學內容已不符合當代大學英語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新時期的外語人才應該是聽說能力強,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應用型外語人才。因此,大學英語的教學應該加入更多的學習內容,如:交際能力,跨文化知識等。
3.教學組織方面。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上,教學組織形式也較為單一,師生交流或生生交流及互動不足。在教學手段上,雖然引入了各種多媒體技術,教學手段從傳統(tǒng)的“粉筆+黑板”變?yōu)椤坝嬎銠C+大屏幕投影”,其實質不過是從老師的“口述式灌輸”轉化為技術式的“多媒體式灌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疲于信息轟炸式的教學,完全沒能發(fā)揮出自身學習的自主性。課堂很少進行互動,學生很少在課堂上提問。很多同學很少做筆記,聽講也不是很認真。這非常不利于學生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4.教學評價方面。對于大多數英語課程成績的評定,以往都采用終結性評價為主,即平時表現占20%,期中考試占40%,期末考試占40%。雖然這種評價方式從某種程度上激勵了學生的學習,但是其本質上有著應試教育的弊端,不能很好地體現學生平時的課堂參與度、學習興趣等,不能反映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
二、學情分析
以我校近幾年的學生為研究對象?!?0后”高職學生群體有著鮮明的個性特征。分析如下:
1.學習習慣及學習態(tài)度。高職院校的錄取分數線多年來一直在200分左右,這群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太好,他們不喜歡長時間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靜不下心來。學習態(tài)度也欠佳,有些學生經常曠課,對課程學習不夠重視。
2.學習動力。高職學生學習動力不足。他們中部分缺乏學習目標,在學習方面很迷茫,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學習上很被動。有部分學生把大學生活重心放在打工上,還有部分學生則有厭學情緒。
3.學習方法與策略。大多數高職學生的學習方法還有待于改進。課前有預習習慣的學生只占3%;課堂上會主動記筆記的占15%,還有50%的學生在老師的提醒下會做一些筆記,剩下的同學則幾乎不做筆記;課后復習和作業(yè)情況方面,10%的學生會自覺復習當天所學知識,25%的學生有時間就復習,沒時間就不復習了,還有部分學生是直接抄答案完成作業(yè),應付了事。
綜上所述,90后高職學生大部分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努力程度不夠,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缺乏好的學習方法與策略?;诖朔治?,我們要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要充分考慮90后學生主體的特點,開展研究性、啟發(fā)式、討論式的教學,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和策略的指導。
三、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無論是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還是當今流行的網絡教學,都有各自的不足之處。而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出現將此問題迎刃而解?;旌鲜浇虒W模式將傳統(tǒng)教學和信息化教學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集兩者的優(yōu)勢于一身,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依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開展個性化教學,能夠大大地提高高職英語教學效果。我們還是從教學形式、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及教學評價四個方面來分析其優(yōu)點。
1.教學形式方面?;旌鲜浇虒W模式結合了傳統(tǒng)的面對面教學和現代化網絡教學。分為課前(線上)、課中(線下)、課后(線上)三個步驟進行。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在課前,將預習任務通過平臺推送給學生,督促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預習。課堂上,教師采用交際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法結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鼓勵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匯報和辯論等。課后,老師還會在平臺上布置任務,給學生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