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華 李鋼
[摘要] 目的 探討青年與中老年急性腦梗死病因分型、危險因素等方面的異同。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青年腦梗死患者50例作為青年腦梗死組,并隨機抽取同期住院的中老年腦梗死患者63例作為中老年腦梗死組,對其TOAST分型、危險因素進行對比分析。 結(jié)果 青年腦梗死與中老年腦梗死組最常見的病因分型均為LAA,青年組其次為SAO、O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最常見的危險因素均是高血壓,而吸煙、酗酒常見于青年腦梗死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青年腦梗死組高尿酸血癥患者多于中老年腦梗死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高尿酸血癥是青年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 結(jié)論 TOAST病因分型均以LAA型為主,其次SAO;危險因素方面,兩組均以高血壓最常見,青年腦梗死組吸煙、酗酒人數(shù)多,應加強青年人的宣傳教育,戒煙、戒酒,以期減少腦梗死的發(fā)生率及延緩發(fā)病年齡。高尿酸血癥是青年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飲食上應注意減少高嘌呤食物攝入,防止尿酸升高,減少腦卒中發(fā)生。
[關(guān)鍵詞] 青年腦梗死;中老年腦梗死;TOAST分型;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 R743.3?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8)33-0035-04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又稱腦梗死)是由于腦動脈閉塞所致的腦組織缺血性壞死,同時也是最常見的腦卒中類型。且具有致殘率、死亡率高的特點,常見于老年人。然而,由于現(xiàn)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改變,伴隨著不良個人飲食和生活習慣,導致近年來腦卒中呈現(xiàn)年輕化態(tài)勢。45歲以下的青年腦梗死的發(fā)病率有上升趨勢,占所有卒中的10%~14%[1-2]?;颊哌^早的發(fā)生腦卒中,不僅喪失勞動力、生活無法自理,而且給社會及家庭帶來沉重的經(jīng)濟和精神負擔。為了探索高危因素對于青年腦卒中產(chǎn)生的關(guān)系,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住院的青年腦梗死的危險因素及病因分型,提高對青年腦梗死進一步認識,加強預防意識,以期減少其發(fā)病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住院的青年腦梗死患者50例作為青年腦梗死組,其中男42例,女8例,平均年齡26~45(41.64±4.23)歲;并隨機抽取同期住院的中老年腦梗死患者63例作為中老年腦梗死組,其中男48例,女15例,平均年齡46~85(69.35±9.35)歲;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發(fā)病在1周內(nèi),②均行頭顱CT和/或MRI明確診斷為腦梗死,③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的診斷標準[3],并排除血液病、惡性腫瘤、心肝腎重要臟器衰竭等特殊原因所致。
1.2 方法
1.2.1 材料收集? 收集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性別、首次發(fā)病年齡、病史(現(xiàn)病史、既往史、個人史、腦血管病家族史)、輔助檢查(頭部CT/MRI、MRA/CTA、心臟+頸部血管彩超、心電圖、同型半胱氨酸測定、尿酸測定)、入院時均進行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評分[4]。
1.2.2 試驗方法? ①對所有患者進行高血壓[5]、糖尿病[6]、高血脂[7]、心房顫動、心臟病、吸煙、酗酒、家族卒中史8項危險因素進行統(tǒng)計分析。規(guī)定吸煙≥6個月,吸煙>10支/d者為吸煙人群;酗酒≥6個月,攝入酒精量至少30 g/d或210 g/周者為飲酒人群;患者的一級親屬中,至少有1例卒中患者則視為有腦卒中家族史。②對頸部血管有無斑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3.1 mmol/L、LDL-C≥2.6 m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高尿酸血癥進行統(tǒng)計分析;③對NIHSS評分≤3分和NIHSS評分≥15分的患者進行對比分析。
1.2.3 TOAST病因分型? 依據(jù)TOAST分型,將缺血性腦卒中分為五型:大動脈粥樣硬化型(1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心源性腦栓塞型(cardioembolism,CE)、小動脈閉塞型(small artery occlusion,SAO)、其他原因型(other determined etiologles,OD)、不明原因型(undetermined etiology,UD)。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青年腦梗死患者占比情況
該研究期間共收治有915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青年腦梗死患者50例,其中男42例(占84%),女8例(占16%),青年腦梗死患者占同期全年齡組腦梗死的5.5%。
2.2兩組腦梗死TOAST病因分型情況
TOAST病因分型中,青年腦梗死組50例,其中LAA 28例(56.0%),CE 2例(4.0%),SAO 12例(24.0%),OD 5例(10.0%),UD 3例(6.0%);中老年腦梗死組63例,其中LAA 49例(77.8%),CE 8例(12.6%),SAO 3例(4.8%),OD 0例,UD 3例(4.8%);兩組最常見的病因分型均為LAA,青年組其次為SAO、O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中老年組其次是CE,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兩組患者主要危險因素的比較
兩組患者主要危險因素情況:青年腦梗死組,高血壓31例(62.0%),糖尿病10例(20.0%),高血脂26例(52.0%),房顫1例(2.0%),心臟病2例(4.0%),吸煙史27例(54.0%),酗酒史12例(24.0%),家族史23例(46.0%)。中老年腦梗死組,高血壓50例(79.4%),糖尿病25例(39.7%),高血脂23例(36.5%),房顫8例(12.7%),心臟病10例(15.9%),吸煙史18例(28.6%),酗酒史6例(9.5%),家族史42例(66.7%)。兩組常見的危險因素中,青年腦梗死組最常見的是高血壓,其次吸煙、高血脂、家族史、酗酒、糖尿病病史,心臟病、房顫少見;中老年腦梗死組最常見的也是高血壓,其次家族史、糖尿病、高血脂、吸煙史、心臟病,兩組危險因素比較,吸煙、酗酒常見于青年腦梗死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高血壓、糖尿病、房顫、心臟病、家族史更常見于中老年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兩組腦梗死患者檢查結(jié)果比較
青年腦梗死組45例行頸部血管彩超檢查,其中10例(22.2%)有斑塊形成,中老年組56例行頸部血管彩超檢查,55例(98.2%)可見斑塊,兩組頸部血管斑塊形成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C)≥3.1 mmol/L及≥2.6 mmol/L的例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高同型半胱氨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青年腦梗死組高尿酸患者相對較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5兩組患者入院時NIHSS評分比較
入院時NIHSS評分≤3分,青年組有42例(84.0%),中老年組48例(76.2%),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NIHSS評分≥15分者,青年組無,中老年組有4例(6.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入院時NIHSS評分比較[n(%)]
3 討論
青年腦梗死TOAST病因分型分析本研究顯示,青年腦梗死患者50例,占同期全年齡組腦梗死的5.5%,而其他文獻報道的青年腦卒中占所有卒中的10%~14%[1-2],其中青年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的比例大致相等[8-9]。在TOAST病因分型中,我國主要以LAA及SAO最常見[10-12]。與本研究的青年腦梗死組結(jié)果相吻合,王德生等[13]通過尸檢發(fā)現(xiàn)早發(fā)性動脈粥樣硬化是青年梗死的主要原因;中老年腦梗死組最常見為LAA,相比青年腦梗死多,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在青年腦梗死組中SAO型比中老年組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青年腦梗死組SAO型比中老年腦梗死組常見,OD青年腦梗死組比中老年腦梗死組所占比例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青年腦梗死的病因復雜,需要臨床醫(yī)生積極查找病因,為防止腦梗死復發(fā)提供理論依據(jù)。
青年腦梗死危險因素分析青年腦梗死的危險因素主要與高血壓、高血脂、卒中家族史、吸煙、酗酒、糖尿病有關(guān),其中高血壓病是導致青年腦梗死的主要危險因素,考慮青年人罹患高血壓原因,除了家族史外,跟當今社會、精神壓力越來越大,熬夜、吸煙、生活不規(guī)律等誘因使得很多青年人過早罹患高血壓病。再者,青年人發(fā)現(xiàn)高血壓病后未引起足夠重視,很多未正規(guī)監(jiān)測血壓及規(guī)律用藥,血管在長期機械應力影響下內(nèi)膜逐漸受到損傷,出現(xiàn)脂質(zhì)沉積從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展,導致血管壁增厚、管腔變窄,另外血小板易于附著、聚集,容易形成附壁血栓而導致腦梗死。所以,加強高血壓病的宣教,糾正青年人一貫認為的老年人才容易中風的錯誤想法,從而積極預防、管理好血壓,減少腦卒中發(fā)生。高血脂也是青年腦梗死常見的危險因素,本研究中,青年組及中老年組患者高血脂患者較多,分別占52.0%和36.5%。尤其低密度脂蛋白≥2.6 mmol/L的患者均超過一半,楊元菊等[14]研究顯示LDL-C同樣是大動脈粥樣硬化性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其機制可能為LDL-C升高時,刺激內(nèi)皮細胞分泌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抑制劑,使纖溶酶原激活為纖溶酶的過程受阻,血黏度增高使血流阻力增加而促進血栓形成[15-16]。本研究發(fā)現(xiàn)1例青年腦梗死房顫患者,相比中老年人房顫的例數(shù)要少,考慮隨著年齡增大,房顫的患者越來越多,而房顫導致的腦梗死患者入院時評分普遍偏高,NIHSS評分≥15分的患者僅僅出現(xiàn)在中老年腦梗死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青年腦梗死組,入院時NIHSS評分≤3分為主,提示青年腦梗死發(fā)病的嚴重程度較中老年要輕,預后相對更好。近年來有研究提出血尿酸水平升高和腦梗死呈正相關(guān),是中青年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17-18]。本研究顯示高尿酸血癥是青年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與中老年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青年人飲食上應注意減少高嘌呤食物攝入,防止尿酸升高,減少腦卒中發(fā)生;除高血尿酸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可通過NMDAr-ROS-ERK1/2/p38-NF-高,信號通路誘導血管平滑肌細胞CRP mRNA和蛋白表達[19],通過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生引起血管疾病,還會加速內(nèi)皮細胞功能障礙,加速血小板聚集和膽固醇合成,促進血栓形成和纖維蛋白溶解[20],本研究也顯示兩組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的患者不在少數(shù)。
通過本研究發(fā)現(xiàn)青年腦梗死組吸煙、酗酒人數(shù)較中老年組更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醒青年人戒煙、戒酒的重要性,加強腦梗死高危因素的宣傳教育,以期減少腦梗死的發(fā)生率及延緩發(fā)病年齡。但本研究入組患者樣本量較小,結(jié)果可能存在偏倚,今后還需更大樣本、多中心的深入研究去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 黃維,畢齊.青年缺血性腦卒中病因?qū)W篩查研究現(xiàn)狀[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18(12):1355-1360.
[2] Li F,Yang L,Yang R. Ischemic stroke in young adults of northern China: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for recurrence[J]. Eur Neurol,2017,77(3-4):115-122.
[3]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 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 2014[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15,48(4):246-257.
[4] 談頌,常思遠,宋波,等. 早期改良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對缺血性卒中預后的預測作用[J]. 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12,45(3):154-157.
[5]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1,39:579-616.
[6]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2,20:S1-S36.
[7]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訂聯(lián)合委員會.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7,35:390-419.
[8] 山磊,李晁金子,杜曉霞,等.青年卒中與中老年卒中的病因分型及危險因素比較[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6,18(1):5-6.
[9] Smajlovic D. Strokes in young adults: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J]. Vasc Health Risk Manag,2015,11:157-164.
[10] 楊雪蓮,蔡麗瑛,孫家蘭,等.缺血性腦卒中CISS分型與TOAST分型的比較及實用價值[J].世界臨床藥物,2014,35(8):466-470.
[11] Aquil N,Begum I,Ahmed A,et al.Risk factors in various subtypes of ischemic stroke according to TOAST criterial[J].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2011,21(5):280-283.
[12] Shang WY,Liu JY.Stroke subtype classification:acomparative study of ASCO and modified TOAST[J]. J Neurol Sci,2012,314(1-2):66-70.
[13] 王德生,徐心,李樹祥,等.中青年腦梗塞患者的臨床與病理[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8(2):98-101.
[14] 楊元菊,安中平.急性腦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TOAST分型與尿酸、LDL-C的關(guān)系[J].中風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6,33(1):35-37.
[15] Lee EJ,Kim HJ,Bae JM,et a1.Relevance of common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carotidplaqueas risk factors for ischemic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Am J Neuroradiol,2007,28(6):916-919.
[16] Papa A,Danese S,Urgesi R,et a1.Early atherosclerosis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Ea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06,10(1):7-11.
[17] 劉潔一,邢遠,徐志樹.血尿酸與中青年急性腦梗死的相關(guān)性分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5,40(6):757-759.
[18] 吳曉翠,馮麗莎,孫大偉.中青年急性腦梗死與尿酸、糖脂代謝指標的相關(guān)性研究[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8,27(5):451-453.
[19] Kim JT,Park MS,Chang J,et al. Proximal arterial occlusio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 low NIHSS score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mild stroke[J].PLo S ONE,2013(8):e70996 .
[20] Shenoy V,Mehendale V,Prabhu K,et al. Correlation of serum homocysteine levels with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Indian Journal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2014,29(3):339-344 .
(收稿日期:2018-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