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菁華
【內(nèi)容摘要】在高中生學習階段,語文是各學科的基礎,因此,在現(xiàn)代化教學中,學校對高中語文教師的專業(yè)能力要求極高,在教師教學過程中,對高中語文教師教學行為的研究越來越多。本文從高中語文課堂的基本概況出發(fā),對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行為展開一系列的研究。
【關鍵詞】高中語文 教學行為 內(nèi)涵 研究
我國國民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人民的物質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社會文明不斷進步的過程中,人們漸漸意識到了自身文化水平與社會發(fā)展程度格格不入,萌生了充實自身頭腦的想法,教育就是人們充實自我的重要途徑。尤其在近些年,社會發(fā)展速度越來越快,教育在人們生活中的比重越來越大,人們對于教育也有了一定的見解與要求。對高中生而言,學習水平與難易程度較初中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高中學習階段,各科目的學習深度與學習方法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以高中語文為例,在日常教學中,除了基本的教材知識講解,教師還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秀品德的重任,這就要求學生在有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的基礎上,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必須過關。學生長期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學習生活,就會仔細觀察語文教師所有的教學行為,并在潛意識里進行模仿,教師的教學行為科學有效,那么學生的模仿就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反之學生的學習質量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一、教師教學行為的基本內(nèi)涵
教師這個職業(yè)的核心任務就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教學與培養(yǎng),教師在課堂授課過程中,展現(xiàn)給學生的教學行為、語言組織能力和必要的教學肢體動作,都屬于教學行為,教師教學行為的是否妥當是他教學能力是否過關的重要標尺。因此,教學行為是各位教師必須要注意到的部分,從表面上理解,教學行為就是教師在課堂中為了更好地完成授課而使用的一些肢體動作和語言[1]。實際上,真正意義上的教學行為不止上文提到的部分,還包括學生在班級日常事務中運用的語言,這里需要明確的是及時除了課堂授課,還有其他可以完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
對上文,我們還可以進行這樣的理解:課堂并不是教師教學工作的全部,對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大致分類,第一類是教師在學生面前所運用的教學語言,肢體動作及行為、課堂用語等,這些教學行為表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一定的提高,這一類教學行為屬于淺層性的教學行為,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教學目的不進行直觀的表露,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長期使用教學行為,不管教學行為科學與否,都會對學生的學習效率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就當前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來看,教師教學行為運用中,功利性太強,忽視了內(nèi)在的教學行為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我們的學習與教學過程中,我相信各位同仁都知道,我們在課堂的教學行為不應該是淺顯表面的,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還要意識到潛在教學行為對學生產(chǎn)生的影響,教師教學行為要具備一定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應該拘泥于課本教學,要對自身專業(yè)知識進行深入的學習與理解,對教師教學行為的基本內(nèi)涵展開討論與分析,我們對教師向教學行為的科學與否進行定義前,有沒有對教師教學方式的來龍去脈進行了仔細的調(diào)查?以此為基礎,對學科進行科學建設,提高自身專業(yè)的教學能力,滿足現(xiàn)代化教育中,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要求。因此,引出我們對高中語文教師教學過程中教學行為研究成果進行討論,旨在得出教學行為對學生語文學習所產(chǎn)生的影響。
二、高中語文教師教學行為的基本作用
上文中,我們提到了作為一名合格的高中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技能,對教師教學行為的淺層性和內(nèi)在的意義進行了討論,以此為基礎,認識到了教師在課堂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在下文中,對高中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的教學行為的基本作用進行了研究,并明確地指出高中語文教師在將來的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教學策略進行科學的設定,做到教學課堂氣氛收放自如,教學過程井然有序。對此,我個人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闡述:
1.教師科學的教學行為是教學效果好壞的重要標尺
對于高中語文教師而言,教學行為具有一定的先導性,使學生在自身知識水平基礎上對課本知識進行自主深入的探索。在授課過程中,除了教學學生課本知識中的重難點,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方法,教師在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課堂學生的反饋情況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大致評估,學生也可以從教師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神情變化來把握知識的重要性[2]。對高中語文教師而言,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可以通過學生的反饋來進行,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教學是要在雙方的教學與互動下進行的,學習不是學生一方的“孤芳自賞”,教學也不是教師的個人獨場,而是教師運用科學的教學行為推進學生的學習進度。
2.良好的教學行為是教師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xiàn)
對于教師而言,個人的素質往往會影響到學生素質與品德的養(yǎng)成,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培育祖國未來的接班人的園丁,所以對于教師而言,個人素質是十分重要的。而教師的教學行為不僅是教師個人教學能力和知識儲備及教學方法的集中體現(xiàn),也是教師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教師的素質高低將明顯表現(xiàn)在教師個人的教學過程中。
結束語
經(jīng)過上文中的論述,我們對于教師的教學行為有了一個較為全面而深刻的認識。首先我們簡要分析了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行為的基本內(nèi)涵,明確了教學行為有淺層性教學行為和深層性教學行為,從而進一步了解到教師的教學行為并非是我們字面上理解的那么片面和簡單,它具有更為深刻的含義。然后在了解到教師教學行為的基本內(nèi)涵后,又進一步分析了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行為具有什么樣的作用,對于教學會產(chǎn)生些什么樣的影響。筆者相信,只要我們把握教師教學行為的深刻內(nèi)涵和基本作用,就能夠在今后的高中語文教學中做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喻曉東.課程綜合化與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變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3.
[2]鐘啟泉,崔允廓,張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武山縣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