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敏
【摘 要】 小學英語自開設(shè)至今,也走過了很長一段時間,這在社會上受到了普遍的重視。學生存在著一定的個體差異,教師必須關(guān)注這些差異,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動英語教學的開展,促進學生的提高。開展合作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使英語課堂進一步得到優(yōu)化,全面推進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
【關(guān)鍵詞】 個體差異;合作學習;英語教育;教學策略
一、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個體差異
就英語學習而言,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小學生的學習狀況。目前,我國大部分學校都已大班教學為主,平均每個班的人數(shù)也在四五十人左右,而每個學生都存在自身的個性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時能夠合理安排,幫助每個學生取得最大的進步。學生的個體差異主要分為智力差異和非智力差異,只有關(guān)注這些差異,才能更好地展開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要點,促進學生不斷進步和提高。
1.智力差異
相關(guān)調(diào)查顯示,智力差異對英語課堂教學有一定的影響。比如,智力因素會對學生在識記單詞、理解語法以及閱讀水平等方面產(chǎn)生影響。誠然,人們在智力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絕大部分人的智力處于中等水平,這就說明,智力因素并不能決定小學生英語學習效果,所以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包括環(huán)境和人格等因素在內(nèi)的非智力因素。
2.非智力因素差異
籠統(tǒng)來說,非智力因素就是智力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但是詳細劃分的話,我們可以將非智力因素分為情感、動機、性格、興趣等因素。以下簡要以學習興趣差異和性格差異為例進行分析。
(1)學習興趣差異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只有小學生對英語產(chǎn)生了興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當然,一部分學生對英語缺乏興趣,在最開始其實是對課堂教學的形式有些排斥,而并非對所要學習的知識本身。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引導學生走出思想誤區(qū),改變教學策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2)學生性格差異
性格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學生的學習產(chǎn)生影響。比如,通常那些性格外向的學生比那些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學習要好一些。就英語口語來說,外向的學生不怕出錯,他們肯說肯學。但是外向型學生的思維較為跳躍、隨意,往往在閱讀上沒有內(nèi)向?qū)W生細心。
二、小學英語合作學習中面臨的問題
1.學生被動接受知識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以自己為中心,在短暫的合作學習中,缺少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由于課堂時間較短,教師在課堂上也往往以完成自身預設(shè)的教學任務為主,缺乏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容易造成學生被動接受,對英語缺乏興趣,從而無法得到進步。
2.小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被忽視
很多小學教師往往不只教不同班級的課程,而且還要教其他年級的英語課。教師往往極少有時間在教案上精心設(shè)計,制定針對不同班級的教學目標,這就會導致同年級教案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復率。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往往只憑自己的經(jīng)驗教授英語,這就會導致教師在課堂教學上不注重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很多學生思想不集中,不主動參與合作學習。此外,教師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任務結(jié)束后也不就學生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總結(jié)和給出建議。
3.合作學習分組存在不合理性
在課堂上,教師往往以前后桌四個人進行分組,剩下的同學就插入已經(jīng)組成的合作學習小組中。這樣分組往往會導致一部分小組熱烈討論,一部分小組不斷聊天,一部分小組相對無言。此外,由于班級會定期調(diào)座位,這就會導致本來十分默契的小組搭檔被分開,從而無法做到優(yōu)勢互補,久而久之,合作學習將會流于形式。
三、針對學生個體差異的小學英語合作學習策略
1.合理開發(fā)英語課程資源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分析,更好地利用教學資源,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以譯林版小學英語為例,其內(nèi)容對于一些優(yōu)等生而言較為簡單,無法調(diào)動他們的興趣,同時一些差等生還無法跟上教學進度安排。這就需要教師根據(jù)教學資料,利用網(wǎng)絡(luò)資源搜索更多知識點來豐富課堂教學。
2.明確學生合作小組內(nèi)的任務
在每一個合作小組中,選出一個外向的學生作為小組組長,細心的學生作為記錄員,基礎(chǔ)較好的學生作為“小字典”,有創(chuàng)意點子的學生作為道具師。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特別關(guān)注那些作為“道具”的學生,明確每個學生的分工和任務,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
3.教師應及時提供幫助
對于教師而言,在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時,教師不應該置身事外,而應該在他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他們提供指導,答疑解惑。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給學生提供中肯的建議,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并將教師的建議和小組內(nèi)的討論進行融合。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這些差異因素會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造成影響。在合作學習中,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可以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不足,并進行差異互補,從而真正地提高自己的學習。合作學習是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完成,提高了學生的交際能力和表達能力等。作為教師,不能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評價和總結(jié)合作學習的效果和學生的表現(xiàn),發(fā)揮合作學習的真正目的和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坦.試論合作教學的理論基礎(chǔ)[J].山東教育科研,2000(12):16-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