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繼武
(貴州省冊亨縣第三中學 貴州 冊亨 552200)
教學反思是一個合格的教師必須要具備的教學品質,教師要及時的對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得失進行總結,為今后的教學作參考?!暗谩本褪侵附處熢谡n堂教學中,通過某種教學手段得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或者是自我感覺良好的環(huán)節(jié),然后再接再厲。“失”就是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語言欠妥當,或者是教學不得法等,使得教學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師在課后要對“失”究其原因,然后不斷的進行改進優(yōu)化,找到彌補的方法。通過這種教學反思的行為,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從心理認知方面,我們可以得知,影響人們認知的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所以,人們對于身邊的人和事以及常見的事物會比較容易讓人接受。地理源于生活,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學習也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于生活[1]。所以,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經常的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學是否貼近了學生的生活,學生能否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活動是由“教”和“學”這兩個部分的組成的,因此,要想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就必須要將這兩者進行有機的結合,協(xié)調發(fā)展,相互促進。在新課改中也強調要建立和諧融洽的新型的師生關系。因此,教師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需要反思以下兩個問題:首先,自己在教學的過程中是否起到了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是否充分的發(fā)揮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的調動了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反思做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讓教師學會教學,讓學生學會學習。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教學的行為進行及時的反思,要善于發(fā)現其中的優(yōu)勢和不足。例如:在對“北方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這一課程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班上的學生分成兩個小組,分別對北方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的地理差異進行探究,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會發(fā)現很多的問題,有時也會因為一個問題而爭論不休,這樣的課堂氛圍看起來是較為混亂,有的教師就會慌了,就會反思是不是自己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出現了問題[2]。但是這種情況卻恰恰說明了這種教學方式已經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初中地理與我們的生活非常的貼近,因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的是要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的問題,進行增強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對“板塊運動”這一課內容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巧妙的利用雙手來充當“教具”。在六大板塊中,薄的為大陸板塊,厚的為大陸板塊,教師可以用攤開的手來表示大洋板塊,握成拳頭的手來表示大陸板塊。通過攤手握拳來演示板塊運動中的張裂和碰撞。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將抽象的知識,讓最直接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便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教會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善于利用身邊的一切事物來解決問題,進而有效的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反思不只是為了讓教師完成教學任務,而是為了讓他們更好高效、高質的完成教學任務,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反思的時候,不僅要知道自己的教學效果,還需要對形成這個效果的原因進行分析和思考,追求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初中地理是一門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的課程,注重對學生能力和精神的培養(yǎng),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要結合這個特點,在教學完成后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3]。比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自己和學生的狀態(tài);教學內容在深度和廣度上是不是超越了學生能夠接受的范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是不是有效的;要想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需要進行怎樣的改進等等。通過對教學觀念、教學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模式的不斷反思,可以讓教師更加的了解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進而不斷的突破自己、改進自己,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教學反思對于初中地理教學的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它的應用可以讓教師的教學工作不再是以往的簡單重復,而是不斷的進行深化和提升。教師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及時的發(fā)現自己在教學中的優(yōu)勢和不足,進而進行及時的糾正和改進,在“思”中進行不斷學習,在“改”中進行不斷的探索,使得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得到不斷的提高,教學的效率也自然會得到大大的提升。
[1]趙莉.教學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6(2).
[2]蔡涵瑛.教學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黑河教育,2015(9):68-69.
[3]于清江.教學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5(31):12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