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珉瑋
(嘉興學(xué)院南湖學(xué)院 浙江 嘉興 314001)
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結(jié)果往往出人意料人生如果不去堅持不去奮斗永遠都不會知道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里面最后看到丹中尉就覺得滄桑。最后他在阿甘的幫助下,和他一起捕蝦。逐漸找到了人生的信心和樂趣。風(fēng)平浪靜的時候,用兩只手坐在船舷上,對阿甘說“一直沒對你說謝謝,你救了我的命”。然后跳下水去用兩只手臂盡情地游著。可以感覺到他的快樂。最后他與阿甘的捕蝦大獲成功,成了富翁,上了雜志封面。在片子的最后,阿甘和心愛的珍妮結(jié)婚時,裝著用金屬制成的兩條腿的丹中尉攜著未婚妻,還是一個東方人。來參加他們的婚禮。丹看上去十分有精神,還說自己的腿是“造太空飛船用的材料”??磥硭呀?jīng)找到生活的勇氣了。這也是阿甘帶給他的勇氣和條件。
智慧與道德的不互補性。對于阿甘的低智商,他的母親無疑有著極為正確的態(tài)度和明智的認識。她對阿甘說:你和其他人是一樣的。這樣鼓勵性和暗示性的話語對阿甘極為重要,因為這幫助他樹立了為人的尊嚴(yán)、自信和平等。并一種“總能讓我聽得懂的方式”教育著阿甘?!爸腔鄣娜毕菘梢杂械赖聛韽浹a,但是道德的缺陷智慧卻無能為力”(羅素)。阿甘不是智者卻勝似智者,因為他的心有善根,心存善念,他誠實、守信、勇敢、純樸、寬容、無私而且善于聽取意見。也許我們在阿甘面前會有一種強大的優(yōu)越感和自得心,這往往也是喜感的心理來源。因為我們更加智慧,更深諳世事,而不是小孩子樣的傻而天真。但是我想到了人類三性的劃分,第一層次的叫本我,即為獸性;第二層次的叫自我,即為人性;第三層次的叫超我,即為神性。撇開“人性本善惡”的討論,當(dāng)我們集體沉溺陶醉于自我智慧和知識的天堂時,我們的人格仍然不夠不完善,仍然不能稱之為“理性的存在”,因為顯然道德的那一部分我們是缺失或者說是缺乏的,但愿這只是我們一時的遺忘?!兑捉?jīng)》教會我們什么是陰陽調(diào)和,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會造成人心力場的不平衡,比如當(dāng)我們過度信任科學(xué)而忽略宗教時,一旦我們發(fā)生傾斜回歸獸性,到處都是“叢林法則”,社會達爾文主義,我想這只能引我們走向自身的毀滅。對照實際情況或者歷史經(jīng)歷,影片中這種想法的傳遞無疑是十分強烈的。道德,包括信仰和信念是社會的“福靈劑”,其實我們引申看,道德的對象不僅針對人類社會的,還有自然界的,所以我們有些人常常會想即使現(xiàn)在的生產(chǎn)力水平相比以前只有小幅度的提高,但是人際、世風(fēng)、環(huán)境能夠像過去那樣該多好。我們?yōu)槭裁匆?0年的發(fā)展為我們掘永世的墳?zāi)??一旦我們能夠以人的方式看看自然界,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我們能做得更好。從而,我覺得能夠在這部影片中得到更多更廣的啟示。不要認為自己多么偉大,文明多么悠久和歷史多么厚重,陷入對任何事物的瘋狂和狂妄無知,你的智商只能產(chǎn)生反作用力。
幸福與信仰的一致性。在歐洲宗教改革運動中,加爾文創(chuàng)立和宣傳“先定論”。基本意思是你的今生命運都是被上帝安排好的,注定了你要做富人或者是窮人。類似于我們中國人說的“命運天注定”。即便這種思想中含有消極的成分,但是一個巨大的理論漏洞在于人們無法先天證明上帝對自己的態(tài)度究竟是什么,因此人們可以證明自己是哪一類人,這種言論在當(dāng)時實際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而阿甘的則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即使是一名低智商者,甚至他自己也清楚的知道自己是怎么的,但是誠如他母親所說: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顆是何種。因此,我們要做的就是學(xué)會如何品嘗,而不是自怨自艾、自我放逐。阿甘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也在于此,他實際上是有信仰的。對人生的信仰,“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顆是何種”;對自己的堅定,當(dāng)珍妮問他以后想變成什么時,阿甘僅僅是回答,“我將來仍然是我自己”;對選擇的判定,每當(dāng)別人問他,你是傻瓜嗎?阿甘的回答依舊簡單而意蘊深遠,因為“只有做傻事的人才是傻瓜”。除了語言化的呈現(xiàn)出阿甘的信仰,影片中還有動作性的呈現(xiàn),就是“奔跑”。從阿甘兒時開始,奔跑就成了阿甘生命、生活中的一部分。奔跑使阿甘掙脫了腳部支撐架的束縛,跑過了橄欖球球場,跑過了越戰(zhàn),跑過了洲界。而一切的背后,明顯帶有隱喻性。奔跑象征了生命不息,方向的堅定,目標(biāo)的執(zhí)著。每一步都是富有感染力的。所以,我覺得奔跑不是一種消耗,而是獲取,你會感到自己更加的強大,不至于陷入沉淪、墮落和迷茫中。特別是阿甘在珍妮離開之后,開始長達3年的奔跑之旅。但是,信仰總會和某些東西產(chǎn)生矛盾沖突,比如命運。這帶來的實際上像是意識與現(xiàn)實的矛盾,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對立統(tǒng)一。在影片中,羽毛的出現(xiàn)則近乎完美表達了此種糾結(jié)。羽毛是隨風(fēng)漂泊,無依無靠的,但是又有它最終的歸宿和依靠。而對于阿甘而言,命運對他的開的最大玩笑在于他的摯友、親人和戀人都相繼離他而去,上帝讓他嘗到了人間最美好的情感,也讓他受到失去至親之人的苦痛。就像阿甘在珍妮墳前的傾訴:我不知道時候我們有注定的命運,不是只有生命中的偶然,像在風(fēng)中飄,或者兩者都有。
當(dāng)信仰遭到命運的打擊,阿甘并沒有就此放棄。這不影響我對阿甘的生活和一生是幸福的判斷。因為幸福的本質(zhì)在于你知道你擁有的,無論曾經(jīng)或者現(xiàn)在,你都知道他們在你心中的地位和價值是不可取代的,你懂得珍惜,你不會忘記他們,同樣他們也不會。因為,當(dāng)你擁有某種信仰時,你會朝著你的道路前行,你不會被干擾,你將有自由的意志,美麗的心靈和高尚的思想及堅定的行動。阿甘就是這樣的,不僅懂得,而是在做,既然是對的,為什么不立即行動?只有做傻事才是傻瓜??!所以,阿甘能夠抵達幸福的彼岸,能夠擁有真愛的天堂。
人生,說短也短,說長也長。說不盡,道不完。阿甘的經(jīng)歷,又像是一場傳奇。他看似傻,卻有有力奔跑的腿,一直不停地奔跑,不用知道為什么。就像他的媽媽說的一句話“生活就像盒子里的巧克力糖,你不知道下一個拿出來的是什么味道”。而阿甘常的“stupid is as stupid does.“傻就照傻的方式做。難道是他的格言。沒有人生來就是傻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秉性和天賦。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行事方式和人生。重要的是有阿甘一樣的堅韌不拔的精神。才能“傻人有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