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進步,關于學生的德育教育需要學校引起足夠的重視,需要教育工作者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規(guī)勸和積極引導。德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被教育者、教育內(nèi)容。誠如《論語》中所講“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彼?,對于學生的德育教學應當立足于解決實際問題的角度,切實服務學生,使之更加清晰地認清自身存在的缺點,遵守社會和道德約束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德育教學;品德提升;解決策略;基本要求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進入信息化時代,所有人都要面對席卷而來的信息大潮。各式各樣的新聞資訊中混雜著諸多不利于學生品德和思想建設的因素,對于學生而言有著諸多不利影響。學生深處這個時代,受到相關信息的影響,這些信息良莠不齊。學校進行德育教學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消除這些不良影響,使德育的精神內(nèi)核得以深入學生內(nèi)心,讓學生感受到學校進行德育教學意在培養(yǎng)和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的本質(zhì)。
一、 當下德育教育的面臨的問題
學生進入初中,正值處在青春期的學生無論從生理還是心理,發(fā)育都不甚完全。學生的心理相對會比較敏感、思維敏捷、機智活潑,同樣,隨之而來的是青春期學生因各種外界以及自身影響所帶來的心理困擾。部分學生太過于自我的性格十分不利于集體生活的過渡和融合,青春期的學生大多呈現(xiàn)兩極化,有的性格張揚且執(zhí)拗,而有的學生則呈現(xiàn)性格對立。絕大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中成長,具備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與之伴隨而來的是部分學生性情乖張,缺乏對于他人的寬容。
學生們因此越加需要學校為其進行德育教育,學生需要面對困難時表現(xiàn)出強大的抗壓能力,以及困難面前不退縮的毅力和耐力。主動鍛煉個性心理品質(zhì),磨礪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和生活態(tài)度。懂得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實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誠實的復雜性,知道誠實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誠實的人。養(yǎng)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態(tài)度,樹立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遠大志向,體會自強不息意義。但部分學生忽視自己的錯誤,蔑視教師的教學成果甚至頂撞老師、欺凌同學,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類似事件屢屢發(fā)生,是教師在德育教育方面的工作沒有做到位。
二、 從細節(jié)做起提升學生道德品質(zhì)
德育教育的滲透要體現(xiàn)在生活中,于細微之初發(fā)現(xiàn)美,由淺入深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德育的根本在于培養(yǎng)“人”的意識,使學生明白人是屬于自然界的一個部分,幫助學生意識到生命的獨特性,體會生命的可貴。從細節(jié)入手,日常的點滴做起,逐步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熟悉法律對人生命以及健康的保護作用,學著運用法律知識保護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不得侵犯和危害他人的生命安全。教導學生明白個體與集體的依存關系,正確意識到個人與集體的緊密關系,切實體會到“團結(jié)就是力量”的具體含義,并擁有集體榮譽感。
與人交往,學生的品德和素質(zhì)會給人直接的感觀印象。教導學生舉止禮貌得體是文明交往的前提要義,學生掌握基本的社交禮儀與溝通技能,養(yǎng)成行為得體的禮儀習慣,這對于學生的素質(zhì)提升意義重大。學生從小事做起,從關心和尊重教師的工作開始,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處事原則,轉(zhuǎn)換思考模式,與人為善。對于學生的德育教學工作,一定是從細節(jié)處一點一滴,逐漸潤澤學生的思想和意識,知道“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的道德品質(zhì)要求,教師更是要以身作則,切實幫助學生提升道德品質(zhì)。
三、 現(xiàn)實學生品質(zhì)提升的實施策略
教師進行德育教學要應用更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從當前道德體系中選擇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內(nèi)容,深化學生的內(nèi)在。提倡“溫良恭儉讓”的品質(zhì),使學生們在出現(xiàn)分歧時可以靜下來,尊重他人的觀點,從日常學習交流中體會與人交往的方法。要堅決摒棄原有霸道蠻橫的做派,與同學平等交流。面對出現(xiàn)的問題,要堅決果敢地面對它,相信自己的勇氣和能力。如果自己不能解決問題,也可學會借力。
例如,七年級某學生這段時間以來,上課能不專心聽講,課下的時間也不會和同學們一起玩耍。同學們看他一個人孤單,想要接近但是都被他罵走。了解到相關狀況,筆者和該同學進行一次深入的交流。談話中涉及一位女同學時,他的目光總會游離不定,說話沒有邏輯??梢耘袛嘣撏瑢W喜歡這位女同學,便直接進入主題,開誠布公地說:喜歡別人沒有任何問題,是青春期正常的心理表現(xiàn),如果喜歡,要努力更加優(yōu)秀。明白學生的主要任務,若因為喜歡耽誤兩個人的未來反而得不償失。經(jīng)過筆者開導,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努力方向,保證一定會處理感情問題,努力變得優(yōu)秀并融入班級,不會影響自己和他人的進步。
關于學生的德育教育,要本著為學生解決實際的問題為基準,發(fā)現(xiàn)問題的成因和癥結(jié)所在,將自己的支教智慧充分運用到給學生解決問題中來,幫助學生切實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教會學生“上善若水”“大愛存心”的道理。
參考文獻:
[1]殷大鵬.當前中學德育存在問題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30):67,164.
[2]馬衛(wèi)賓.立德樹人語境下中小學體育開展德育的文本解讀和實踐調(diào)查[D].華東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
端占雷,河北省沙河市,河北省沙河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