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賀
摘 要:生本教育是以學生為本,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理念的教育體系。提出教育教學的真正主體是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快樂學習、主動學習,使學生活潑、健康地發(fā)展,把教育和人的生命發(fā)展緊密地聯系起來。在美術教學中融入“生本”的理念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生本教育;前置性作業(yè);合作探究;多元性評價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生本教育理念成了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生本教育是由郭思樂教授創(chuàng)立的一種教育思想和實踐方式,其核心思想是要倡導“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教育”,這種“真正以學生為主人的,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即為生本教育。生本教育理念下,美術課的課程定位于:以視覺形象為載體,以體驗感悟為途徑,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以美術知識和技能為基礎,陶冶學生情操,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
美術課堂教學要注重運用以生本教育理念為指導的前置性作業(yè)布置、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新模式以及多元化評價體系,從而使課堂煥然一新,學生既學到了知識技能,又發(fā)展了創(chuàng)造力。
一、精心設計前置性作業(yè)
前置性作業(yè),又稱前置性小研究,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有專家說,如果缺乏前置性小研究的學習,就不是生本學習。如何設計前置性作業(yè)呢?我將通過自己的教學實例來闡述一下:我設計的前置性作業(yè)內容包含思考、動手操作和收集資料三部分。思考部分是課上重難點涉及的問題,目的是讓學生在完成前置作業(yè)的過程中提前引起思考,以便有效在課堂上提出問題或針對問題作出相應的回答,從而有針對性地解決重難點。收集資料是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可參考、受啟發(fā)的途徑。例如:《設計生活標志》一課,我讓學生以組為單位查找標志,在完成前置作業(yè)過程中,他們不僅關注標志用途,還進行標志的分類,不僅提高了藝術欣賞水平,還樹立了正確的審美觀點,提高了信息采集能力,增強了合作意識。
又如《神奇的線條》一課,前置作業(yè)是以組為單位,讓學生通過回憶、觀察、思考及搜集有關圖片來理解線條如何神奇。課堂上,學生爭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業(yè)情況。歸納出三點:
1.生活中的線條是多種多樣的。包括自然界有線條、服裝上有線條、動物昆蟲身上有線條,他們竟然還能發(fā)現雨點降落的軌跡也是線條……
2.線條能表現事物的變化。不同的水面用不同的線條可以表示。不同的音樂也可用不同的線條表示。而且他們還下載了一段悲傷音樂、一段激情的舞曲,同學們試著用線條表現,從而詮釋他們的理解。
3.名作中的線條更加豐富多彩。孩子們搜集了《八十七神仙卷》局部,梵高的《星月夜》及《黃河逆流》等不同而又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理有據、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前置性作業(yè)突出了教學重點。
二、探究學習,激發(fā)創(chuàng)新潛能
美術活動應以探究新知為核心,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潛能。合作學習,是學生通過合作進行探究,從而獲得新知,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讓學生在合作中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完善。在合作學習之前,學生明白自己在這個小組中的角色,使每個學生都有事情可做,以便于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神奇的線條》一課,教學難點是學習線條的組織形式。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采取探究新知的教學策略。出示幾幅線描作品,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喜歡的作品,說一說作品中運用了什么樣的線,是怎樣運用的,交流線條的組織形式。同學們各抒己見,在合作中取長補短,在交流中迸發(fā)智慧的火花。教學難點在學生的交流中迎刃而解。
三、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機制
作為美術教師,在評價方式上要從“美”的角度來實施。鼓勵賞識放寬評價方式。鼓勵的話語如春風細雨,合理的評價能點亮學生心中智慧的明燈。一個賞識的眼神,一個會意的微笑,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
評價方式有自評、他評、集體評、教師評等。在評價過程中,不只注重對作品的評價,更要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在活動中表現的評價。自我評價可以采用問卷形式,也可建立學生學習檔案的方式。學生在檔案中收集學習過程的重要資料,包括構想草圖,設計方案,美術作業(yè),相關美術信息(文字或圖像資料等),自我評價以及他人評價的結果。學習過程中的評價包括學習熱情,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突出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對美術作業(yè)應采用多樣的評價方法??梢允堑燃?,可以是評語,也可以兩者結合的方式。我們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使學生明確需要克服的弱點與發(fā)展方向。
郭思樂教授站在生命的高度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他說教育的本質應該是“發(fā)展和提升學生的生命”。積極營造適合生本教育和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時刻把握“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這根主線,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煥發(fā)出生命活力。
生本教育的課堂讓我們欣喜地感受到教育回歸生命之家的步伐:學校成了生機勃勃、生命綻放的百花園;教師不再是燃盡光明的蠟燭,而是和學生一起成長、臉上洋溢著幸福感的教育人;學生不再是分數的奴隸和苦行僧人,而是“積極向上、自信大方、友好合作、思維活躍、成績優(yōu)秀”的主人。美術課堂不只是傳授知識的陣地,而是一種生命活動的平臺。自開展生本教育以來,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被極大地激發(fā)出來,個性不斷地在張揚中熠熠生輝,創(chuàng)新的靈感如泉一樣汩汩而來。
生本教育令學生的智慧閃光,讓學生的生命激揚,不斷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以生本教育激揚生命 ,讓美術課堂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