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是消化系統(tǒng)常見惡性腫瘤,臨床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為原則。結直腸癌根治術是外科治療本病的首推方案,但是手術切除范圍較大,術中精確操作要求較高,故手術時間較長,會增加患者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及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影響預后[1]。低分子肝素是臨床常用抗凝藥物,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本品不僅能有效防治靜脈血栓,在抗腫瘤方面也具有一定積極作用,文章現(xiàn)以2013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80例結直腸癌手術患者為例進行分析和探討,具體報道如下。
以2013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80例結直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jù)術后有無應用低分子肝素分為兩組。實驗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64.8±7.3)歲;BMI指數(shù)(20.4±1.3)kg/m2;手術時間(210.0±19.5)min。對照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65.1±7.0)歲;BMI(20.2±1.3)kg/m2;手術時間(215.0±18.0)min。兩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病理診斷早期結直腸癌,一般狀況良好,根治手術適應證;(2)術中全身靜脈麻醉;(3)依從性良好,遵醫(yī)用藥;(4)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2]:(1)中晚期結直腸癌,姑息性手術、單純造瘺或解除梗阻等;(2)嚴重肝腎功能不全;(3)合并出血性疾病或傾向;(4)肝素相關血小板減少癥病史;(5)肝素及衍生物過敏;(6)合并其他可能形成栓子的因素。
兩組均按照一般流程完成結直腸癌根治手術,術前皮下注射2 500 U低分子肝素。對照組術后常規(guī)用藥及護理,不予以低分子肝素。實驗組一般治療及護理同對照組一致,在此基礎上從術后第1天起使用低分子肝素(賽諾菲制藥,J20040027)至出院。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次2 500~5 000 U,皮下注射。對比觀察兩組深靜脈血栓形成及栓塞引起的猝死發(fā)生情況,統(tǒng)計不良預后發(fā)生率。
以SPSS 17.0軟件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術后未見深靜脈血栓形成及死亡,不良預后發(fā)生率0%,對照組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2例、猝死2例,不良預后發(fā)生率1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75,P<0.05)。
深靜脈血栓形成屬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多見于下肢靜脈,是腫瘤手術患者圍術期常見并發(fā)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發(fā)生率約為10%~20%[3]。發(fā)生機制[4]:(1)惡性腫瘤引起血液高凝狀態(tài),促使血液凝固;(2)術中全身麻醉使周圍靜脈擴張,術后長期臥床活動減少,造成靜脈血流滯緩,增加了激活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與靜脈壁接觸的時間;(3)手術造成靜脈壁損傷,削弱內皮抗凝及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同時創(chuàng)傷修復增強機體凝血功能;(4)圍術期使用凝血藥,改變血液凝血機制。
本病可直接導致遠端血液不能有效回流,造成血液淤積、機體腫脹,同時繼發(fā)靜脈壁炎癥反應,刺激血管壁內神經(jīng)感受器,加重疼痛及術后痛苦[5]。另外,深靜脈血栓形成以后,一旦栓子脫落,沿血液循環(huán)途徑進入肺臟,可導致肺動脈栓塞,造成呼吸困難、胸痛、咯血等癥,甚至導致心跳呼吸驟停,引起猝死[6]。對此,加強預防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對降低治療風險、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酶解或化學降解的產物,是臨床重要的抗凝藥物。作用機制[7]:(1)低分子肝素特異性結合抗凝血酶,通過改變其構型,催化滅活含IXa、Xa等絲氨酸蛋白酶類的凝血因子,從而抑制其產生及活性;(2)低分子肝素能促進內皮釋放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滅活凝血因子VIIa復合物;(3)低分子肝素能輔助因子Ⅱ結合,直接催化Ⅱa凝血因子。與一般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平均分子量更低且更為均勻,更易與受體結合,故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長,抗凝效果更明顯,而且與血小板結合少,可有效減少血小板減少癥及相關出血性疾病的發(fā)生,安全度高。本次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術后應用低分子肝素,均未見深靜脈血栓形成及死亡(0%),對照組則發(fā)生深靜脈血栓形成2例、猝死2例(1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文獻報道的結直腸癌術后應用低分肝素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fā)生率(0%)一致[8],肯定了低分子肝素在預防凝血相關疾病中的作用效果。另有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能抑制腫瘤細胞分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和促纖維細胞生長物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腫瘤新血管形成[9]。此外,低分子肝素還被證實具有增強腸癌細胞對5氟尿嘧啶敏感性的作用[10],對提高患者術后化療效果、改善預后具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結直腸癌術后應用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降低死亡風險,對保證手術安全、改善患者預后具有積極作用,值得推廣使用。
[1]李大林,張鯤,顏京強,等.低分子肝素預防下肢靜脈曲張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4,21(12):1552-1554.
[2]楚蔚琳,王笑荷,楚蔚昕.低分子肝素(LMWH)預防腫瘤化療期間血栓性疾病的臨床研究[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14):134-135.
[3]朱偉東,鄭滿躍,吳道宏,等.低分子肝素預防腹部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J].廣州醫(yī)學院學報,2013,41(4):37-40.
[4]安正平.低分子肝素預防直腸癌術后靜脈血栓形成的價值[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5,20(6):1202-1204.
[5]何小科,邱振雄,劉維藩.低分子肝素鈣預防腹腔鏡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作用[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18(6):6-8.
[6]椰慧楠,王哲,汪忠森.低分子肝素對惡性腫瘤患者血液高凝狀態(tài)以及生存率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16,15(3):273-275,279.
[7]BaeIn-Ho,LimKyung Seob,LeeSo-Youn.Sirolimus coating on heparinized stents prevents restenosis and thrombosis[J].Journal of Biomaterials Applications,2017,6(10):1337-1345.
[8]孟華.低分子肝素預防腹部手術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療效觀察[J].現(xiàn)代醫(yī)院,2013,13(9):45-47.
[9]張春燕.低分子肝素鈣聯(lián)合按摩預防婦科腹部術后深靜脈血栓114 例 [J].中國藥業(yè),2013,22(9):98-99.
[10]肖忠承,朱立大,閆振宇,等.低分子肝素對腹部腫瘤患者術后靜脈血栓的預防作用[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5(8):92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