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學是一門嚴謹?shù)膶W科,需要秉承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進行科學研究,高中化學教學要遵循化學的學科性質,把化學知識落到實處。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充分的尊重學生,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憑借實驗研究和理論傳遞相結合的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學科知識,并積極的引導學生實現(xiàn)知識的靈活運用,把化學知識落到實處。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化學知識;落實
一、 引言
由于化學的實驗性較強,很多化學現(xiàn)象和規(guī)律要在實驗中才能發(fā)現(xiàn),于是高中化學教師通常習慣運用實驗法來進行課堂教學,教師慣用的實驗法有教師實驗教學法和學生實驗學習法。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比起傳統(tǒng)的講授法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過度的運用實驗法教學也會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最重要的就是化學知識無法落到實處。
二、 對化學教學的三維目標要充分理解
新課程引導下的課程目標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高中化學教學教育目標的設置要僅僅的圍繞這個三維目標,在每一堂化學課上都把教學目標落在實處,讓課堂教學內(nèi)容圍繞目標全面展開,不能偏離目標更不能忽略目標,同時也要注意三維目標的結構比例,不能刻意的“厚此薄彼”,造成結構上的不平衡。
三、 通過適當?shù)囊龑В寣W生把所學知識靈活運用
在化學課堂,一些學生聽課很認真,筆記很細心,思路緊緊地跟著老師的授課節(jié)奏,經(jīng)過一堂化學課,他們可以理解并掌握本堂課的知識點,可是在完成作業(yè)時,或者學習其他知識需要把習得經(jīng)驗進行遷移時,他們表示“非常困難”“無從下手”,仿佛是忘記了曾經(jīng)學習的知識,這是什么原因所導致的呢?其實就是不能把習得的化學知識落到實處所引起的,根本原因就是對知識沒有靈活掌握。對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讓他們充分的理解所學知識,把新的化學知識與原有的知識結構組合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認識內(nèi)容,實現(xiàn)知識的“活學活用”。
高中“課標”要求學生必須對乙酸的性質和作用充分了解,要清晰的明確“弱酸”的作用,于是在“乙酸的性質”這節(jié)課時,教師要安排關于乙酸的兩組實驗:其一,乙酸與紫色石蕊試劑的實驗;其二,碳酸鈉溶液和乙酸的作用。兩組實驗的設置目的并不是完全圍繞乙酸的性質而設置,其更深層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對乙酸的學習,把知識變“活”,通過對乙酸的研究學習,掌握研究酸性的方法,對物質酸性形成一定的認識能力。
四、 引導學生主動總結習得的知識規(guī)律,構建科學的方法
在完成課堂學習任務之后,很少學生能主動的對習得知識自覺總結,并整理成知識規(guī)律,這是由于對化學的學習方式不能完全熟悉和認知程度不夠深刻雙重原因所造成的,所以教師要積極的引導學生,幫助他們總結習得的知識規(guī)律,構建科學的學習方法。
比如引導學生學習“綠色化學”這個概念之后,為了便于學生總結習得的知識和規(guī)律,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完成知識的總結和概括:
近年來,我市的污染情況越來越嚴重,大型的化工廠、紡織廠、食品企業(yè)等都在向我們的河流中注入有害的物質,使得我們的水資源遭受到嚴重的破壞,請你從“綠色化學”這個概念出發(fā),說出怎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水資源?
通過學生思考討論可以得出結論:工業(yè)采取綠色化原則,選用綠色的反應原料,反應溶劑、催化劑等實驗條件的綠色化;目標產(chǎn)物的綠色化工業(yè)的附加值比較高,工藝利用率盡量的“原子化”;沒有副產(chǎn)品工業(yè)廢水排放之前必須治理,達到水自身凈化能限之內(nèi)減少磷酸鹽之類作為洗滌劑的添加劑,防止水質的富營養(yǎng)化人工的干預加強水的“活化”等等。
五、 強化習題教學,加強化學知識的遷移和應用
在高中化學階段,習得知識的價值集中表現(xiàn)在對于試卷問題和實驗操作的解決之上,從這個角度來看,強化學生的習題訓練還是存在一定的必要性。只有在反復的練習中,才能鞏固習得的知識,才能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
例如,在學習了硫酸的相關化學知識之后,教師在課堂設置一道具有應用性的練習題:
2007年1月6日凌晨,一輛載有濃硫酸的罐車在山東境內(nèi)側翻。從車內(nèi)流出來的硫酸漫延到山下,山下一段300多米長、2米多寬的土路路面被腐蝕成黑色,上面泛起黑色的泡沫,空氣中到處彌漫著刺鼻的氣味。沿附近水溝流淌的硫酸被消防官兵筑起的土壩擋住,防止硫酸蔓延。
提出問題:
(1) 如果你作為事故處理技術人員,將會提出什么方案進行現(xiàn)場指揮?
(2) 文章中說“山下一段300多米長、2米多寬的路面被腐蝕成黑色”,原因是什么?
(3) “土路路面上泛起黑色的泡沫”,是怎么回事能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出來嗎?
(4) 濃硫酸為難揮發(fā)性強酸,為什么說“到處彌漫著刺鼻的氣味”,刺鼻的氣味是什么?
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討論,最終得出解決方案,教師對問題作出概括,從而加深學生對于“硫酸”的相關知識:濃硫酸具有很強的脫水性,即能將有機物中的H、O按原子2∶1的個數(shù)比脫出,使有機物碳化、變黑,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故被濃酸浸過的土路變黑濃硫酸還具有強氧化性,能將碳氧化成二氧化碳,而本身被還原為二氧化硫,故到處彌漫著刺鼻的氣味,還能將鐵、鋁的表面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而發(fā)生鈍化,故可用鋁槽車或鐵槽車儲運濃硫酸此外,濃硫酸還具有吸水性,裸露于空氣中的濃硫酸能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變稀,而稀硫酸能與活潑金屬鐵、鋁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氣,與氧氣或空氣混合后,若遇明火則有發(fā)生爆炸的危險。
六、 總結
化學是一門重視實踐性的課程,在學習中是不能“紙上談兵”、“夸夸而談”的,需要讓抽象的知識、概念、規(guī)律落到實處,讓學生理解、掌握、并能靈活的運用,才能達到高中化學的課程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顧秋芳.高中化學三維目標的理解與落實[J].考試周刊,2014,(40):139-139.
[2] 王瑤.優(yōu)化高中化學教學方式強化學生化學知識落實[J].理科考試研究(高中版),2014,21(10):88-89.
[3] 陳清河.高中化學教學中重視學生化學知識落實的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3):10-10,11.
作者簡介:
王印東,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實驗職業(yè)高中。endprint